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我不知道什么叫做“連襠模子”。
后來一位七十多歲的陳姓理發(fā)師和我講起了這樣一件事情:“我老家是揚州的,自小便跟了一位堂伯在上海學剃頭。也沒正規(guī)的理發(fā)店,就是挑著擔子穿弄堂,但范圍還是比較固定的,一般就在河南路附近的幾條小馬路。我?guī)煾祵δ且粠煜さ貌坏昧?,還算有點小名氣。我跟在他后面,一是搭手,一是學藝。跟了大概有二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我?guī)煾稻退懒?,那一年上海正好解放,我十八歲。
“師傅死了以后,那擔子便給了我。那東西現(xiàn)在看看很蹩腳,但在當時,還算是比較好的了,加一套刀具,值好幾個錢的。靠著師傅原先積下來的一些人緣,不說要人家照顧,但至少也不會欺負我,所以,生意基本上還可以。
有一次,我挑著擔子去山西路那邊找地方做生意。剛到一弄堂口,就碰到一個男的招呼我,說要刮胡子。那男的雖然不像是有錢人,但看上去也不像是窮人,精瘦精瘦的,兩撇小胡子。我便在弄堂的一角放下?lián)樱屇羌一镒?,然后就去燙毛巾。水還沒熱,那家伙便說,幫我洗一洗吧,今天干脆把頭也剃了。我說好的呀,他便從凳子上站了起來,立在臉盆架子邊上,把頭低下,讓我?guī)退茨槨>驮谙吹臅r候,突然,弄堂里又走出來一個人,先是彎腰看了看洗頭的這個人,然后就笑著朝我做了一個鬼臉,一邊擠著眼睛,示意我不要發(fā)聲,一邊躡手躡腳地把我的那張?zhí)觐^的凳子抱了起來,退到了弄堂口。
我一看,樂了。我知道那人想干嘛,他也許和要剃頭的那個家伙是朋友,想開一次玩笑,作弄他一下,讓他洗好臉往后坐的時候來個四腳朝天。果然,那人洗好臉后便捂著毛巾,往后退著坐了下去,一坐,便屁股著地,翻了過去。我想笑,卻又不敢。那家伙爬了起來,沖著我就大罵,‘冊那娘格老X,儂敢白相我???!’
我說:‘不是我啊,剛剛有一個人,大概是你朋友,是他把你的凳子抽走了?!侨苏f:‘什么我朋友?!他人呢?’
我朝弄堂口一看,那人不見了。
‘他把你的凳子搶走了啊。儂這個憨大。’
我覺得好像是有點不對,立馬追了出去。結果追了半天沒追著,只好懊頭懊惱地轉回來,想,今天真他媽的倒霉,碰到赤佬了??僧斘一氐侥桥?,真傻了,那要剃頭的家伙不見了,我的臉盆架子居然也沒了……”
陳師傅的描述把我逗樂了,于是,我明白了什么叫做“連檔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