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有很多東西恍恍惚惚就過去了,如水一般,比如時光,比如年華。
我是在高二的寒假喜歡上類似于博客功能的QQ個人空間的,就像這樣,有時會莫名其妙地想到些事,然后莫名其妙地有點感慨,再莫名其妙地在空間里敲上一些不痛不癢的文字。
在網上瞎逛了一圈回來后,文字下出現(xiàn)了這樣的回帖——
“似水年華,年華似水,文人玩的文字游戲?!蔽铱梢韵胂蟪觯执迨窃鯓硬恍家活櫟匕杨^往旁邊一甩敲下這行文字的。
而小德則會習慣性地用一種深沉的語氣——
“嗯,似水年華,年華似水,許老夫子高一說了一次,高二又說了一次。”
沒錯,我們崇拜的語文老師——許老夫子已經不止一次地說過,似水年華給人一種青春似水般清澈的感覺,而年華似水讓人平添一份惆悵,兩者看似相同,實則不然。
可愛的三三總是單純得讓人羨慕——
“學文就是不一樣,在我還沒有怎么來形容這樣的生活時,你們已經說出這樣‘高深’的詞語?選真的是這樣,套用一下,‘似水年華’啊?選”
阿杰還是發(fā)揚一貫的搞笑風格——
“唉,我現(xiàn)在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和你們的差距了,就一句,我同意以上各樓的所有觀點。”
我一直以為,寫一些文字是需要等待時機的。我在等待一段寫作的時機,不是所有的等待都很漫長,當你把等待視為一種享受的時候,等待便是一種美妙的過程。比如說此時此刻——終于可以完成了——窗外,暮色已經籠罩了整個城市,房間里,播著一盤經典的英文老歌,拿著一杯冰飲料,把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統(tǒng)統(tǒng)拋在腦后。
筆尖不停地移動,轉行,再移動,伴隨著音響中靜靜流淌的音樂,伴隨著喉嚨里靜靜滑過帶來一絲冰涼快感的可樂,伴隨著記憶中的畫面靜靜切換。一切如流水般,靜靜無聲,卻又理所當然地,繼續(xù)再繼續(xù)……
Yesteday——The Beatles
(《昨天》——甲殼蟲樂隊)
整個高一,遇到一些很瘋狂的同學,腦海里還會想起那些很張揚的日子——
開學不久的運動會,和三三一起拿著一包包的零食整日在操場上亂逛,遇到認識的同學在跑步,就沖過去喊幾句“加油”。
“三劍客”的強大陣容使一向不感興趣的籃球賽也變得令人振奮,一路轟轟烈烈地殺到決賽,卻一時浮躁被對手反超,然而在最后時刻又進了三分球,以微弱的一分優(yōu)勢,讓我們沒有錯過享受冠軍的喜悅。
圣誕節(jié)的狂歡夜,不知誰聽說教堂夜里十二點會有圣誕老人免費為到場的人發(fā)放圣誕禮物,就和YY,阿杰,三三,君秋還有一批瘋狂的朋友十點多跑到教堂門口,一群傻子似地等著,結果圣誕老人的影子沒看到,卻把一半的人弄成重感冒。
報名的前一天,先是互相狂通電話索要答案,然后干脆一起聚在“避風塘”中,明確分工,埋頭苦“干”。
還有軍訓的日子,永遠是高中生活一段最美妙的序曲——
半夜打著電筒斗地主卻被查房老師發(fā)現(xiàn),將牌沒收。
第四天的聯(lián)歡會上,小德抱著吉他安靜地唱著《寂寞的季節(jié)》,君秋和YY則是在臺上侃著不著邊際的笑話。
臨走前的最后一晚,無人入睡,第二天寢室里走出了一個又一個“大熊貓”。
……
如無聲的電影,一幕一幕地切換著,只是,那些都仿佛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因為模糊,所以看不見明艷的色彩。
而這些黑白電影中的角色與場景,也都在2005年的夏天——那個注定充滿眼淚和歡笑,注定充滿離別傷感的夏天里畫上了終止符。
