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什么西方人熱衷于舉辦各種匪夷所思的比賽?為什么足球會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學者陳炎以他獨特的人文視角,對此作了生動的闡釋。
從表面上看,東方和西方都有著相似的體育活動,然而細加分析,便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差異。在西方人看來,體育不單是為了強身健體、為國爭光,更是對感性能力的開掘,是肉體的“沉醉”: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去攀登絕壁、潛入海底,他們舉辦異常危險的汽車大賽,他們熱衷于有害無益的“賽吃活動”……這一切在我們東方人看來多少有點可笑,甚至譏為“吃飽了撐的”。西方人卻進行得一本正經(jīng),甚至嚴肅得像是一種宗教。
事實上,公元前8世紀開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一個以祭神為主的盛會。男人們赤身在競技場上比拼,摘得桂冠的人被奉為神的兒子,享有無上榮耀。直到今天,奧運會的宗教意味還可以從其點燃并傳遞“圣火”這一儀式中體現(xiàn)出來。
酒神崇拜——西方體育的源頭
西方人對體育的熱情,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在意大利,僅是球一項運動所創(chuàng)造的經(jīng)濟價值,就高于鋼鐵生產(chǎn)業(yè)。為什么西方人如此熱衷于體育呢?這里面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可以從古代的“狄俄尼索斯崇拜”說起。
在古希臘神話中,狄俄尼索斯是酒神、植物之神、歡樂之神。他教會了人類種植葡萄以及釀葡萄酒,在祭祀他的典禮上,飲酒狂歡成了一種神圣的儀式。持續(xù)五天的大酒神節(jié)每年春天在雅典舉行,是古希臘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在此期間,人們通宵達旦地—邊跳舞一邊狂叫,活動的高潮不僅會出現(xiàn)裸體游行等行為,而且還有生吃鹿、牛等供品的殘忍舉止。如果有人前來阻止,他的命運將和鹿、牛一樣悲慘。
古希臘號稱文明的家園,怎么會出現(xiàn)如此野蠻的行為呢?其實,文明和異化是一對孿生兄妹。原始的人們本來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他們的精力和欲望隨時都能夠像山泉一樣盡情地流淌。進入文明社會后,人們努力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自由——然而結(jié)果事與愿違:社會越文明,人的自然本性就喪失得越多;個人從社會中得到的權利和保障越多,那么他受到社會的約束和限制也就越多。這種現(xiàn)象,就是哲學上所說的異化。在文明社會里,人們不得不用道德準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壓抑自己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酒神崇拜能在平民中廣泛流傳,便不難理解了——人們借助于這樣的儀式,使那些壓抑已久的欲望和沖動得以宣泄,以恢復身心平衡。
酒神崇拜有其合理性,更有其破壞性。民眾們那些粗野的、狂放的、毫無節(jié)制的反文明行為,不能不引起社會統(tǒng)治者的擔憂。公元前186年,羅馬元老院立法禁止了四處蔓延的酒神崇拜活動。種橢圓式建筑——西方體育的演變
我在歐洲旅行的時候,曾被三種橢圓式建筑所吸引。第一種橢圓式建筑,是在意大利的羅馬看到的“競技場”,它有著用石塊累積起來的多層看臺,供觀賞競技比賽的貴族們享用。看過電影《角斗士》的人應該知道,這是濟羅馬時代人與人、人與獸、獸與獸之間角斗的場所。角斗士們大都是從奴隸、罪犯、戰(zhàn)俘中挑選出來的,角斗中的勝者被贈予棕櫚枝,而失敗者則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梢韵胂?,在占羅馬時代,當四處蔓延的酒神崇拜儀式像野火一樣被官方撲滅之后,人們壓抑在心底的精力和欲望急需找到一種替代的方式釋放出來。于是,角斗便成為一種容易被接受的選擇。由于這項活動保留了酒神崇拜中的暴力和血腥,可以讓人們的感性欲望盡情宣泄;又由于這項活動只在橢圓式建筑中舉行,不會造成社會的混亂,因而獲得了民眾和統(tǒng)治階級的廣泛認同。
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fā)展,使人們漸漸放棄了這種野蠻的比賽形式。公元325年,角斗士制度被明令禁止,第二種橢圓式建筑出現(xiàn)了——這便是我們在兩班牙的馬德里看到的“斗牛場”。從外觀來看,斗牛場與競技場極為相像;從表演內(nèi)容來看,斗牛表演只保留了競技場上人與動物的角斗場面,并將兇猛的野獸替換為公牛。勇敢的斗牛士主動挑逗憤怒的公牛,將利劍一柄柄地刺在公牛的背上。順便說一句,被殺的公牛會被賣掉,人們爭相購買并吃掉這些牛肉,就像當年參加游行隊伍的人吃掉供品那樣,陷入到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之中。
