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名流手札關系近代時局,最被學界看重
受近現(xiàn)代史研究熱的影響,晚清重臣、近代名流的手札最被看重,以其關系近代時局也。這些也直接影響到拍賣場上的信札拍賣。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翁同龢書札一冊80頁,15.4萬元成交,是歷年來成交價最高的一件翁氏書札拍品。05年12月西泠印社2005秋季拍賣會也有拍得不錯的翁氏書札,十通共29開,估價4萬—6萬元,被買家競價到11.55萬元成交。
晚清重臣曾國藩的手札,拍場所見不甚多,且大部份是與其他名賢的書信一同上拍。上海崇源2005春拍677號拍品是曾國藩、胡林翼、嚴渭春、薛煥等同光名臣叢札,一套共三冊,首冊22開,二冊19開,三冊21開,內(nèi)中曾國藩手札僅一通兩頁,卻是致其弟國荃之札,尤珍貴。共成交7萬元。中貿(mào)圣佳2004年秋有三通曾國藩的手札,凡8頁,成交8.25萬元。成績不錯。
張之洞的信札上拍的也不多,但所見的多為冊頁。2004年末上海嘉泰首拍578號拍品張之洞手札經(jīng)折裝一冊,計36開,多為交往、政論、著作等方面內(nèi)容。封面有翼淮署簽。估價2.5萬元,成交價近4萬。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賣會1512號拍品張之洞書札一冊,未詳開數(shù),當時估價僅1.5萬元,誰料拍到8萬,反映了晚清重臣、近代名流手札的日益被重視。
民國政壇名人墨跡走紅孫中山、柳亞子,于右任、林森等手札成焦點
上海嘉泰2006年春拍的一通估價僅1500元卻成交7700元的林森信札成為近期信札拍賣的焦點,行內(nèi)有不少人撰文提及。拍場上林森的書法作品不算少見,而其信札則為目前僅見。此為1919年林森寄國民黨美國分部之信札。其中提到國民黨美國分部捐款的事情,這主要是指1918年參議院議長林森為紅花崗四烈士墓發(fā)起募捐的事情。同時在信中,林森還提到了巴黎和談、21條,以及抵制日貨的事情,頗具史料價值。在這件信札拍品中,不僅有參議院專用信紙,還有參議院專用信封的實寄封以及一件珍貴的林森等國民黨元老為同盟會元老伍漢持舉行追悼儀式的附件。在這件油印的單據(jù)中,提到了伍漢持被袁世凱殺害的事情,以及建立伍漢持紀念醫(yī)院的事情。
近年民國政壇名人信札走紅,始于孫中山致葉恭綽信札四通的拍賣,這是2003年中國嘉德春拍的拍品,屬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而非古籍善本專場。估價40萬元-50萬元成交110萬。此卷后又有葉恭綽、陳融、劉成禺、何香凝、李濟深等人題跋。
06春有柳亞子的一冊1931—1932年寫的致柳無忌信札亮相嘉泰拍場,成交價是柳氏書札歷年來的新高,38封118葉共成交10萬元。此場又有于右任信札一通,為致馮玉祥者,成交7700元。亦創(chuàng)于氏手札新高。
近現(xiàn)代文人學者,名士手札以文化趣味受歡迎
近現(xiàn)代文人學者、名士手札以其人、其字、其內(nèi)容所蘊涵的文化情趣受到歡迎。這點在上海嘉泰這兩年的拍賣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大部分都高出估價成交。06春拍一通一頁張伯駒信札,估價2000元成交3850元。張伯駒與張學良、袁寒云、溥侗并稱四公子,作品一直受追捧。沈曾植致陳衍信札也很受歡迎,一通二頁成交6000元,寫信人和收信人皆屬名家。此外如學者柳詒徵的信札一通二頁成交5280元;藏書家劉承斡信札一通二頁成交2750元;俞平伯信札二通二頁成交3300元;夏承燾信札一通兩頁3850元,而內(nèi)容涉及上海合眾圖書館創(chuàng)辦等事宜的一通(兩頁)葉景葵信札也成交3080元。等等。
上海嘉泰2005年秋拍近現(xiàn)代文人學者手札的成績也不錯,郁達夫致王映霞信札,單片八件十九頁,有郁達夫致王映霞信札七通;版權轉(zhuǎn)讓書一通。估價1 5萬元成交37萬。蔡元培1925年致葉恭綽信札-通兩頁連封,8800元拍出,是估價的4倍。蔡元培致舒新城等信札三通四頁,成交4950元;蔣天樞致唐蘭信札2200元,周作人致舒新城信札3300元,王蘧常信札七封十一頁,成交1.6萬元。另有周谷城、顧廷龍、容庚、黃胄、葉恭綽等近現(xiàn)代學者信札5頁,成交5500元。文化情趣濃郁而價格不貴。
這兩年來近現(xiàn)代文人學者手札被看好的跡像在其他的拍賣公司也可以感受到,2005秋北京翰海就有商衍鎏、朱家驊、李四光、何炳松等人書札9頁,估價3000元-5000元成交1.65萬元。
藝術家的手札隨其書畫行情攀升
徐悲鴻一代大師,畫作拍賣固已火熱,而手札也越來越受藏家重視,2005年春季有徐悲鴻信札附實寄封(一函十三開)重頭亮相上海嘉泰拍賣,是徐悲鴻寫給畫家王少陵的信札。成交價56萬元是估價的兩倍。齊白石的信札,05年春在香港蘇富比有12開的冊頁成交21萬港元。2006年上海嘉泰春拍有經(jīng)折裝一冊畫家信札,內(nèi)收吳昌碩、張大干、劉海粟、李可染、黃賓虹、高劍父等著名畫家信札共二十八通,以16.5萬元成交。這些都是隨著藝術家們的宇畫行情在攀升。
手札內(nèi)容也有獨立的文獻價值
一些在歷史上并不出名的人物,其手札亦可憑其具體內(nèi)容,在歷史地位、文物價值層面上獲得獨立的價值,而被文化界學術界認同,同時也影響了市場。如北京翰海2006年春拍的1605號拍品清代閩臺官員尺牘,清同治、光緒間寫本44冊,內(nèi)收福建、臺灣省地方官員上奏福建觀察史區(qū)天民的官文及往來書信。當中詳細記載了“安平事件”、 “琉球漂民事件”、“拆毀教堂、爭買樟腦一案”及“寶順洋行與艋胛民滋事一案”等。是研究福建、臺灣等地的珍貴文獻資料。88萬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