耳邊,有磁性的男聲不曾停止——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away……”
昨天的一切一切都已慢慢遠離,生活也就這樣,像水一樣,淡淡而過。我想努力抓住,它卻匆匆離去?;蛟S只有斷續(xù)的瞬間,還能想起,還能讓我的生命充滿色彩,或痛苦,或快樂,或歡笑,或悲哀。
Say you say me——lionel Richie
(《說你說我》——萊昂#8226;里奇)
記得剛進高中的時候,有人對我說,寂寞就是你有話想說的時候沒有人認真在聽,有人聽的時候你又無話可說。然后,這樣一句話就毫無理由地一直印在我的腦海中。
那個夏天過后, 我和一些好朋友分開,朝著越來越難考的文科獨木橋邁進。
我絕不是那種文理分班時成為眾多老師搶手貨的優(yōu)等生,只是在我交上了填“理”的志愿表后,幾乎所有熟悉的老師都勸我學文——這是個讓我至今很疑惑的問題,究竟是我的理科真的已經無可救藥呢,還是我平時拼湊起的一篇篇作文蒙蔽了老師們的眼睛。問題的答案此時已顯得不重要了,只是我確實還是改學了文——我不是特立獨行的孩子,尤其是在對未來迷茫的時候,師長的話終究還是最可信賴的。
2005年秋天,秋風未至之時,我進入高二的文科班教室。于是,少了三三,君秋,阿杰,YY這樣一批能鬧能笑的朋友,我開始變得習慣,習慣沒有了豐富的聚會活動,習慣一個人的安靜,習慣平淡簡單的生活。
而這樣簡單的生活里卻遇到了一些真的很不簡單的孩子,比如又村,比如S。
又村和S的“不簡單”是不一樣的。
又村,一米七二,保守估計也該有一百五十斤以上,名副其實的圓柱。他是那種典型的焦點人物。很早就認識他,而這次是真正成了同班同學。他總是有著說不完的笑話,總是有著露不完的笑容。中考后成了報社的校園記者,高一莫名其妙地混上了學生會干部(據他本人回憶,是那篇競選稿太經典了)。
他可以在KTV的包廂里用《青藏高原》的伴奏唱著《喜唰唰》,而且聲情并茂;他也可以和包子、小德一起把經典的威尼斯商人英語話劇改得面目全非——摻上蔡依林的RAP跳一段熱舞,再互相抱在一起重現(xiàn)《斷壁山》結尾的畫面;他還可以在空間里描述自己在會考的校園中如何發(fā)現(xiàn)美女的詳細過程。
雖然班主任會一次又一次地為他的成績憂心忡忡,但這孩子,還是快樂得讓人嫉妒。
S也是很早就久仰大名的,不過讓S出名的只有一點原因,成績優(yōu)秀得驚人。S一米八二,一百三十多斤,基本上屬于竹竿形的。熟悉以后,我就發(fā)現(xiàn),他還有很多驚人之處——對時尚的流行品白癡得驚人,對各種問題的態(tài)度耐心得驚人,對朋友的脾氣好得驚人,這才是真正的“優(yōu)等生”吧!反正,有了這樣一個無償?shù)摹凹医獭?,幾乎所有不懂的題目,不清楚的問題,我都會第一時間拿到他跟前解決。久而久之,對于S解答問題的權威性,透徹性,又村稱之為“官方語言”。
其實,S后來所擔任的角色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講師”這么簡單了,他絕對不像又村一樣有那么多的搞笑細胞,但給我們帶來的笑聲卻也著實不少(主要是被別人“開涮”開得太多)。他會在早讀課上像私塾里的老先生一樣搖頭晃腦地認真背書;他會在向我借了一期又一期的《美文》后,專家似地寫下評語,有時看到一些他認為片面偏激的例證,還會跑過來向我闡述他的憤怒;他研究古代政治文學,卻也對古裝喜劇《武林外傳》情有獨鐘,竟然還把里面的“秀才”當作崇拜對象。
這孩子,真是簡單得讓人嫉妒。
《青春無悔》里說,成長是憧憬與懷念的天平,當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該用怎樣的聲音去安慰。
