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是一種多年生的沼澤植物,作為中藥材的澤瀉是該植物的干燥塊莖,形狀如球,褐色外皮,特別像小芋頭。澤瀉主產(chǎn)于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其商品分別被稱為建澤瀉、江澤瀉和川澤瀉三大類,一般認為,福建所產(chǎn)的澤瀉質(zhì)量較好,為傳統(tǒng)的道地藥材。
功效與主治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具有利水滲濕、清腎火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濕眩暈,熱淋澀痛,遺精等證。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澤瀉,氣平味甘而淡,淡能滲泄,氣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濕熱,則頭重而目昏耳鳴,澤瀉滲去其濕,則熱亦隨去,而土氣得令,清氣上行,天氣明爽,故澤瀉有養(yǎng)五臟,益氣力,治頭旋,聰明耳目之功。”意思是說,澤瀉的性味甘淡而寒,所以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當脾胃有濕熱的時候,人體就會出現(xiàn)頭部沉重,并有頭暈目眩,耳鳴等感覺。澤瀉,味甘淡而能滲利脾胃之濕,性寒而能去其熱,治療脾胃的濕熱之證,就像驅(qū)除了滿天密布的烏云,使天空晴朗,充滿燦爛陽光一樣,令人感覺清爽,所以說澤瀉有補養(yǎng)五臟,增長力氣,治療頭暈目眩的作用。近年來,全國有許多中醫(yī)院用以澤瀉為主的制劑治療眩暈癥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澤瀉還有清泄腎火的作用,用于治療因腎火偏盛而引起的遺精等證。在六味地黃丸中就有澤瀉,主要是取其清泄腎火,利水滲濕的功效,用以治療腎陰不足,腎濁不降所致的虛火上炎,并可防止熟地黃的滋膩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澤瀉主要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如澤瀉醇A、B、C、G、H等化學成分及其衍生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此外,尚含有半萜、二萜、糖苷、多糖、甾醇、蛋白質(zhì)及微量元素等。
實用功效多
1.利尿和抗結石作用
澤瀉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所以可用于水濕脹滿,小便不利的患者。澤瀉水提取液在人的尿液中能有效抑制草酸鈣結晶體的增大和自發(fā)結晶少,具有排石和減少腎小管內(nèi)草酸鈣結晶形成的作用,對于防治腎及膀胱結石有一定效果。實驗研究證實,澤瀉乙酸乙酯是其抑制尿草酸鈣結石形成的有效活性物質(zhì)。
2.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澤瀉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LDL-C,促進血清HDL-C水平升高,并能明顯抑制主動脈內(nèi)膜斑塊的生成,預先給藥則顯示預防作用。另外,澤瀉提取物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及增強纖溶酶活性等作用,因而能從降低血脂、抑制內(nèi)皮細胞損傷、抗血栓等多方面抑制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另外,澤瀉還具有一定的減肥作用。
3.抗脂肪肝作用
澤瀉經(jīng)甲醇、苯和丙酮提取的組分T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動物脂肪肝均有良好效應,對低蛋白飲食、乙基硫氨酸所致脂肪肝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化學藥物及高脂飲食所造成的肝損害有保護作用,并能抑制肝內(nèi)脂肪堆積,改善肝功能。
4.其他作用
澤瀉有輕度的降壓作用,能增加心臟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并有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抗炎、抗過敏及抑制腫瘤細胞轉(zhuǎn)移等作用。
澤瀉可泡酒飲服,取澤瀉(中藥店有售)150克、50度白酒1000克,浸泡一周后即可飲用,每日1次,每次飲30~50毫升,亦可在進餐時飲用。澤瀉酒防治高血脂、泌尿系結石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