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數(shù)載,遠在異鄉(xiāng),那縷淡淡的鄉(xiāng)愁時時縈繞在心頭,揮也揮不去。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就像一幅霧氣朦朧的山水畫,而老屋的影子就是這畫中濃濃的一處潑墨,常常透著幽香飄到我的夢里來。
老屋是我們?nèi)夷切┠晟畹囊娮C人和避風港,春夏秋冬,它默默經(jīng)受著風風雨雨,如今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生活的舞臺,只有那斑駁的土墻和長滿青苔的灰瓦向人們訴說著那一段段塵封的往事。
老屋是靠父親的雙手勞動創(chuàng)造的。在父輩,這種土墻瓦頂?shù)慕ㄖ邮皆谄匠^r(nóng)村百姓當中算是比較上乘的,掩映在綠樹和眾多低矮的茅草房院落之中,顯得鶴立雞群。每逢別人夸贊老屋的與眾不同時,父親臉上那被歲月刻蝕的皺紋便會因為笑容而舒展開來。
記憶中,每逢冬日午后,向陽的墻角便是鄉(xiāng)親們聚會聊天的場所。大人們拉家常,幾碗開水,幾支煙斗;孩子們做游戲,有他們永遠玩不夠的“警察抓小偷”、“解放軍抓壞蛋”;還有母親和鄰居大媽們手中永遠做不完的針線活……午后溫暖的陽光就這樣靜靜地流淌,流淌,在老屋寬大的臂膀里……老屋的后墻和房頂爬滿了爬山虎,那是父親年輕的時候栽下的。一到夏日,滿屋頂?shù)挠粲羰[蔥,似一片綠色的毯子;瓦楞上總是長滿了青苔,也是濃綠的;而在冬天雪后的早晨,孩子們便又可以在屋檐下敲冰錐子了……天空仍在飄著雪花,老屋上小小的煙囪,冒出的煙也是纖細的,更像童話中的一幅插圖。屋梁上燕子的巢常常讓我想象它在遙遠的南方自由飛翔的樣子。
歲月如梭,老屋承載了我童年的所有歡樂,而它卻像個駝背的衰弱老人,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后來,全家告別了老屋,搬進了新樓房,生活條件也大大改善,自己終于如愿地選擇了生命中夢寐以求的橄欖綠,穿上了軍裝,而心目中卻永遠為老屋保留著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懷,就像游子對母親的眷戀,落葉對根的依賴……
“流波戀舊浦,行云思故山?!迸叮@老屋的情懷,伴我永遠。老屋門楣上的“光榮之家\"將照耀我遠行。
(作者單位:鎮(zhèn)江軍分區(qū)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