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從前中原某地有一個裁縫村,襯里有一半以上家庭都開裁縫鋪,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專門以給人家縫制衣服為職業(yè)。于是,周圍十鄉(xiāng)八村的人都慕名而來,請裁縫們縫制衣服。其中有一位裁縫技術最好,人們尊稱他“裁縫神”。這位“裁縫神”既善于裁剪,又精于縫紉,他裁衣服能根據(jù)顧客的體形胖瘦、個頭高低等特點,避短揚長、量體裁衣。不論男女老幼、尊卑美丑、氣質優(yōu)劣,他總是因人而異,獨具匠心,將衣服裁縫得既有個性、又相當合體,深受顧客稱贊。更令人叫絕的是,他裁剪衣服,有時還能掩飾一個人的某種體態(tài)缺陷:胖子穿了,仿佛覺得自己體態(tài)不再臃腫;而瘦子穿了,又不顯身體單薄;即使是駝背斜肩,穿了他裁剪的上衣,也不顯垂襟凸背……
因此,“裁縫神”天天顧客盈門,生意興隆,一輩子風風光光。然而,他年老的時候卻很苦惱,因為五個兒女的裁縫技術都非常平庸。他經(jīng)常向人訴說自己心中的不悅:“我真不明白,我一直著力培養(yǎng)自己的兒女,想把我的技術交給他們,從他們懂事起,我就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裁、縫的奧妙,我一輩子摸索出來的經(jīng)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是,至今他們的裁縫技術竟然沒有一個能趕上技術比我差的裁縫的孩子!為什么我的兒女們會這么差?”
有一次,一位智者聽了他的訴說之后,便問:“他們都一直跟著您學裁縫嗎?您是不是始終手把手地教他們?”
“是啊,為了讓他們得到我的真?zhèn)?,我從來就沒收徒,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為了讓他們的裁縫技術更精湛,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p>
智者又問:“您平時放手讓他們自己做嗎?如果他們做得不如您意時,您怎么辦呢?”
“裁縫神”生氣地答道:“就是因為他們的手藝不行,所以我不敢放手讓他們做。我擔心他們做差了,我跟顧客沒法交代,久而久之,不砸了我的招牌嗎?”
智者笑道:“如此說來,您的失誤就在于此。很明顯,你只傳授給了他們裁縫的理論方法,而很少給他們實踐的機會;他們只有所謂成功的經(jīng)驗,而缺乏失敗的教訓。因此,都不能掌握真本領!”
“裁縫神”恍然大悟,把兒女一一叫到跟前,想重新教他們手藝??上В@只是他的夢想,因為他已近暮年,哪有光陰容他從頭再來?!
由此,我想到了眼下的家庭教育,不少家長也犯有和“裁縫神”同樣的錯誤,還有的與“裁縫神”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高學歷家長,無論是社會閱歷,還是文化水平,都是孩子暫時難以企及的。于是,孩子遇到難題往往求助于家長,而家長往往有問必答,甚至包辦代替,漸漸使孩子養(yǎng)成不愛動腦筋、不愿動手的惡習慣,以至于喪失了探索的精神,喪失了成就動機。要知道,如果真希望孩子有能耐,就得放手,要讓孩子在不斷的失敗中摸爬滾打,反復實踐。這樣,孩子才能不斷吸取教訓,積累經(jīng)驗,增長才干,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