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毛澤東同為中共三大秘書
2006年5月24日,國家形勢網(wǎng)發(fā)布了《中共中央領導機構和人員歷史沿革》一文,把中共一大至十六大的領導機構和人員全部列出。在這份名單中,有一個叫薛世綸的湖南桃江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史上,他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夜空。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中共第三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領導機構,中共第三屆執(zhí)委時間為1923年6月至1925年1月。
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代理委員長:張國燾。
委員: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譚平山、羅章龍、王荷波。
秘書:毛澤東、(后)羅章龍、(后)薛世綸。
會計:羅章龍、(后)王荷波、(后)薛世綸。
除了薛世綸,這些名字都是一些耳熟能詳?shù)闹泄矚v史上的著名人物,那么,薛世綸為什么后來幾近銷聲匿跡?
薛世綸,又名叔琴、世堪、行侯,1898年出生,湖南省桃江縣武潭鎮(zhèn)石橋村人,1920年與周恩來、趙世炎、李維漢等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底去蘇聯(lián),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chǎn)主義大學。1924年回國,曾任中共三屆執(zhí)委秘書,并擔任會計,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宣傳部長等職。1927年5月馬日事變后,自行脫黨,回鄉(xiāng)教書,1961年在家鄉(xiāng)病逝。
1923年底薛世綸被派去蘇聯(lián)留學,因工作需要,學習尚未結束,就奉命回國,調(diào)到中共中央工作。與薛世綸同去蘇聯(lián)留學的鄭超麟,福建人,曾任中央宣傳部秘書,后任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他在《鄭超麟回憶錄之三》中寫道:
暑假未過完,我就奉了回國命令,同時回國的,有彭述之、陳延年、汪澤楷、薛世綸……
薛世綸來泰安??次覀儯雅闪斯ぷ?,做中央主席團秘書;汪澤楷已經(jīng)到安源去做工作。薛世綸以秘書資格通知我們新派的職務。延年去廣東當區(qū)委書記,我留在上海,在中央宣傳部里做事情。
由此可推斷,薛世綸繼毛澤東、羅章龍后做中共三屆執(zhí)委秘書,是1924年夏至1925年1月。在此期間,他還兼任中共第三屆執(zhí)委的會計。
他曾動員徐特立在革命低潮時入黨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的前身,它的成立時間早于中國共產(chǎn)黨,薛世綸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團中央做過工作。1923年3月16日,周恩來在《我們站立在共產(chǎn)主義的統(tǒng)一旗幟下——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一信中寫道:“開會時同志趙世炎為主席,同志任卓宣、薛世綸、趙光宸、穆清四人為記錄,四日大會如此未變?!痹鴧⒓舆^南昌起義的陳光烈,他在《奔向南昌》回憶錄中寫道:“我想起一九二三年七月我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舉行宣誓的時候,主持宣誓的薛世綸同志手揚著‘C·Y’(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簡稱)的紅旗,向我們說:‘在今天國內(nèi)外的形勢下,我們參加革命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也好,共產(chǎn)黨員也好,不一定能看到共產(chǎn)主義革命的成功,只有犧牲自己的血肉,才能喚起革命的勝利?!氲竭@里,自己覺得增添了不少勇氣?!?/p>
徐特立是著名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教育家,也是毛澤東的老師。說起來,徐特立走上革命之路,與薛世綸還有點關系。著名的共產(chǎn)黨人李維漢,也是徐老的學生,擔任過湖南省委書記。他和薛世綸是湖南第一師范同學,又曾一同赴法勤工儉學,兩人交情甚厚,曾有書信往來。據(jù)他回憶,1927年,他曾派當時擔任湖南省委委員兼宣傳部長的薛世綸做過徐老入黨的工作。徐老能在革命低潮時入黨,這在當時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所以毛澤東對徐老十分敬重,曾為他寫下一段名言:“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xiàn)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毛澤東寫信希望他“繼續(xù)努力,時惠好音”
新中國成立后,薛世綸先后在桃江縣、安化縣從事教育工作,并當選為湖南省政協(xié)委員。1950年初,著名畫家、薛世綸湖南第一師范的同學高希舜,多次來信催他去北京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擔任益陽縣廣威中學校長的薛世綸,給舊友毛澤東主席去了一封信,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況。信是1950年4月19日寄發(fā)的,沒想到,毛澤東是個十分念舊的人,僅僅20天時間,即5月10日毛澤東就給他寫了回信。
世綸學兄:
四月十九日來信收到,感謝你的好意。吾兄從事教育工作極為有益,尚望加強進修,繼續(xù)努力。風便尚祈時惠好音。敬頌教祺不一。
毛澤東
一九五○年五月十日
據(jù)如今尚健在的薛世綸兒子薛郁華講,毛澤東前后給他父親來過三封信,20世紀60年代,父親的兩個學生來到他家,母親將毛澤東的信交給那兩個學生了。1985年,湖南省黨史辦將另外一些珍貴黨史資料征集走了。
(責任編輯 謝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