還好,我的成長天平會搖搖晃晃地傾斜,但還未倒下,可仍會懷念,仍會想起……
想起會考,那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為了理化生的會考,我們坐在文科班的教室里已經到了“忘本”的地步。天知道,這一年來的理化生課我們用了多少時間來發(fā)呆,走神,睡覺。于是,在老師一遍又一遍強調達“優(yōu)”的重要性后,最后兩周,我們終于有了緊迫感,于是地理歷史政治課本便不自覺地被壓到了書柜的底層。
會考分到其他學校時,才知道自己的學校是多么美好。進了考場,僅是考場桌子臺面上的一層灰就用掉了我半包的餐巾紙??荚嚱Y束的間隙出來透氣,碰到了小德。小德是高一我所在班級里唯獨四個學文男生中的一位,也是我在高二才熟悉的。高一的印象還只是那個在舞臺上安靜地彈吉他唱歌的男孩子。
小德總是有著一套一套的匪夷所思的道理,和滿腦子新鮮的創(chuàng)意——他可以把“打魔獸”比作一種生活態(tài)度,在作業(yè)做不完時,渴望有一個速度之靴、加速卷軸、邪惡光環(huán)、甚至是傳送權仗。他可以在老師責問我們?yōu)槭裁醋鼍硭俣热绱酥龝r,無奈地回答:“手速限制了APM的提高!”他可以把初中面對愛抽背的英語老師時同學的態(tài)度上升到經典的“避禍學”,并在空間里詳細介紹這門理論的核心思想:“和別人作出一樣的動作”,還附帶經典的論證,比如:別人都低下頭,那么你昂著頭等于找死——老師會覺得全班就你會背書是不?那你表現(xiàn)一下啊;如果別人都看著老師,那么千萬不要低下頭,因為那樣看上去就你不會背書,當然是要倒霉的”,他還會在看到一對對新婚夫妻盛裝站在酒店前迎賓的時候,靠近細細審視一番,然后冒出一句“新娘外表質量不高”之類煞風景的話。
小德對一切似乎都無所謂,別人都把考試當成洪水猛獸,他就一句“考就考唄”,這決不是近乎絕望下的不在乎,因為小德的成績還是很好的,曾從班里的16名轟轟烈烈地沖上年級第7,不過不知道會不會再嘩啦嘩啦地掉下來。只是小德啊小德,天塌下來都不怕的小德,唯獨對800字的作文叫苦連天,甚至在我的空間中留下“想念你在班上讀大作文的情景”這樣的留言,讓我哭笑不得。作文,我一直把它看成一種虛偽的集中產物,只是沒想到,拼拼湊湊卻也能拿到不低的分數(shù),半推半就中,自己竟然可以虛偽得那么真實。
會考回來的第一天,也是我們搬進學校新大樓第二周的開始,教室里就發(fā)生了“掉燈事件”,掉燈——就是連著燈的兩根線,斷了一根,于是那長足一米多的日光燈,就在一根線的支撐下,歪著身子,在空中晃啊晃,還有規(guī)律地打著旋兒。于事實說,這樣旋出來的曲線是很有規(guī)律,很有美感的,但如果這種事情發(fā)生在你所在地的頭上方兩米以內,恐怕就不會有此雅興了。這燈就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活生生地斷了根線。
那邊,大喇叭里,學校主任字字鏗鏘有力地報著考試日程。這邊,教室中,伴隨著文科班眾多女生高分貝的尖叫早已亂作一團。班主任氣沖沖地一個電話撥到校長室告狀,再然后我們就得知已經有個班出現(xiàn)類似情況,還造成了人員傷亡。于是,我們在互相慶幸安慰地說了“大難不死,必有后?!敝惖脑捄?,卻還是不由自主、憂心忡忡地往自己頭上方最近的燈看去,生怕又得到一次看驚險片的機會。
放學后,在車棚里遇到又村,他在不打標點地痛斥了學校新教學樓與豆腐渣工程有N點相似之后,便開始想入非非——
“如果我頭上的電扇明天要是掉下來的話,依照物理學知識,它會以切線方向飛出,也就是正好能砸到我,如果砸到我的話,以我對他的阻力,基本上就不會再傷害到其他人了,我再就勢做出一種舍己救人的姿勢?!?/p>
