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藝術(shù)博物館每年定期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館合作,舉辦大型文物展。今年九月,京、滬、澳三方再度合作,澳門藝術(shù)博物館聯(lián)同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相關(guān)機構(gòu),舉辦“乾坤清氣——故宮、上博珍藏青藤白陽書畫特展”,將明代畫壇頗具代表性的兩位大師——徐渭與陳淳的書畫作品作一次集中展示,展品容涵了兩位大師各時期的代表作,并有一部分為很少露面的書札和成扇。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陳淳、徐渭作品,數(shù)量之豐和品位之精,在海內(nèi)外博物館中居于前列,“乾坤清氣”特展薈萃了兩館(院)陳白陽、徐青藤的精品一百二十套合共二百九十八件,可稱是迄今為止最盛大的一次集聚。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青藤、白陽一雙名字的出現(xiàn),似是高高隆起的兩座峰火臺,屹立于16世紀視平線上,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相互照應(yīng)。他們以藝術(shù)生命燃點起的火和光,正好一前一后在遙遙地呼喚著張揚個性、滲透著革命精神的近代水墨新時代的來臨。
陳淳和徐渭是明代兩位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個性派繪畫大師,他們創(chuàng)立了潑墨大寫意花鳥畫風格,開拓出花鳥畫的新天地,在畫史上并稱為“白陽青藤”。青藤瓣香白陽,論者每訝其畫筆婉約處竟有過于白陽者,白陽縱肆處唐突青藤,畫史千年眷屬,上下一家,則青藤、白陽,二者也,一者二也。此次特展以“乾坤清氣”為名,句出元王冕《墨梅》詩:“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毙煳寂c陳淳均以水墨優(yōu)勝,展名隱括“不要人夸顏色好”一語。
適興
陳淳在畫史上屬“吳門畫派”一員,然而他在繪畫上不受其師文征明主體畫風的羈束,在花鳥和山水畫領(lǐng)域別成新調(diào),稱得上是“吳派”中僅次于沈周和文征明的第三號人物。尤其是他的花卉畫,聲譽超過老師文征明而成為繼沈周之后的大家。自陳淳之后,激起了水墨寫意畫系的波濤,成為花鳥畫史又一高峰期。
陳淳拓寬了花卉畫的表現(xiàn)題材,同時不為物拘,不受景囿,完善了間畫間題的長卷形式。這種繪畫形式以前在元堅白子《草蟲》卷中出現(xiàn)過,陳淳將它引申到花卉卷里,顯示出文人詩、書、畫的多方修養(yǎng)和才能。陳淳又提倡隨興漫筆,這種擺脫時空限制,主觀幻造理想花鳥世界的思維方式,使客體物象成為他抒發(fā)逸興的載體。另外,隨興漫筆——也就是“適興”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有助于筆墨的自由發(fā)揮,擺脫形似的束縛,盡情表現(xiàn)筆墨自身的意韻。
陳淳的花鳥畫將水墨寫意技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開辟出由小寫意進展到大寫意的途徑。自五十歲以后,他的筆法逐漸由整飭轉(zhuǎn)向率略,運筆在柔婉中加入方勁的筆勢,加快行筆速度,呈現(xiàn)清剛勁爽之氣,已脫出文征明的秀婉和沈周的渾樸而自具特色。
從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是一個飛躍,而由小寫意進入大寫意又是一個飛躍,陳淳在后一進程中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云生
陳淳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卓然超群,同時兼長山水,具有鮮明個性。他早期山水畫由其師文征明上追沈周和元四家,又有徐霖的影響。中年時期,將文、沈和元四家結(jié)合在一起,漸漸形成了率意放逸中顯現(xiàn)雅潤的格調(diào)。
陳淳山水畫的大變大致在五十歲以后。放逸不拘的性格,漫興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使他有意識地選擇了最便于表達個性和即興情緒的表現(xiàn)形式,即米氏云山和高克恭的變格云山;半隱的生活方式,閑云野鶴般的情懷,又使他傾心于元代畫家的氣格,追求平淡天真的意境,“重天趣而不在境界”,并將水墨淋漓的花卉寫意運用到山水畫中,筆法奔放率略,墨氣溺然酣肆,縱橫磊落。潑墨云山成為他晚年山水畫的主體風格。
