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海
摘要 飼料營養(yǎng)是影響奶牛繁殖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從日糧蛋白質水平、日糧能量濃度、礦物質元素、維生素等方面介紹了飼料營養(yǎng)對奶牛繁殖性能的影響,旨在指導奶牛養(yǎng)殖場提高奶牛生產水平和養(yǎng)殖經濟效益。
關鍵詞 飼料營養(yǎng);奶牛繁殖力;影響
奶牛繁殖力直接關系到奶牛生產水平和奶牛場養(yǎng)殖經濟效益。泌乳奶牛的繁殖力受到遺傳、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飼料營養(yǎng)是影響奶牛繁殖力關鍵因素之一?,F就飼料營養(yǎng)對泌乳奶牛繁殖力的影響總結如下。
1日糧蛋白質水平與奶牛繁殖力
日糧蛋白質水平對奶牛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缺乏不但影響發(fā)情、受胎和妊娠,并由于使日糧適口性下降而導致體重降低,直接或間接影響奶牛的繁殖。在大多數情況下,奶牛繁殖力下降是由于日糧蛋白質水平過高而引起的。奶牛養(yǎng)殖者為追求奶牛高產,經常給泌乳奶牛飼喂高蛋白日糧;而飼喂過量蛋白質不但是一種浪費,且由于蛋白質采食量增加,會提高組織中的氨濃度,氮代謝的有毒副產物(氨和尿素)可能會損傷精子、卵子和胚胎,造成受精率下降。因此,在泌乳奶牛飼養(yǎng)生產中,奶牛應根據體重、生理階段和產奶性能等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蛋白質水平。
2日糧能量濃度與奶牛繁殖力
日糧能量不足和過剩都會對繁殖力產生不利影響。能量不足通常發(fā)生在飼料質量低劣、限制飼養(yǎng)、產后泌乳初期及高泌乳量等條件下,以產后初期最為常見。泌乳初期奶牛產奶量逐步增加,使泌乳所需營養(yǎng)也逐步增加;但采食量提高遲緩,容易出現能量負平衡。此時,為保證泌乳對能量迅速增加的需要,奶牛必然動用體能的貯備,引起體況下降,不利于LH的分泌,影響卵泡細胞的發(fā)育,從而阻止排卵,影響繁殖力。如果分娩前奶牛體況過肥,則其產后食欲降低和發(fā)生能量負平衡的程度要比產前體況適中的奶牛更為嚴重。為此,在生產實踐中,通過增加日糧脂肪的含量來提高飼糧的能量濃度,盡量滿足奶牛產奶對能量的要求,可減輕能量負平衡程度。一般情況下,奶牛日糧中的粗脂肪含量應控制在7%以內。
3礦物質元素與奶牛繁殖力
3.1鈣、磷
奶牛日糧中鈣、磷缺乏或過量,可顯著改變鈣、磷比例,并會導致產褥熱。防止這種代謝疾病的發(fā)生極為重要。因為這種紊亂對奶牛生產和繁殖都具有很強的副作用。與健康奶牛相比,患產褥熱的奶牛難產率、胎衣不下、四胃移位、酮病和乳房炎發(fā)病率分別增加2.8倍、6.5倍、3.4倍、8.9倍和8.1倍,患子宮炎的幾率增加1.6倍。日糧中缺磷是母畜不孕或流產的原因之一。據報道,奶牛缺磷常導致卵巢萎縮、不發(fā)情、屢配不孕、受精率低,易發(fā)生流產或產弱犢胎衣不下、泌乳期短等癥狀。日糧中鈣、磷比例不當也影響母畜的生殖機能。一般鈣的攝取量應控制在75g/頭·d,鈣磷比保持在1.5∶1。
3.2 銅
奶牛缺銅時繁殖性能會發(fā)生紊亂,卵巢機能低下,發(fā)情遲緩,胎盤早亡,分娩困難,胎衣不下。孕期奶牛缺銅對胎兒發(fā)育及銅貯存極為不利,產下的犢牛體弱,有患共濟失調癥的可能,還可能因母牛無哺乳能力而死亡。NRC(2001)對650kg體重的高產奶牛銅的推薦量是日糧15.7mg/kgDM。
3.3硒
硒和VE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和生產力的重要物質,往往同時添加。當硒和VE缺乏時,母牛不規(guī)則發(fā)情或根本不發(fā)情,子宮炎及卵巢囊腫升高,受胎率低,受胎的也不能正常發(fā)育,造成流產或死胎,存活的犢牛體質也不健康。NRC(2001)硒的推薦量為日糧0.3mg/kgDM。
3.4鈷
缺鈷性貧血的母畜不能發(fā)情,初情期延遲、卵巢機能喪失、易流產和產弱胎。試驗證明,給牛、羊補飼鈷鹽,能促進其發(fā)情,增加受胎率,從而提高其繁殖性能。NRC(2001)成年奶牛日糧推薦量為0.11 mg/kg DM。
3.5 碘
奶牛缺碘后會導致甲狀腺與垂體之間功能紊亂,造成排卵機制障礙,引起發(fā)情不排卵,性周期紊亂,胚胎發(fā)育受阻,受胎率明顯降低。受胎后胎兒發(fā)育不良,易于流產,出現死胎和母牛胎衣停滯等癥狀。如常年給母畜補碘后,牛發(fā)情排卵正常,配種期縮短,受胎率可提高20%以上。
3.6 鎂
鎂缺乏奶牛主要癥狀是不發(fā)情和不規(guī)則發(fā)情,有時延長不發(fā)情期,濾泡發(fā)育不良,延遲排卵,發(fā)情表現不明顯,受胎率僅有30%~45%。
3.7鋅
當母牛缺鋅時,卵巢囊腫,發(fā)情異常,會引起性周期紊亂,受胎率降低,易發(fā)生早產、流產、死胎及胎兒畸形等。
4維生素與奶牛繁殖力
4.1維生素A
若日糧中缺乏VA,會導致母牛發(fā)生生殖器官炎癥,隱性發(fā)情,發(fā)情期延長,延遲排卵或不排卵,黃體和卵泡囊腫,使受胎率降低,胎盤形成受阻,胚胎死亡、流產,胎衣不下和子宮內膜炎等。
4.2 維生素D
奶牛臨產前添加大劑量VD可預防產后癱瘓,保證奶牛機體健康。此外,VD對奶牛的繁殖也有間接作用。研究證明,補充VD可以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并可使發(fā)情癥狀明顯。
4.3 維生素E
據報道,繁殖失調(最突出的是胎衣不下)發(fā)生率與VE的攝入量有關。VE與微量元素硒具有協(xié)同作用,在妊娠母牛預產前60~70d肌注亞硒酸鈉維生素E,可明顯改善健康和生產狀況。
5參考文獻
[1] 米歇爾·瓦提歐.繁殖與遺傳選擇[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4.
[2] 李飛,楊華,侯延旭,等,亞硒酸鈉維生素E對奶牛繁殖性能的影響[J].中國奶牛,2001(1):21-22.
[3] 郭宏,邵志文,季景福.奶牛營養(yǎng)調控[J].中國奶牛,2001(2):28-30.
[4] 周虛.營養(yǎng)對奶牛繁殖的影響[J].中國奶牛,2001(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