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人都生就一副千回百轉(zhuǎn)的歌喉。所以,才有人長歌當哭。
——題記
臨江仙
這一曲,唱給屈平先生。
在相當多的畫家筆下,你都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是楚之棟梁、柱石。長髯掛頸,一縷蒼須隨風而動,一襲白衫衣袂飄舉,清癯枯瘦,古貌古心?;蚴峙鯐硇幸鞯缆分g,或孤憤欲絕投袂于汨羅江畔?!滓虑湎啵?/p>
那個年代。朝無將,野無相——昏君、弄臣、奸妃、小人,苛政淫風,縱欲驕奢。土地傷痕處處,滿目瘡痍。戰(zhàn)爭如同烏云一般不見縫隙,所到之處,魑魅魍魎遍地橫行,尸橫遍野,血流千里,白骨熒熒成丘。困苦已極,天下百姓竟易子而食,折骨而炊!
楚懷王。還有你。就相逢在那里。
靳尚,子蘭,鄭袖。聒噪的喜鵲,興奮的青蛙。此時此刻,爭權(quán)奪利的游戲里,紛紛現(xiàn)了丑態(tài)?!l知道他們的各自肚腸?
小人。佞臣。煽風點火。在讒言里大把大把地澆油,恨不能陰風來助之,鬼火來點之。那些卑下的蒼蠅,通通聚了來,分一杯羹,偷一回腥。楚懷王,本不英明。更何況身登九五,著了帝王的冠冕?于是,昏庸的君王心中翻江倒海,步入了精心的設(shè)計,某個被他人鐫刻下來的念頭,載浮載沉。從懷疑,到警惕,到防范,到疏遠。一步步,一分分,當初的親密,寸寸抽離。
他們詆毀你的時候,你在干什么?跋山涉水,鞍馬勞頓,風塵仆仆地四處奔波,把楚國的被動局勢生生逆轉(zhuǎn)。耿耿忠心,竟敵不過弄臣奸妃的竊竊私語么?
流放。此時的形勢,已經(jīng)是見雨的天空,片刻驚雷炸響,便是滂沱大雨,滾滾待澆。頃襄王二十一年,秦軍攻破楚都。第二年,你來到汨羅江。三千弱水,一朝忠臣,從此埋葬。為國、為民、為天下——又能怎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你失望了。于是青山薪柴一并毀去,再無轉(zhuǎn)圜。漫漫修遠的路途,終止于一條滾滾江流。你的死,是暗夜的梟鳥,唱著報喪的歌——曲曲相連。“賢愚顛倒、忠奸錯勘。忠信賢良憤如丘壑難填,亂臣賊子卻是萬福齊天。為何世事皆如此?問罷碧海問蒼天!”
是的,你是忠臣。忠,愚忠。
“楚懷王,忠臣跳入汨羅江?!峨x騷》讀罷空惆悵,日月同光。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閭犟,為甚不身心放。滄浪污你,你污滄浪!”
一首《殿前歡》,把你的愚忠淋漓寫盡。
何苦將那尊貴的身,殉了昏庸的君王?為他死,為他活,他想起來,不過都是君臣一場。憤懣,不平,委屈,怨恨。因為孤憤,因為得不到信任,所以身投羅淵,重陽之日,墜了江?有人說,你是因為楚國將滅,所以心生死志;有人說,你是因為心系天下,所以身投大江。不不不。愛國詩人,你愛的應該是國,是天下,是百姓!既然如此,為何不留了有用之身,朗朗乾坤下,再作一番努力?楚國雖然必破,然而國家畢竟是種政治體制,你最該愛的,應該是百姓。百姓雖然卑微,未必不能領(lǐng)略到你的拳拳之心。百姓的國,是一曲攝魂奪魄的歌,離了你,如何唱得下去?
你的死不值得。身殉帝王?世上的帝王一撮一簸箕,而屈原,唯你而已。以身殉國?你是天下百姓的精神領(lǐng)袖啊,黑暗中的那點光,怎會舍得熄滅?百姓愛戴的是你。不是那個帝王,也不是那個朝廷。難道連這一點點的精神寄托,你也吝于給予?
再說,難道你所能做的,就只是以死明志么?星耀八方的浪漫主義詩河,自你因不甘和怨苦所作的《離騷》而源遠流長。你怎么就斷定,你的筆不堪負載,再無法譜出振奮人心的熱血之歌?你怎么就斷定,你的心不堪負載,再無法在這人世上輾轉(zhuǎn)片刻?你怎么就斷定,你不堪負載,唯有以死為槌,才能奏出愛國鼓的最強之音?一腔熱血,唯有用這種方式,才能盡情表達?
你怕了。你在逃避。國破家亡的悲劇你目不忍視。摧肝裂膽的悲痛你心不忍嘗。于是你遁入黃泉,在九泉之下做你的鬼雄,世間之事,永不再管。國破便破,家亡便亡——我已死了,與我何干?
