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下班回來時抱了一束花,小小的一束,五六朵而已。
我愉快地把它們插進長頸的花瓶中,一邊為花朵噴水,一邊細致地端詳,驚喜中發(fā)現(xiàn)了一朵未開的蓓蕾。那花骨朵兒婷婷玉立著,清淡的粉色暈染開去,與其他鮮紅的、怒放著的花朵相比,那不勝嬌柔的模樣,如同一個不施粉黛的小女子,靜靜地站在熱鬧喧囂的世界中。
期待的氣息緩緩升起,這正是我想要的。我想母親也是如此,所以才將未開的蓓蕾帶回了家。
我從此忍不住天天去造訪她。三月的陽光可以毫無保留地穿過窗戶,精心地為花瓣兒與葉片鍍上一道似有似無的金邊,靜謐而漸起暖意的微風(fēng)將樓下孩子們肆無忌憚的歡笑聲送入耳畔。我獨自趴在花瓶前仔細傾聽,希望捕捉到花朵成長中的絮語。
川端康成先生告訴我們,有些花兒即使在沉寂的夜里也是不眠的。如此說來,在富于生機與活力的白晝,花朵應(yīng)該攢足了力氣,更加發(fā)奮地生長吧!所以在看花兒時;我不僅能將學(xué)習(xí)上的煩惱與生活中的瑣事拋于腦后,盡情體驗片刻的怡然自得,而且隱隱地覺察到胸腔中某種躁動而焦灼酌情感,帶動著心臟加倍地跳動。
三四天過去后,蓓蕾的顏色稍稍變深了一些,頂端似乎也微微裂開了一條細細的縫隙,像是新生兒迫不及待地張開幼小的嘴巴,想要向世界宣告她的誕生,卻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我忽然想起在書中讀到過的一句話:“有些花,是未開的蓓蕾,但不是每一朵蓓蕾都能夠開花,它也許會成為永遠的蓓蕾?!?/p>
這句很無奈的話最終得以印證,那未開的花骨朵兒終究沒能恣意地展現(xiàn)出它本該擁有的魅力與炫目,屬于她的時間定格了。
一星期后,花瓶又一次空了。輕輕拿出“水遠的蓓蕾”時,我禁不住有些失望與傷感。期待落空時的難言痛楚,想必很多人都有所體會且能夠理解。但這一星期以來,在等待的日子里,那些寧靜與不安,那些洋溢在每一天的充實,足以讓我展露出愜意的微笑。
我們的一生中有多少等待?等待一封沉甸甸的家書,等待一位久未謀面的老友的造訪,等待愛神毫無征兆的光臨……很多時候,等待毫無結(jié)果,或者結(jié)果不能令人滿意,這是讓人悲戚感傷的。然而,在等待的過程中,明天,后天,漫長的未來,都充滿了閃光的希望,是莫名而強大的動力推動著我們憧憬、執(zhí)著地生活,這未嘗不是一種別有滋味的人生經(jīng)歷。 《等待戈多》中有一句話,大意是:被等的人遲遲不來,苦壞了等待的人。我想等待有時也是一種快樂和幸福,比如等待花兒的悄然盛開,等待美與奇跡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