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參照蘋果紡錘樹形的結構,栽培金太陽杏時采用了紡錘形整枝法,干高40cm,中干上均勻著生10~15個單軸延伸的主枝,每20~25cm留1個結果枝,中干上可直接著生結果枝。修剪時根據(jù)金太陽杏的生長特性,分幼樹期、初結果期和盛果期3個階段。
關鍵詞:金太陽杏;整形修剪;紡錘形;栽培
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910(2007)04-0043-02
2001年,筆者在山東省龍口市春龍園藝公司建立金太陽杏示范園,參照蘋果紡錘形樹體結構,把金太陽杏整成紡錘形,產(chǎn)量和優(yōu)質果率均比自然開心形及其他樹形高。
1 樹形結構特點
具有較強而直立的中央領導干,樹體總高3m左右,干高40cm,中干上每20cm左右螺旋狀均勻著生10~15個較大主枝,主枝間無明顯層次,主枝上每20~25cm留一個結果枝,主干上直接著生結果枝。主枝向四周自然延伸,樹冠外觀下大上小,枝稀、量少。主枝與中央領導干夾角80~90°,掛果后下垂至110°。傳統(tǒng)的開心形和“V”字樹形葉幕層厚,光照不足,果實著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而采用紡錘形后主枝長勢均衡,樹體負載量提高,結果牢固,光照充足,充分利用空間結果,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產(chǎn)量和質量(圖1)。
2 整形及修剪過程
2.1 整形
金太陽杏干性弱,難培養(yǎng)直立強壯的中心干,因此定植時必須同時設立支柱。苗木定植后,剪留70~80cm定干,于3月下旬(萌芽前)摳去剪口下第2芽,在剪口下30cm內選留適當方位的芽或小枝,培養(yǎng)第1主枝;利用剪口下第3芽培養(yǎng)第2主枝;用主干上發(fā)出的副梢選留第3、4主枝。各主枝按螺旋狀上升排列,相鄰主枝間距不小于20cm。第1年冬剪時,所選留的主枝盡可能長留,一般剪留60~70cm;第2年冬剪時,下部選留的第1、2、3、4主枝短截,使其抽枝延長,上部選留的主枝一般不短截;第3年完成全部主枝的選留,使主枝數(shù)達10~15個。
2.2 修剪
金太陽杏幼樹生長旺盛,樹冠擴大迅速,新梢生長量大。幼樹期修剪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牢固的樹體骨架,利用輔養(yǎng)枝早結果和穩(wěn)定樹勢。為增加枝葉量,幼樹期除影響整形的枝條外,其余枝條盡量不疏,待整形基本完成、影響光照時再逐步清理。金太陽杏當年生枝即可成花,在空間較大處,除夏季摘心外,冬季可通過短截培養(yǎng)預備結果枝,或對枝條連續(xù)短截培養(yǎng)大型結果枝組。進入初結果期金太陽杏花量較大,而且坐果率高,必須通過修剪調節(jié)花量,使營養(yǎng)生長和結果保持平衡。此時的修剪任務是維持中庸偏強樹勢,對主、側枝輕剪緩放,一般留全枝長的2/3短截,疏除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和擾亂樹形的強旺枝。對生長中庸、角度較開張的發(fā)育枝緩放,促其萌發(fā)中、短枝,增加結果枝數(shù)量,成花或結果后及時回縮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中、短枝角度大,成花容易,要盡量保留,以利結果。對生長勢弱的幼樹適當短截,以促發(fā)粗壯的中、短果枝。
進入盛果期隨著枝量增加,內膛光照條件變差,敗育花率明顯增加。因此,盛果期樹的修剪任務是改善冠內光照,維持樹冠結構和多年生枝組的結果能力。此時要對各級延長枝進行中度短截,使其繼續(xù)抽生健壯新梢。對衰弱的主枝、側枝、多年生輔養(yǎng)枝、結果枝組、下垂枝進行回縮更新或抬高角度,使其恢復長勢。對樹冠下部的拖地枝、離地面太近的枝,以及結果能力極弱的枝疏除或回縮更新,改善樹冠下部光照。對樹冠上部和外圍的過密枝、強旺枝,進行回縮或疏除,以改善內膛光照。
3 小結
栽培金太陽杏采用紡錘形整枝,充分利用了其生長速度快、發(fā)枝多的特點。改變了以短截為主的傳統(tǒng)修剪法。采用紡錘形后,主枝上無大型側枝和副側枝,而直接著生結果枝組,節(jié)約了樹體養(yǎng)分。在不斷更新主枝上側生枝的同時,培養(yǎng)主枝上長勢較強的背上預備枝,以便在主枝延長枝結果下垂后,進行更新。這樣不僅避免了樹冠交接,而且改善了群體結構,延長了樹體壽命。紡錘形樹體結構簡單,勻稱協(xié)調,修剪量輕,管理方便,省工省力,適宜密植,容易實現(xiàn)優(yōu)質高產(chǎn)。
實踐證明,栽培金太陽杏采用紡錘樹形,第2年即結果,平均單果重103.6g,最大果重149.5g,每666.7m2產(chǎn)量1542.0kg,第3年平均每666.7m2產(chǎn)量2564.0kg,優(yōu)質商品果1920.0kg,經(jīng)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