別人污了你、誤了你,你就連自己一并毀去。世人皆濁,唯你獨清。你是這樣看待自己的么?沒錯。你清,因為你在最后,不肯兼濟天下,卻只獨善其身。
屈平先生?!捌磳⑶f同胞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份熱血您不是沒有,為何卻不敢做那個精神領(lǐng)袖,用自己的筆去書寫您用死書寫的長歌?薪柴之前,需有青山啊!
您不是獨自一人。既然如此,又何必與孤憤在泉下攜手而行?
有人說我不懂歷史,不懂你;有人說我不該站在現(xiàn)代人的立場上來批駁你;還有人說,我不理解“死”在一個時代擁有的高尚意義。他們說的這些,我的確不懂。我只是為你惋惜——痛心之余,唱一曲挽歌。
這曲臨江仙,我唱給你。希望聽見你的心思,自黃泉幽杳處颯颯而來。
念奴嬌
這一曲,唱給那些女子。
女子。多么沉重的稱謂。
那些風雅的女子,從云端俯視,俗世塵囂,不屑沾染。眉,眼,分分明明。她們的言行像政客的許諾,虛無,縹緲,捉摸不清。是一首詩,蘊藏了無數(shù)的典故,見識淺薄的人無法解讀。這些女子,或湮滅在古往今來里風化成沙,籍籍無名,只在民間傳說中覓得一隅借居:或寂寞而終,留下千古艷名,身后還令無數(shù)才子詞人們津津樂道,在筆鋒下流轉(zhuǎn)出一曲一曲風流云散的傳奇。她們聰慧溫雅,懂得用尺度丈量自己的行為,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她們玲瓏剔透,知道隱匿在別人的身后,鋒芒絲毫不露。相對于氣韻悠長的歷史而言,這些女子不過是瞬間隕沒萬萬千千的浮生之一,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墒窃僭趺慈跣。瑢訉盈B疊的蚍蜉聚攏,仍是可以撼動大樹參天。她們的存在,是朱紅的印痕,在歷史的眉際點出一顆朱砂痣,縱然紅塵繾綣,也無法抹去那般疏落的流霞。因為歷史是一桿扭秤,最些微的改變,也會被無限放大。
古代女子的命運大都不幸。再怎么聰慧靈秀,也會被情字所牽累——十年衾枕承恩,一朝棄如敝屣。從詩三百《衛(wèi)風·氓》中那位溫婉素雅的女子,到《琵琶行》里逆來順受的琵琶女;從荊衩布裙的農(nóng)婦,到寶馬香車的妃嬪。年長色衰,于是便如同白羽扇,秋色漸濃時決然丟棄。轟華燦爛到極致之后,水流花靜。
男尊,女卑。這種守則之下,連黑白都顛倒。掌天下之事的男子,枕邊人也要分三六九等。女子的地位根本得不到尊重——“妾通買賣”,這樣一個簡單的詞語,背后涼意徹骨。每一個字后面,都跟隨著一大堆不幸福的女子。
所有的女子似乎都有一雙風吹不展的愁眉。無貌無才無德,找個平庸的人相守一生,才是最完美的歸宿吧。獨守宮墻的三千佳麗,為了一個人,個個翹首企盼,光陰流逝里容顏相待老;崔鶯鶯為情固守,換來的卻是張生的負心薄幸;杜十娘為李甲贖了自己的身,最后卻還是隨著一箱珠玉化為煢煢白骨……悲劇,悲劇。大多是悲劇。司馬相如、卓文君這樣的才子配佳人畢竟少有(何況后來司馬相如還有些冷淡卓文君)。很多女子為愛幾乎付出了全部,卻完全尋找不到對等的感情。
而一不小心成為亡國之君嬪妃的女子更倒霉,她們除了要忍受深宮生活之外,還要背負千古罵名。
花蕊夫人。將卒的集體投降,令她被俘?!熬醭巧县Q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這首亡國詩,生生羞退天下須眉。不動聲色卻犀利異常的鞭子,在變節(jié)者恬不知恥的茍安中當頭抽下。一個久居宮闈深處的舊國寵妾,亡國之后已是失去了托身的依靠。當她被新帝召見、綺麗的裙裾迤邐過幽暗的回廊時,面容波瀾不驚,或許心里正翻江倒海。然而面對新帝、被斥為“亡國禍水”時,卻仍是從容自度不卑不亢,曼聲吟出這首自辯詩,剎那間脂粉褪盡、劍骨凜然。那種深沉憤懣而決絕悲痛的感情,是裹在紅綃里的一柄劍,風雷聯(lián)袂,擊破君王的斥責,一點顏面不留——
明明是男子貪生怕死、縱情聲色,為何要女子孱弱的雙肩一力承擔?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那些污穢的、骯臟的千古罵名,急急忙忙推了個一千二凈,統(tǒng)統(tǒng)留給女子去背負。若不是她的妖嬈魅惑,怎么會荒廢了國事、夜夜笙歌?若不是她生得太美,又怎會引誘得我醉生夢死?——真是道貌岸然的風流名士!一時為女色所誘,但是,名士自風流么,這又有什么了不起?要罵,就罵那些禍國殃民的妖姬!都是這樣的賤人!無端誘惑帝君,結(jié)果,國破家亡。人人咬牙切齒,對這些禍水之源恨入骨髓。
軟玉溫香聞足了的名士們卻在暗處牽動起了嘴角。女子,真是最好的玩物,最稱職的替罪羊。玩夠了順手扔掉,對那種幽怨乞求的目光視而不見。你對我還有情么?那么,就請你……作為我墮落理由的最佳容器吧!美人禍國……這不是古往今來最無人質(zhì)疑的真理嗎?陳后主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真成了歷代君王亡國的經(jīng)典借口。
然而真的是女子的錯么?她們沒有一個人懷了自身的惡意,對男子的欲望進行最卑鄙惡毒的蠱惑。更何況,這根本不是江山美人二選一的難題。沖關(guān)一怒為紅顏——偌大的罪名,當頭扣下!
