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罵地獄和贊美天堂都是容易的,難的是找到從地獄通往天堂的梯子?!倍鴮σ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來說,還有更難的事——當所有人都以為找到了那架梯子時,你敢不敢大喊一聲:那架梯子不是通往天堂,而是通往比地獄更可怕的煉獄!
當下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似乎已經成了地獄,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咒罵它。在我們看來,即使咒罵的內容毫無區(qū)別,一個人的咒罵和一群人的咒罵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一個人的咒罵只是一個人的自娛自樂,一群人的咒罵則會影響社會的政治生活,只要其人數達到一定規(guī)模。美國的開國元勛、第四任總統(tǒng)麥迪遜說過:“在所有社會里,一旦多數人被一種共同利益或共同激情聯合起來,少數人的權利就會處于危險之中?!笔聦嵣?,更糟糕的情況是,不僅少數人的權利處于危險之中,而且多數人的“共同激情”制造出非理性的輿論形勢,進而制造出反噬所有人利益的公共政策——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在當下中國房地產界,這種陰暗的前景似乎正在慢慢地形成。
但向公眾指出這一前景卻是困難的。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的成因及對策,我們已經兩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大聲表態(tài),一次針對社會上“公布成本以降低房價”的動議,我們說,這是個餿主意,毫無意義(2005年11月號);一次針對“近期房價必然暴跌”的預言,我們說,不可能,只要房價還是市場形成,近中期內不僅不會暴跌,反而可能會繼續(xù)上漲(2006年6月號)。可是,我們也遭到了咒罵,我們成了“無良開發(fā)商的無恥幫兇”。其實,房地產商的賢愚不肖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我們也無意為這個群體做什么道德辯護。我們擔心的是,非理性的輿論會將社會的進程引導到一個錯誤的方向,因此,我們忍不住在本期再次大喊一聲。
不謙虛地說,這確實需要勇氣。人們通常理解的媒體的勇氣,表現在它對強權的批判上,但實際上更難得的勇氣,則表現在它對民眾的不取悅、不迎合上。我們無意標榜自己多么高人一等,但對當前國內不少同行在后一種勇氣上的表現,我們確實感到遺憾。
當然,我們寧愿相信,這不完全是勇氣的問題,也是意識的問題,理念的問題。世界上的紛爭,出于利益者未必有出于理念者多。假如存在一種有利于最大多數人福祉的理念,那么,讓這種理念為最大多數的人接受的方式,不能是咒罵,更不能是強迫,而只能是通過傳布,通過交流。在房地產界,這種理念或許是“把市場的給市場,把政府的給政府”;在環(huán)保界,則或許是潘岳先生的“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
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副局長潘岳先生一直是一個致力于傳布理念的人。中國環(huán)保的難局,有經濟增長模式方面的原因,有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但最深層的當屬民眾環(huán)保理念方面的原因。作為高級政府官員的潘岳先生在倡導、傳布先進的環(huán)保理念方面,顯示了令人尊敬的熱情。我們相信,潘岳先生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徑,雖然,在這條路徑上行走需要持久的耐心。
以傳布、交流的方式,促成人們在一系列有利于中國進步的理念上達成共識,欲臻此境界,必需勇氣和耐心。這應該成為所有媒體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