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智者問影子“人行走你也行走,人坐下你隨即坐下,你為什么不能設(shè)身獨立,非得跟著人轉(zhuǎn)呢?”
影子說:“因為我有所依賴。我依賴的東西,如蛇的游動要靠腹部的鱗斑,鳥的飛翔要靠矯捷的雙翅,太明亮我不會出現(xiàn),太黑暗我又會消隱。我是活在半明半暗之間的呀!”
于是智者大悟,世間的一切,丑也好,美也好,皆有所依賴,“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亦是如此吧。
曲與直
第一節(jié)物理課,我印象深刻。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段弧,問我們,是直線還是曲線。我們都說,是曲線。他就再將弧分成若干個細(xì)小的線段,指著其中一截,問我們,是直線還是曲線。我們都說是直線。
可見曲與直,本是難以界定的,因為曲直無定。即使我們每一步走的都是直線,連綴起來,可能就是弧了。那么,當(dāng)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又怎么知道走的是直線還是曲線呢?這就需要參照物,人生的參照物可以是理想,道德,或者真、善、美。
選自《思維與智慧》200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