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充滿陰霾的壓抑的行道樹,苔絲一張素凈的臉平和地閃現(xiàn)著陽光的斑駁,誰也不知道她不惜拋下自尊去認“本家”將怎樣滿足父親所謂的愿望。美麗的薔薇科植物盛放的恣意,粒粒紅莓的閃耀,愛情是欲望還是邂逅。與亞歷克相遇,苔絲處處回避,卻仍然在這個風月高手的面前不堪一擊。
在趕集回來的那一晚,苔絲遭到同伴的嘲諷,情急之下跳上了亞歷克的馬,來到圍場。月已西沉,天特別黑,大霧彌漫著整個叢林,圍場被淹沒在沉沉黑暗之中。圍場的叢林更加致密得讓人無法喘息。諾言變得虛幻甚至彰顯強大的企圖心,而軟弱的苔絲在假設溫情的時刻無法抵御,在成全愛情這個借口下,被亞歷克誘奸。
苔絲拎著行李離開,不斷回首駐足,她是為了逃離所謂的愛情還是那個男人?
苔絲抱著孱弱的孩子無奈行走在密布的烏云下,可憐的孩子成為人性獸欲的祭奠。苔絲哭喊著“永遠不會踏進教堂”,一個未婚媽媽頂著世俗的眼光,將一個無辜的小生命埋葬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小小的盛放的白花,記錄著孩子從出生到死亡的短暫。
人們的嘲笑,只懂得用堅強來承載。在奶場,克萊爾持著尊重態(tài)度和鄭重的婚姻意識和苔絲接近,雖遭到拒絕,但依然耐心且堅定。
空曠的草原,再也不似叢林的壓抑,苔絲的情不自禁只是因為有個人終于可以真正了解她被愛情荒蕪多年的心。苔絲原本可以輕松釋懷,而飛來一封未曾閱讀的信,愛情又被熾熱的陽光灼傷。新婚之夜,餐桌兩端相對無言,一段不幸過往為何抹殺了愛情的包容和尊重?
克萊爾確定一切都無法挽回時,他選擇了逃避,他不能諒解她。但我們不能怪罪他,克萊爾也是個悲劇角色,他對愛情純潔美好的追求——雖然對他這個也有過荒唐事的人來說——帶有明顯的男權(quán)意識,他的追求被無情的現(xiàn)實撕破了,他的痛苦也就不能簡單地用言語評判。
亞歷克的殘暴毀了苔絲的潔白之身,克萊爾的遠離則無情摧垮了苔絲的純真之心。在亞歷克再次糾纏,家境陷入絕境的情況下,雖然她也懷著渺茫的希望等待克萊爾的寬恕,但她最終的善良本性和犧牲精神促使她選擇了屈服。
克萊爾回頭,當苔絲發(fā)現(xiàn)他與自己無法重新團圓時,達到了絕望的極致。她把一切都歸為亞歷克給她帶來的失貞,于是殺了他。
血跡的殷紅,成全了苔絲和克萊爾最終快樂的幾日歡聚。苔絲的悲劇是美麗的,愛情最終還是綻放了,沒有任何畏懼。苔絲美麗地離開了人世,有了克萊爾最終的陪伴,她對世間應該沒有什么詰責了。愛情大過天,雖然只是一場亂世浮生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