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過印度。的確,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濃縮著一個偉大民族和文明古國數(shù)千年的燦爛文化。無論國際政要還是普通游客,但凡來了印度,哪怕日程再忙,都要擠出時間去瞻仰一下這座舉世聞名的愛情豐碑,一個為世人因愛情而朝拜的圣地。
泰戈爾說過,泰姬陵是“永恒面頰上的一滴眼淚”。一個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血肉相連著一個凄美的故事。阿姬曼·芭奴,這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沙杰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真正足三千寵愛于一身。不論中外,紅顏自古多薄命,泰姬因生孩子難產而死。死訊傳來,沙杰汗竟然一夜白頭,再馳騁縱橫的帝王也終有脆弱無力的時候,可以在揮手間令萬眾臣服,卻留不住枕邊水樣的溫柔。一個悲痛的丈夫,動用了皇族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耗無數(shù)錢財,為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
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歷時22年,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整個陵園長576米,寬293米,占地17萬平方米,坐落在朱穆拿河的岸邊。遠望泰姬陵,就像童話里的瓊樓玉宇,如夢如幻地屹立在藍天白云下,讓人難以忘懷。陵園正中間是一個美麗的正方形花園,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水池的盡頭便是陵墓。陵墓用潔白的大理石砌成,頂端是巨大的穹形圓頂,穹頂?shù)捻敹耸且蛔鹕男〖馑?,四角還矗立著高達40米白色大理石的三層塔,莊嚴肅穆,在清澈的水池中形成無比圣潔的倒影。中央墓室放著泰姬和沙杰汗的兩具石棺,上面寶石閃爍,似乎在向游人訴說著那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泰姬陵建筑集中了印度、中東及波斯的藝術特點,整座建筑形體雄渾高雅,輪廓簡潔明麗。
早中晚不同時間去看泰姬陵,景色時時不同。因此,泰姬陵恐怕是世界上惟一一個早中晚游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了。每天朝霞初起時,一輪紅日伴著亞穆納河裊裊的晨霧,泰姬陵自香夢沉酣中蘇醒,靜謐安詳。
中午時分,泰姬陵頭頂藍天白云,腳踏碧水綠樹,在南亞耀眼的陽光映襯下,更出落得光彩奪目。傍晚是泰姬陵最嫵媚的時刻,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隨著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終回歸成銀白色。在月光的輕拂下,即將安寢的泰姬陵清雅出塵,美得彷佛下凡的仙女。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為泰姬陵的光彩被續(xù)寫,光陰輪回,代代不息,只為人們心中那一點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幾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泰姬陵折腰,寫下無數(shù)動人的詩篇。但是當你真正站在她面前時,才會深深體會到,泰姬陵之美,原來是任何文字都無法書寫的。那么,請你來泰姬陵,在這方讓世人因愛而朝拜的圣地上,續(xù)寫屬于你的愛情故事。
選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