顏 晨 范 懿
[摘要]目前,我國企業(yè)在申請馳名商標的認定中存在許多誤區(qū),本文對該誤區(qū)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對馳名商標相關概念及原則的闡述,為企業(yè)提出了建議,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馳名商標 認定 誤區(qū)
一、我國企業(yè)在申請認定馳名商標中存在的誤區(qū)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yè)在申請馳名商標認定方面存在誤區(qū),認為一個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擁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并處于同行業(yè)排名的前幾名,這個商標就該被認定為馳名商標。馳名商標就是一個榮譽稱號,甚至有的企業(yè)將其作為標榜企業(yè)良好形象的金字招牌,一旦獲得認定,便在媒體上大肆宣傳,以此來證明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馳名商標并非是“終身制”的,它將隨相關公眾對其知曉程度的變化而變化,質量、競爭、管理等許多因素都可以影響其馳名度。將馳名商標視作特殊榮譽有悖于馳名商標立法的本意,不僅會降低其聲譽,也不利于自主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的真正保護。
二、馳名商標的概念及其立法現(xiàn)狀
(一)馳名商標的概念
“馳名商標”英文為“Well-Known Trademark”或“Well-Known Mark”,國際公約中并沒有一個明確統(tǒng)一的定義。我國《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p>
根據(jù)這一定義,對馳名商標的概念的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界定。第一,馳名商標是商標的一種,必須是能夠識別不同商品或服務來源的商業(yè)標記,具有顯著性,且非以注冊為要件。第二,馳名商標所標示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享有很高的聲譽。第三,馳名商標須為“相關公眾”所熟知。通常認為,“相關公眾”包括兩方面,一是行業(yè)標準,即某些相關行業(yè)、相關領域的公眾,而非一般公眾;二是地域標準,即僅指本國的“相關公眾”,而不應擴大到本國之外。第四,馳名商標應當經有權認定機關認定后才能享受特殊保護。
(二)我國馳名商標的立法現(xiàn)狀
1996年《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guī)定》首次對“馳名商標”的概念作了解釋,同時規(guī)定了其認定和管理問題。2001年《商標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確認了“馳名商標”的法律地位。2003年頒布了《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guī)定》,《暫行規(guī)定》 同時廢止。2001年6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2002年 1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人民法院可以對注冊商標是否馳名做出認定。所以《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guī)定》和兩個司法解釋共同構成了我國對馳名商標認定與保護的基本法律體系。
三、我國馳名商標的認定原則
我國馳名商標的認定原則經歷了從“主動認定,批量認定”的原則轉變?yōu)椤氨粍诱J定,個案認定”的原則。
(一)“主動認定,批量認定”原則
主動認定,是指國家商標局在并不實際存在商標確權和商標侵權糾紛的情況下,著眼于預防可能發(fā)生的糾紛,應商標所有人的請求甚至依職權對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現(xiàn)已被廢止的《暫行規(guī)定》曾確立此原則。主動認定可以為馳名商標所有人提供事先的法律保護,但它過于強調行政機關的主動性,而忽視馳名商標所有人保護馳名商標的主動性。批量認定,是指國家商標局在并不存在商標確權和商標侵權糾紛的情況下,著眼于預防可能發(fā)生的糾紛,應眾多商標所有人的請求,分期分批地對大量的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
(二)“被動認定,個案認定”原則
為履行入世承諾,修改后的《商標法》及《實施細則》明確規(guī)定了馳名商標保護制度,并在《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guī)定》中確立了“被動認定,個案認定”的馳名商標認定原則。
1.“被動認定”的原則
被動認定是指人民法院或者國家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已實際發(fā)生商標確權或商標侵權糾紛的情況下,著眼于解決商標權糾紛,應商標所有人的請求,對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如果商標所有人不申請,法院或者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就不得依其職權主動加以認定。該原則說明:一是必須由當事人提出認定的請求;二是根據(jù)具體的案件情況,只有根據(jù)具體案情需要認定馳名商標時,才做出認定。
2.“個案認定”的原則
個案認定是指人民法院或者國家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已實際發(fā)生商標確權或商標侵權糾紛的情況下,著眼于解決商標權糾紛,應商標所有人的請求,對個案中的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申請一個認定一個,不搞批量認定。
首先,認定機關只能在發(fā)生爭議的具體案件中,經當事人申請做出認定。其次,如果商標所有人脫離具體爭議案件,僅就商標是否馳名請求認定,有權機關不會受理。最后,經認定的馳名商標,僅在個案中有效,一旦案件結束,確認的法律效力即終止,這種保護不得針對第三者。如果再有涉及商標馳名度判定的案件發(fā)生,只作為處理下一案件的參考。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我國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實行“雙軌制”,即被動行政認定和被動司法認定并行的方式。
四、針對企業(yè)在申請中存在誤區(qū)的法律建議
我國在馳名商標認定的原則和方式的發(fā)生了變化,因此許多企業(yè)一時無法轉變原有的觀念。那么,企業(yè)應該如何申請馳名商標的保護呢?一旦企業(yè)認為自己的馳名商標遭到侵權,如何進行救濟呢?
被侵權的企業(yè)通??梢酝ㄟ^行政認定和司法認定兩條途徑維權。當然,這兩種途徑各有利弊,企業(y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1.行使馳名商標認定權的主體不同。行使行政認定權的主體是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員會,行使司法認定權的主體是中級以上的各級人民法院。
2.馳名商標行政認定權和司法認定權的效力,在不同個案中相同,在同一個案中司法認定的效力高于行政認定的效力。由于我國實行的是個案認定的原則,前面?zhèn)€案認定的馳名商標對后面?zhèn)€案并不當然具有效力。司法認定可以改變前面?zhèn)€案中的行政認定,行政認定也可以改變前任個案中的司法認定。所以,在不同個案中司法認定和行政認定的效力是一樣的。
3.適用范圍不同。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可以對被申請的注冊商標或未注冊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而人民法院僅可以對注冊商標認定??偟膩碚f,商標局采用行政程序,主要以被動認定方式確認馳名商標,但現(xiàn)行法律也沒有明確禁止其以主動方式對馳名商標進行認定;法院以司法程序、僅以被動認定的方式來確認馳名商標。而且商標局的確認是非終局性的,人民法院的確認則具有終局效力。
4.救濟成本不同。行政認定的手續(xù)繁瑣,費用較高,往往會因為申請的商標過多,名額有限,考慮到行業(yè)和產業(yè)平衡而不予認定。司法認定在時間上享有優(yōu)勢,費用上也相對較低。行政程序申請馳名商標一般需要一至兩年,而司法認定的法律規(guī)定審理期限是6個月。因此司法認定的成本一般比較低,有些企業(yè)甚至不用花一分錢便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但是另一方面,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許多人不愿受訴訟所累,而且司法認定的馳名商標的質量,直接取決于受理法院法官的水平,不能排除由于法官的素質或其他人為因素,把一些不符合條件的或者不需要認定的,也認定為馳名商標,結果造成馳名商標過多過濫,名不符實。
綜上,馳名商標通過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均可以認定,而且各有利弊。企業(yè)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申請馳名商標的認定,從而得以擴大保護,維護自身的權益。
作者簡介:顏晨,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2005級經濟法專業(yè)研究生;范懿,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2005級憲法與行政法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