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華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銅佛收藏專拍
此次參與拍賣的15尊明永樂(1403-1424年)和宣德(1426—1435年)年間御鑄的鎏金銅佛像來自斯比爾曼(5peelman)的收藏。這批寶光四溢的佛像乃藏族眾佛教的化身,曾作為饋贈到訪高僧的禮品,以及擺放在廟宇中供善信和僧侶參拜。從罕有程度、品質及保存狀況而言,這些佛像堪稱是拍賣史上永樂及宣德時期的最優(yōu)秀的藝術珍品。
永樂釋迦牟尼像是15世紀初明代早期體型最大、手工最細致的銅像之一,亦是最重要的永樂金鑄佛像?,F今僅存兩座保存完好的永樂釋迦牟尼佛像及獨立制作的蓮花寶座,其中之一就是這次專拍的這件極品,名為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另外一座外形相似但尺寸明顯較小的作品現藏于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此像預計成交價超越港幣6000萬以上。
斯比爾曼(Spee1man)的藏品中另一組令人嘆為觀止的佛像為明宣德鎏金鉬金剛舞菩薩立像一對。這一對獨特罕見之宣德金剛舞菩薩像,于宣德或永樂鎏金銅像中查無可以比對的相似作品。這對精美的菩薩像估價為港幣2000萬至3000萬。
與上兩件佛像的和諧風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永樂鎏金銅大威德金剛像。這尊佛像線條簡潔,以十六足踩踏排成四列的匍匐動物,周圍是印度眾神,全身有九頭環(huán)繞,其中最懾人的是其雙目暴睜、張嘴咆哮、鼻孔外張的怖畏牛首。這尊展示力量美的雕像預計成交額為港幣1800萬至2500萬。
明粹典傳——明代御制瓷器工藝品專拍
今次拍賣推出多款經典的明代(1368—1644年)御制瓷器及工藝品,其中的焦點當屬明永樂青花垂肩如意折枝花果紋蓋罐(1403—1424年),這件珍品來自歐洲貴族珍藏。元明時代的大蓋罐、絕大多數都缺失蓋子,能完整保留者實屬少見。唯一曾出現于拍賣會上完整帶蓋的例子、僅有曾在1967年6月的蘇富比倫敦拍賣會(拍品編號40)中亮相,現藏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MuseumOf Oriental Ceramics)的一組。此罐身繪有六款喻意吉祥的瑞果,象征多福多子、萬事如意。這件精致的藏品估價為港幣2500萬至3000萬元。
另一件手工同樣精致的珍品是明17世紀田黃石雕瑞獅紙鎮(zhèn),出自17世紀福建省漳浦縣雕刻大師楊王璇之手。這尊紙鎮(zhèn)是楊玉璇下《玉旋》款的獅形紙鎮(zhèn)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過200克,石質溫潤細膩、雕刻玲瓏細致,估價為港幣1200萬至1500萬。
成化宮碗被譽為中國瓷器史上最精煉純美的青花瓷器,也是御窯瓷器中最罕見精品之一類。在即將舉行的拍賣會上,將展示明咸化“青花纏枝黃蜀葵紋宮碗”。這件宮碗造型線條優(yōu)雅、胎薄輕盈、且釉光潔白厚潤。宮碗外飾起伏有致的黃蜀葵紋,四朵盛放的主花與掌形葉片相間有序,規(guī)整中不失自然、躍動,估價為港幣3000萬。
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重點推出“琺瑯彩西洋人物筆筒”
此次拍賣會的重點之一為“琺瑯彩西洋人物筆筒”。筆筒以琺瑯彩料繪出西洋人野外出游的景致,筆筒畫工精細,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是乾隆御制文房賞玩器的一件代表性精品。此筆筒畫風及所選用的琺瑯彩,與中國臺灣的故宮所藏的職貢圖瓶類似。拍品預估價為3000萬至4000萬港元。
中國書畫:齊白石及張大干作品依舊頂扛大旗
今季拍賣焦點之一是齊白石的《畢卓盜酒》。此畫作是齊白石好寫的人物題材,畫作特意由正面的譏諷,轉為曲筆的描寫,用畢卓“寧肯為盜、不肯傷廉”的行徑,暗喻貪污帶來的嚴重禍害。其表達看似屬幽默輕松,其實表達了深層的諸般無奈。在這幅作品中,齊白石畫大寫人物曾有過的奇縱氣、豪放氣、怪拙氣都沒有了,只留下平心靜氣,行筆如打太極,含蓄內在,質樸無華。此作品曾在兩個重要展覽中展出,一是在1987年于東京出光美術館舉辦的《養(yǎng)和堂藏中國近代書畫及清朝陶瓷展》,另一個則是在2002年于中國臺灣的國父紀念館舉辦的《齊白石的世界》展,此畫作估價為80萬2120萬港元。
紅梅喜鵲乃民間討喜的題材,均寓意吉祥,若添喻壽而彌堅的奇石,則格外受人歡迎。白石老人賴賣畫維生,自然洞明個中關系,兼且花鳥題材乃其專長,寫來游刃有余,別具韻味。本幅《紅梅雙喜》寫一雙喜鵲,一立于石上,彎身曲首,目視下方的梅花;另一半身隱于石后,眼瞪同伴。梅花繞石成圈,枝丫布置取疏簡舍繁密,綴以紅梅數點,隨枝干蔓延伸展于不同角落,其色艷如火,帶引色彩遍布畫面,但在嬌縱中又不流于濃俗,此作估價港幣50萬至70萬。
張大千自敦煌歸來,三載研習壁畫積累的收獲大大豐富了畫家的藝事發(fā)展,在人物題材方面的仕女畫更奠定了他日后逐漸形成的獨特風格。本幅《碧桃長春》中的仕女正好顯示了上述特質。仕女開臉豐腴飽滿可見唐人畫風的痕跡;本幅寫于1946年夏,寫畢一直伴隨。直到1951年夏,自印度大吉嶺返港小住,為賀同鄉(xiāng)友人龔善百五十壽誕,方檢此加題以奉。本幅寫于舊發(fā)箋上,發(fā)墨現色效果甚佳。藏者后攜此居住國外,保持原裱舊框達半世紀,作品光彩煥然,品相良佳,珍之重之,可見一斑!此珍貴作品的估價為180萬至250萬港元。
黃賓虹筆下人物,無論山齋閑話或溪上泛舟,皆人小如豆,出諸草草,點綴而已。本幅《松崖舟讀》圖行筆雖簡練,但細節(jié)描寫交待清晰,在他所畫人物山水配景中,堪列稀有的工筆細寫!全畫結構嚴謹,主體布景的重巒疊樹尤見緊密,特別是樹的造型引人注目,枝于的拗曲盤旋交結構成了畫面最為醒目的部分。本幅無署年,但似在84歲至87歲期間所畫。此畫作估價為港幣40萬至50萬元。
張釜是“京江畫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創(chuàng)作特點之一是取當地實景入畫,一景一物皆有所據,再按個人胸臆抒發(fā)而再創(chuàng)造成筆下山水,故極具地域特色。此幅《救生會館圖》如他在題識所記,對照圖中描繪景物,可知取自實景,即京口蔣松野所建的拯救海難之所,又名“救生會館”。本卷成于道光六年,作品估價為港幣30萬至40萬。(索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