詠歌
陳淳對詩詞有很深的造詣,詩風淳淡清麗,平易真切。有不少為記事抒懷之作,留傳最多的是題花卉詩,花容交融人情,借花抒懷,使花卉充滿感情色彩。如《墨花十二種圖》卷詠梅花云:“疏影孤山下,香魂庾嶺前。恐遭蜂蝶妒,開向百花先。”他的題畫詩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花卉形象的內(nèi)涵,同時他那縱放而又清逸的書法,又與瀟灑率放的繪畫筆法取得筆趣上的一致,益為畫面增加躍動俊發(fā)的氣勢。詩、書、畫三藝并美,顯示文人廣博的修養(yǎng)和才能,成為陳淳藝術(shù)的重要特色。
陳淳在書法方面亦有突出成就。他早年師從文征明,中歲后突破文氏門墻,書風大變。陳淳性格豪放不羈,故而崇尚唐李懷琳、五代楊凝式和宋代米芾等家“率意縱筆”的書風,中、晚年尤喜寫行草及狂草書,筆法迅疾道勁,頗具氣骨,偏于表現(xiàn)文人散逸的情趣,對于晚明浪漫書風的興起起著先導(dǎo)的作用。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和鑒賞家王世貞說:“枝山書法,白陽書品,墨中飛將軍也?!睂﹃惔镜臅ㄗ鞒隽撕芨叩脑u價。
陳淳為祝允明之后狂草書風的名家,故后人將他和祝允明、文征明、王寵并稱為吳中“四大書家”,后世并因其書法成就視之為明朝書法由中期向后期轉(zhuǎn)變的一個過渡性的關(guān)鍵人物。
墨戲
徐渭坎坷而悲慘的一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獨特復(fù)雜的性格,是產(chǎn)生其畫風的最主要原因,即表現(xiàn)為內(nèi)容上的強烈主觀感情色彩,或嬉笑怒罵式的警世喻人寓意,或憤激不平的內(nèi)心情愫傾訴;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標新立異,筆墨縱橫馳騁,風格狂放奇峭。
徐渭的畫受陳淳、謝時臣、陳鶴影響較大,兼取宋、元文人畫、禪僧畫。他描繪的花卉題材比較廣泛,藉課題的自然秉性來寄托主體的情感思緒,充分反映了他的心理和人格;尤喜畫花卉草木在凄風苦雨中的姿態(tài),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凇坝螒蛉松钡膽B(tài)度,常將四季花卉集于一圖,如題《四季花卉圖》軸云:“老夫游戲墨淋漓,花草都將雜四時?!?/p>
徐渭縱逸的寫意畫多融入草書的筆法,下筆縱橫捭闔,形成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墨暈形式美。他十分注重水、墨于紙質(zhì)的融合變化以及墨與筆的有機結(jié)合,創(chuàng)出既順其自然,又得以控制的潑墨法,使畫面形成以筆為主的骨氣,又產(chǎn)生多變的墨韻。
醉草
徐渭精通詩、文、書、畫,自評“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認為自己在文藝范疇的創(chuàng)作以書法成就最大。他縱逸的寫意畫法,多得益于書法,尤其是草書的筆法。明末張岱對徐渭書畫結(jié)合的特點曾作出恰當評價,在《跋徐青藤小品畫》中日:“今見青藤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崛略同……故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余亦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p>
徐渭個性豪放不羈,書法絕去依傍,但受米芾的影響最大,陶望齡《徐文長傳》云:“其論書主于運筆,大概昉諸米氏云?!痹甑馈缎煳拈L傳》亦云:“文長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拈L書決當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俠客也?!毙煳忌瞄L狂草,喜歡自比張旭,也神往公孫大娘舞劍器,故作書寓姿媚于拙樸,寓強悍于沉雄,筆畫道勁,結(jié)體跌宕,章法縱橫,追求瀟灑、脫俗,其狂肆風格與明代前期書壇的工致對比格外突出。
這個一生不得志的文藝天才,“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晚年窮困潦倒,郁郁以終,他的草書是個人情感的宣泄,不計工拙,點畫狼藉,氣勢懾人,似要將畢生才情及滿腔悲憤都寄托于扭曲的筆畫中,然而由此開啟了明末浪漫詭奇的書法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