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即將過去,豬年就要來臨,值此送舊迎新之際,作為《龍門陣》的愛好者,我虔誠地向《龍門陣》的編輯老師們致以深情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以辛勤的勞動,為讀者們提供了一份珍貴的精神大餐,為建設和諧文化作出了奉獻。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龍門陣》,覺得很有意思,便把自己當知青時遇到的一件趣事寫出寄了去,經鄭紅先生雅正后發(fā)表了出來。于是便有了興趣,閑暇時就寫了些文字陸續(xù)寄去。其中有的經鄭紅、劉洪仁、朱飛等老師修改完善后發(fā)表了出來。于是《龍門陣》上便偶爾也有我擺的“龍門陣”了。
今年夏天,重慶天氣奇熱。八月中旬有個星期天,我熱得不敢出門,打開空調把自己關了整整一天。晚上十一點多鐘,悶得實在難受,便出來“透氣”。住家附近有個建筑工地,我搖著扇子不知不覺地走到了那兒。工地上堆著磚塊、河沙及鋼筋等建筑材料,民工們三三五五地聚在一起歇涼談天。當我從靠路邊那“堆”民工身邊走過時,聽到一個青年民工正在讀一本書,圍坐的民工們在側耳傾聽。我覺得那民工讀的文字似乎有些熟悉,便下意識地停下步來。猛地,我聽出他讀的正是我在《龍門陣》2006年第6期上發(fā)表的《好話引出的佳話》。因我每天上下班從這里路過,那些民工可能對我有點印象吧,見我站在一邊,有個年紀稍長的招呼我說,老師,熱得睡不著么?就在這兒歇涼聽龍門陣嘛。說著,遞來一塊磚頭。我接過磚頭坐了下來。
一會兒,青年民工把那個“龍門陣”讀完了。幾個民工對這個“龍門陣”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那個招呼我的民工說,格老子的,那些年不興搞生產,朗格不窮嘛。另一個說,現(xiàn)在的政策就是好,只要人勤快,哪兒都掙得到錢……我和他們攀談起來,知道招呼我的那個民工師傅姓王,是從南充農村到重慶來打工的,另幾個是他的表兄弟們。王師傅說,工棚里頭熱得很,蚊子又多,睡不著,買了本《龍門陣》來讀給大家聽,好混時間。
聽了他的話后,我想,這些白天頂著40多度的酷熱干著繁重體力勞動的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們,晚上連個像樣的休息地方都沒有,也實在太惱火了。我應該為他們做點什么才對。我問,你們覺得《龍門陣》這本書好不好嘛?王師傅說,好哇!書上說的事我們都聽得入味。比如說剛才說的那個賣“八搭二”的龍門陣。不怕你老師笑,我年輕時候也做過這生意。我說,我屋頭也有些這樣的書。我去拿來給你們看。說罷,我轉身回到家里,把這幾年貴刊贈送給我的樣刊翻出來給王師傅他們送了去。王師傅看著十幾本《龍門陣》說,這么多呀?我還是給幾個錢吧。我說,不,是送給你們的。王師傅說,那朗格好呢?我說,沒關系,我屋頭的書多得很呢!
九月下旬,有天下班后我從工地路過,王師傅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攔住我說,老師,我等了你好幾天了,你等我會兒。說罷,轉身離去。我不知道有什么事,站在路邊等他。一會兒,他提著一個編織口袋過來了,笑盈盈地說,我老家打谷子了,我?guī)Я?0斤新米來給你嘗嘗新。我一愣,忙從身上掏出一張50元的鈔票來,說,哎呀,難為你幾百里路帶來,50塊錢差不多了吧?他臉色陡地一變,說,老師,你這就見外了。那天你送那么多書給我,一分錢沒要,今天你就不該說錢的話。我說,今年干旱,你們種莊稼太惱火了,一定要給。幾個民工聞聲圍了過來,其中一個50多歲的老者對我說,我們曉得,你就是寫龍門陣的江老師,你寫的“吆麻雀”的那些事,我們都經歷過的,寫得好!熱得遭不住的那些天,我們全靠聽“龍門陣”熬過來的。幾十斤米算個啥?二天多寫點好聽的“龍門陣”就在里頭了。剎那間,我體會到“龍門陣”的社會價值,更感受到這些民工的真誠、純樸。這30斤米是他們的血,他們的汗,他們一片真摯的情。如果硬要用50元錢去“買”,那是對他們的褻瀆……想到此,我的鼻子一酸,說了聲,謝謝!提著米袋頭也不回匆匆離去,我生怕他們看到我眼中的淚花……
我認為,“龍門陣”是一種流傳在川渝黔地區(qū)街頭巷尾、田間地角的一種“民間文學”形式。人們在茶余飯后,或勞作歇息之時,聚在一起“擺”一段讓人或捧腹大笑或跺腳感慨或哀怨流淚的亦莊亦諧、既俗且雅的故事,消遣、休閑,應該是“龍門陣”的“宗旨”。故事不宜太長,“擺”30分鐘左右即可:它應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發(fā)人深省的主題;它應鞭撻邪惡、弘揚正義、抨擊時弊;它產生于“下里巴人”,但更屬于“陽春白雪”。貴刊的編輯們把這種“文學”通過《龍門陣》這一載體推向了大雅之堂,實在是功不可沒!
縱觀近幾年的《龍門陣》,我覺得從版面的制作、欄目的設置都是很不錯的,不少“龍門陣”的內容也很具感染力。但有的也不盡如人意,如《廬山別墅漫話》就太冗長,且少情節(jié)性,有失“龍門陣”的特色。從體現(xiàn)“龍門陣”特色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稗官野史》、《閱世編》、《人物志》(應以個性化極強的“小人物”為主)、《風土志》之類的欄目很貼切,應進一步強化,《歷史小品》欄可保留,而《詩詞聯(lián)話》則應該弱化……班門弄斧,見笑于方家了。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龍門陣》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愧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在新的一年里,愿你們再接再厲,繼續(xù)努力,一路走好。
編者按:非常感謝江義高先生的鼓勵和建議。來信中談到“龍門陣”的宗旨問題,尤其值得我們注意,我們歡迎有更多的朋友們來信來電,提出建議和批評,我們一定會在認真聽取大家意見的基礎上,改進《龍門陣》的辦刊風格,辦出更受廣大讀者歡迎的《龍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