褒姒,西施,楊玉環(huán),陳圓圓……哪一個的身上,不是著了厚厚的污泥?要怪,便怪你們生得太美。美到極致,就成了一種罪惡。
還有另外一種不幸福的女子。
像秦淮八艷。風月場里,覓不得真心。那些風流才子們,嘴上與青樓女子們互訴衷情、兩相唱和,然而骨子里,又有哪些人把她們當作紅顏知己?心里其實早存了一份鄙薄。——青樓的女子又怎能和家里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相比?對青樓女子的追逐,只不過是尋求一場刺激的風流韻事。
馬湘蘭與王百谷的終身之約被男方的功利心徹底毀棄。吳梅村搪塞與卞玉京的婚事,令她心灰意冷,出家為道。柳如是與陳子龍談婚論嫁,而陳子龍竟然在此時納妾。冒辟疆與董小婉,看似相敬如賓、才子佳人……可董小婉,也是姬妾。舉家逃難時,罵董小婉拖后腿的,又是誰?病時對董小婉呼來喝去、頤氣指使的,又是誰?在與董小婉的戀情中給陳圓圓寫詩作文的,又是誰?
免不了被情字牽累。掙不過,躲不脫。
然而就算這樣,女子里也從來不乏巾幗英雄、不乏那些為自己奮力一搏的如玉豐姿。有飛劍橫空的妮蛔將軍,還有驚殺世人的一代才女——黃月英在丈夫身邊出謀劃策,花木蘭把巾幗裳換作征戰(zhàn)衣,李清照的華詞麗句篇篇橫絕于世……
可是讓我佩服的還有柳如是。山河將傾、天地崩摧的朝代更替之時,居然還能保持那樣的氣節(jié)和風度。與錢謙益相約在西湖投湖殉國。但是錢謙益,卻推說湖水太冷,自己體弱不耐,改日再來。
——這就是大學士的底線。這個牌坊,誰得到也冠冕堂皇。
所謂文壇巨擘,也不過是貪生怕死沒有氣節(jié)的膽小鬼。軟弱而卑怯的人品,就算是文如風行水上,就算是為她修筑絳雪樓,也配不起一代名妓那剛烈而決然的情感,(雖然柳如是不敢離開這位靠山)。在錢謙益降清的當天,柳如是身穿象征“朱”的紅衣為他送行,讓當時在場的名士們無地自容——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連在紙上嘆興亡也不曾敢過。
柳如是掀起了一場紅蓮之火。唯有這充滿了殺伐之氣、劍意熒熒的緋紅,才配得上這位奇女子。是這樣一種形象吧……殷殷如血的映照下,火氣迸發(fā)燃破。衣袂翩飛、鬢發(fā)飄揚,臉龐明艷不可方物,然而神色卻是異常的冷凝與淡漠。眼中的嘲諷愈發(fā)濃郁,神光離合間如同最攝魂奪魄的刀鋒,柔柔的刮過每個人的面容,直刮出了血。
誰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那些女子啊。就算當時她們的眼橫波閃寒星,心筆兩生花,千古的風流,也早被雨打風吹去。然而在光陰的流矢嗖然劃過的時候,破空而去的聲音卻不只是一場風月流轉(zhuǎn)。這聲音,是綠珠墜樓時翩然舞下的羅裳;是木蘭座下玉驄踏近的鐵蹄;是杜十娘沉入淥水的百寶箱……—時間波浪滔天洶涌而來。落魄成書,這是她們逃也無法逃離的樊籠??墒菤埢〝×?,老樹枯藤,都自有一番風月相隨。
這曲念奴嬌,我唱給你們。希望你們的嘴角,能夠牽連出一個個云淡風輕的微笑?;蛟S你們并不傾國傾城,但是我再也找不到比這更美麗的表情。
定風波
這一曲,唱給我自己。
因為年少,所以尚可放縱輕狂;因為年少,所以尚可揮霍青春;因為年少,所以尚能無所畏懼。所以縱筆長吟,且博一笑。歌曰——
筆底何端起波瀾?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奈何胸中有狂意,不懼!且話短長。
一詠三嘆。長歌當哭,愿你們一一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