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鄭國人,想到集市上買雙鞋。他先在家中用尺子量了腳,而到了集市上,才發(fā)現(xiàn)忘了帶尺子,于是再趕緊回家拿尺子,返回時集已散,結(jié)果鞋子沒有買成。于是別人恥笑他,說他只相信尺子,而不相信自己的腳。實際上,這都是表面現(xiàn)象,誰也不會想到他這樣做的20個真正原因——
1、賣鞋者是個有潔癖的人,他賣的鞋絕不允許顧客試穿。這個鄭國人除了回家一趟別無選擇。
2、鞋子有一層包裝,如果拆了包裝就沒法賣了。鄭國人回家拿尺子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3、賣鞋的那個地方地面非常臟,也沒地方坐,實在是不方便試鞋,他只好作罷。
4、這個鄭國人腳上穿的鞋子底郎有個破洞,他怕賣鞋者笑他寒酸,便不肯將舊鞋脫下,所以也就沒法試穿新鞋了。
5、這個鄭國人有嚴(yán)重的腳臭,他知道如果一脫鞋,會把別人熏跑的,所以還是決定不脫了。
6、他仔細(xì)看過鞋后又不想買了。但由于挑了大半天,他怕賣鞋的人不高興,便以回家拿尺子為借口溜之大吉。
7、那個賣鞋的人是個年輕而且性感的女性。他多跑一趟無非為了多見她一次,跟她套套近乎。
8、他的腳不慎骨折。治療時,被庸醫(yī)連鞋子一起包扎起來了。他不是不想試穿新鞋,而是舊鞋脫不下來。
9、他覺得那雙鞋子太貴了,他謊稱忘了尺子,而不肯掏錢買,只因為想等集市將散時,賣鞋的老板能降價處理。
10、他這次出門需要買很多東西,其中包括一只活雞。他回家拿尺子既可以量鞋,還可以當(dāng)繩索來捆雞。
11、那個尺子上有個不能被妻子知道的秘密,直到買鞋時方才想起尺子忘在了家里。他惟恐被妻子發(fā)現(xiàn),便趕緊回家去拿。至于買鞋,根本就無關(guān)緊要。
12、他的尺子非常漂亮,是用最為名貴的材質(zhì)制成的,他堅持趕回家拿尺子來,是為了顯擺顯擺,根本就沒拿買鞋當(dāng)回事。
13、他的腳氣很嚴(yán)重,當(dāng)時還在化膿流血,他若試鞋豈不弄臟了新鞋子?他不試穿說明他還知趣。
14、這個鄭國人剛做了腰椎間盤手術(shù),腰上帶了護板,平時穿鞋全靠妻子幫忙,所以他根本就沒法彎腰,也就沒法試鞋。
15、賣鞋的人非常固執(zhí),地上的一大摞鞋子他非得按順序來賣,而這個鄭國人又不想要最上面那雙,于是他借口回家,消磨一些時間,為的是買下面的那雙。
16、其實他不是特別想買鞋。他到集市上來,寧可多走一些路,不為別的,只是為了散散心,或鍛煉鍛煉身體。
17、這個鄭國人也是個賣鞋的。他來到集市上的目的是做市場調(diào)查,根本就不是買鞋。
18、賣鞋人的旁邊有個很漂亮的女孩子,他故意出洋相,企圖引起她的注意,讓這個女孩子認(rèn)為他有幽默感,從而記住他。
19、他買鞋這件事本來就不是一次買與賣的交易,而是這位鄭國人搞的“行為藝術(shù)”。
20、他這個人很喜歡搞惡作劇。這天到集市上來,并非為了買鞋,而是存心拿賣鞋的人“找樂兒”。
選自《中外讀點》200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