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柳夫婦退休后到城里帶孫女,覺得兒媳婦挺不錯,儉樸勤快。
但老柳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兒媳婦很“慳嘴”,進出家門從不跟公婆打招呼。有一次,兒媳婦剛下樓,忽然在樓下大聲喊:“媽,替我把車鑰匙扔下來!”老柳夫婦倆興奮地奔跑到兒媳婦平常放鑰匙的鞋柜找。老柳手快,抓起鑰匙跑到陽臺慈祥地說:“阿美接好!”一邊往下扔一邊吩咐:“以后忘了帶鑰匙,直接喊我就行了,你媽耳背些?!?/p>
接下來一段時間,兒媳婦間或又忘記帶鑰匙,真的就只喊“爸爸”,老柳樂極了。久而久之,老柳摸到兒媳婦的規(guī)律:如果把鑰匙放在鞋柜靠門那頭,她就不會忘帶;假如稍微移動一下位置或是被什么東西遮住了,就一定會忘記。于是,每天早上,老柳就有意把鑰匙偷偷移動,或用什么東西把鑰匙蓋住,等著享受那聲甜甜的“爸”。
有一次,兒媳婦沒帶鑰匙就下樓了,老柳等不到那聲“爸爸”,覺得奇怪,跑到陽臺往下看,遠(yuǎn)遠(yuǎn)看見兒媳婦在院子大門外攔出租車走了。這時他急了,知道那串鑰匙里面有開辦公桌抽屜的,就連忙抓起鑰匙打的趕去。誰知趕到單位,單位告訴他兒媳婦今天出差。
晚上兒媳婦回家,老柳太太把事情當(dāng)笑話講給她聽,并且告訴她:“老頭子就是喜歡你喊一聲才老是偷你鑰匙,說什么讓女孩子喊‘爸爸’可以延年益壽呢!”老柳嗔怪地瞪了老柳太太一眼,顯得很尷尬;兒媳婦聽了也有點臉紅。
自此后,兒媳婦回家和出門,進出都跟公婆甜甜地打招呼;而老柳再也沒“偷”過兒媳婦的鑰匙。
(顧自珍薦自《河北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