然而,斗牛表演雖然比角斗表演更符合“人道”,卻不符合“獸道”?,F(xiàn)在歐洲的許多國家已取締了這項運動,日益興盛的是第三種橢圓式建筑——足球場。相傳,古希臘就有以腳踢球的游戲,但當時沒有嚴格的規(guī)則,在比賽中常常出現(xiàn)瘋狂的暴力行為,因而遭到了羅馬皇帝的取締。公元10世紀以后,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先后恢復了足球比賽。1863年,英國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國足球協(xié)會,統(tǒng)一了比賽規(guī)則,現(xiàn)代足球正式誕生。在我看來,足球這項古老的運動之所以能發(fā)展到今天,并獲得“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有其深刻的文化淵源。足球是一種最具有生命勃發(fā)力、最具有狄俄尼索斯色彩的運動。球員雖然需要高超的技巧,但在竭盡全力、臨門一腳的瞬間,他已進入一種癲狂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球迷們也陷入了酒神式的狂歡……如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在電視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真正的球迷還是要擠到人山人海的球場上“觀看”比賽。
和諧高于一切——中國體育傳統(tǒng)
如果說,西方體育事業(yè)的發(fā)達與酒神式的肉體沉醉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那么中國體育事業(yè)的薄弱則和老莊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人生態(tài)度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我們知道,道家也主張擺脫文明的束縛,恢復原始的人性,然而它所提倡的人性是“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于無為主業(yè)”(《莊子·大宗師》)。老子宣稱:“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jīng)·六十七章》)這種拒絕冒險、回避競爭的態(tài)度,顯然與兩方那種競技性很強的體育精神是相互排斥的。
不可否認,老莊思想中有許多修身養(yǎng)性、延年益壽的內(nèi)容,它們對于氣功和武術等中國式健身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這種強身健體之術與嚴格意義上的體育是兩回事。從積極的方面看,它不以競爭為目的,不去追求超乎常態(tài)的體能和嘆為觀止的對抗,因而不會導致身體機能的片面發(fā)展,也不會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和傷害。從消極的方面看,它既不構(gòu)成人對自然的挑戰(zhàn),也不構(gòu)成人與人的抗衡,因而既弱化了競爭的機制,也弱化了冒險的熱情。
翻開我們民族的辭典,到處可以看到知足常樂、不恥人后、吃虧是福、逆來順受等格言。這種蔑視競爭的文化氛圍,不僅使民族體育事業(yè)難以騰飛,而且給整個民族的發(fā)展帶來了惰性,使我們?nèi)狈ξ鞣矫褡迥欠N將自我放在自然的對立面上、以人的血肉之軀與整個世界相抗衡的勇氣,而沉浸在所謂“寧靜以致遠”、“以不變應萬變”的智慧之中。
但并不是說,中國人就沒有自己的體育精神了。中國人相信“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因而把和諧看得高于一切。比如,武術包含了健身和格斗的實用日的,然而它“以武會友”的宗旨,與西方人的拳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最能體現(xiàn)道家思想的體育項目大概要算圍棋了,雖然它隱含著激烈的較量,卻又是充滿理解的“手談”。棋盤上的對手很可能成為惺惺相惜的知己……
在21世紀的今天,東西方的體育觀念已經(jīng)緊密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中國人倡導“拼搏精神”,西方人談論“平常心”……誠如奧林匹克憲章所指出的那樣,“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zhì)均衡地結(jié)合起來,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痹谶@里,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傳統(tǒng)已經(jīng)水乳交融、不分彼此了。
作者簡介:陳炎,山東大學副校長、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