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我才開始收拾書架。我決定把所有多余的書剔除干凈。
整個工程很復(fù)雜。仔細(xì)一看,書架上擺的書毫無規(guī)律,雜亂無章,從一層到四層,包含的書無所不有。初中的一系列課程參考書,各種練習(xí),舊的課本,零零散散地還散落著幾大疊試卷,地圖冊、音樂CD、舊報紙、一年前的中考報名資料、藥、銹蝕了的鑰匙等各種雜物,當(dāng)然,還有文學(xué)書籍。
我在這2米多高的書架前仰視了—會兒。我并沒有汗牛充棟的滿足,雖然書很多,有很多卻大可不必,甚至于那些平俗的雜物也在侵犯我的精神領(lǐng)域一這樣的事情生活里應(yīng)該有很多吧?突然覺著相當(dāng)浮躁,想把所有書霎時拋出,撒手不管;既而又對自己相當(dāng)不滿,畢竟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我放的,除了少數(shù)是父親的插手外。
“簡直不是書架!”我這樣想著,自怨自艾地動起手來。第一層,英語、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中考前用的各種教輔如今還歷歷在目。隨便抽出一本,翻開一頁,九成新!我于是就覺得不是滋味了,一年前花了近千元錢買的被看做是打贏中考這場仗的錦囊妙計,如今已閑置在家,況且我看當(dāng)初它也沒有發(fā)揮它的作用,否則它的容顏怎會這般嶄新?這件行為近似于華奢與低俗,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圣經(jīng)收藏在書架等著它腐爛,也好思考上帝是否與你同在?!暗民R上把這些家伙弄走,賣給那些以重量衡量書的價值的老頭!”我憤恨地想到。
第一層里,除了教輔,還擺放著平時常看的文學(xué)作品,以五四時期的散文和外國的小說居多,近幾個月又多了好幾本流行小說,把原先的作品位置全換了,這似乎也可以反映中國文學(xué)的走向了:時尚的東西總是被人接受的多,經(jīng)典卻少人問津,像韓寒、郭敬明這一代后輩激起的風(fēng)波,不比老作家的小啊,只是那風(fēng)波是福是禍還得讓歷史證明。
來到第二層,一打泛黃的報紙,上面的日期最早的是2004年x月x日,占了半塊面積,旁邊最底下放著一個文件夾。厚!文件夾上放著試卷,試卷上放著的還是試卷,試卷基本已發(fā)黃,有被蟲咬過的痕跡,手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細(xì)菌的存在,癢!我打開文件夾,猜猜里面有什么?仍然是試卷。那些試卷是去年中考時,由于教育“新改革”,增加了一份評分方案:每個考生建立一個個人檔案袋,把各科最優(yōu)秀的考試卷,最出色的作業(yè),各種獲獎資料放在里面,以展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便憶起那一段日子,為了這份檔案袋,我重做了多少次作業(yè),讓老師重批;我翻箱倒柜搜出多少張試卷,才把分較高的試卷找到;我從網(wǎng)上下載多少主題、圖片,才把檔案袋封面、插頁整理好。我心里一半辛酸,一半無奈。這個“教育革命”的誕生物,我如今對它抱有多少的厭惡,外表浮華的東西總經(jīng)不住考驗,據(jù)我所知,這東西只在老師辦公室里呆了一天,就一直在我的書架霸占著一隅之地,但時至今日!它們,連同那些過期的舊報紙,也要送到老頭那去,雖然報紙比書要便宜些。
第三層的東西比較時尚,周杰倫的CD共六張,不過很遺憾,正版的只有一張,這也是我作為一個杰迷的慚愧之處,不過看到那些動輒十幾二十元的書,大概也可以理解了。整個書架的書加起來,約合一千多元,不免讓人感嘆如今貴莫大于書!其他還有JAY的寫真集,《今古傳奇》等各種雜志。我懷著對當(dāng)今樂壇惟一讓我傾慕的歌手周杰倫的贊賞,斷然決定把它留在這里,再把一些自認(rèn)為無聊的雜志丟掉。
如此,從一到三層的書就清晰可辨。我抬頭一看,再往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堆著的都是文學(xué)作品,我不以為意。第四層,頂層,那個高度我踩著椅子才能夠著,厚厚幾本《詩經(jīng)》、諸子散文、唐詩宋詞,由于久久無人問津,已蒙上了薄薄的灰塵。
看來,我是要重新審視我的書架,也要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