“這樣你第一可以不用期末考,第二可以受到表彰,說不定還能混到個獎學金之類的!”我接過他的話茬。他用一種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我又解釋,“你腦子里的那點小算盤,地球人都知道!”便一蹬車,揚長而去。
會考后第三天,也就是期末考的前四天,老師面無表情地宣讀著期末考的座次。我面無表情地接受了排名由兩位數(shù)滑到三位數(shù)的現(xiàn)實,其實早有預料,那次敗得很慘的數(shù)學,肯定會把本來就不高的總分拖下來。
我不是沒有壓力的,只是不想把自己堵進這樣一個死胡同里,那樣可能就更沒有勇氣走下去了吧!放學,穩(wěn)穩(wěn)坐在年級前兩位的S叫住我:“你小丫頭問了我那么多問題,這次如果不進步30名,簡直對不起我??!”“哼!擺什么臭架子!”我翻了個白眼,繞過他走出去。其實,我的心里遠沒有這樣瀟灑,甚至有一點點的難過,這絕不怪S,我知道他是真心希望我好。
我只是難過,為什么自己看著下滑的名次,竟然有點無能為力的感覺,原來好勝的激情與斗志早已蕩然無存。我只是難過,為什么面對困擾已久的數(shù)學,我認真再認真,努力再努力,卻總是一個不盡人意的分數(shù)。我只是難過,曾經肩并肩的朋友,現(xiàn)在卻都坐在了前30名的第一考場,把我遠遠甩在身后。
好像還不止這些,我還難過什么呢?
平平淡淡中會猜不透自己的命,冥冥中感覺上天對我不薄。在經歷過離別,歡笑,寂寞,失敗后,我變得容易滿足。有適合我的物質條件,有熒熒如螢火蟲般的愛,便已經足夠。因為我要一個自己,希望愛自己的空間是無限的大。
Let it be ——The Beatles
(《順其自然》——甲殼蟲樂隊)
世界杯“阿根廷VS德國”1 / 8淘汰賽結束五個小時后,我們迎來了暑假補課的第一天,試卷發(fā)下,醒目的分數(shù)終于對懨懨欲睡的腦細胞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卻還是無法把我從眼皮半張的游離世界中拯救出來。直到看見地理分數(shù),我才終于睜大了眼睛,可惜讓我清醒的不是驚喜而是打擊。
又村繼續(xù)對著“滿堂紅”的數(shù)學阿Q似地傻笑,三三也繼續(xù)在理科班的三十名上下悠哉游哉,小德這次果然栽了,如政治老師所打趣的一樣:“考得跟哭泣的阿根廷隊一樣”。
所有的老師都會在上課時先來一段高三的開場白。
其實,兩天前體育館的大會場里,在看到擺在面前的是清晰的“高三(6)班”班牌時的那一瞬間,我就已經很清楚,從現(xiàn)在起,我真的不會再這么悠閑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寫自己喜歡的評論,敲自己喜歡的文字。
或許是為了給自己十二年的學習生涯一個交代,或許是我真的無法讓自己辜負那么多愛人、親人、朋友的期望,或許,只是一個心高氣傲小女生的不甘心。
聽說,一向理科不擋手的阿杰化學考砸了。
聽說,小德的感情上受挫折了。
聽說,三三要開始努力了。
……
我祝福你們,朋友,最后一年,我們一起努力。
生活用任何華麗的詞語來修飾都不會過分,但請給它一個簡單的方式向前。雖然,不知道能夠前進多久,但只要我們還可以肩并肩尋找幸福就已經足夠。
Let it be ,就讓一切順其自然……
CD到頭了,歌聲停止了,思緒結束了。
沒想到,真的一坐就坐到了天亮。因為,透過窗子,我已經看到天邊被朝陽映紅的云彩,真的,很美。
我微笑著告訴自己,愛這樣的生活,平淡如水,淡淡而過。
(指導老師:許紀友)
點評:以小說情調寫散文生活,充滿青春氣息,才華洋溢。(許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