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通常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潮流,并且腐者渝流而行。例如在英國:布萊克浦的離婚率最高,金伯利有車族最多……但是,在這些潮流沖擊之地,居么者一些反潮流的人。
馬丁·麥加?!诒槭沁B鎖店的商業(yè)街獨立經(jīng)營
去年,英國的經(jīng)濟基金委員會對全國所有商店的多樣性和獨立性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有42%的商店是大型連鎖店。這一比例在??巳厥凶罡?,因為全市只有一家零售店是獨立經(jīng)營的。這家獨立經(jīng)營的零售店就是麥加希的煙草店。
馬丁·麥加希50歲了,他說:“這家店是我的曾祖父買下來的。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0年,在這條商業(yè)街上已經(jīng)100多年了。1944年的大轟炸后很多大公司重建了這里,因此有了很多大型的商店。50年代這里有4家煙草店,如今,整個城里就只剩我一家了?!?/p>
麥加希的特立獨行還不僅僅在于固守著自己的小店。2004年,市政廳宣布把埃克塞特建設(shè)成無煙城市,這樣,所有商店把香煙作為虧本商品出售,煙民知道的牌子越來越少,其口味也越來越單一。馬丁說:“香煙對我而言,既是弱勢又是優(yōu)勢,弱勢是因為來自健康組織的壓力,優(yōu)勢是這個市場非常好做。如果Tesco(英國最大的食品零售商)有5種雪茄,我就有100種?!?/p>
他邊用手指著架子上的品種邊說出各種香煙的牌子,然后又說:“我好不容易買到了登喜路睡帽牌香煙最后生產(chǎn)的250盒,有個人花幾千英鎊從我手里一次性地買走了,他大概以后都不缺煙抽了。今天有個人買走了11盒倫敦混合香煙,在離開之前,那個人還說,在抽完11盒之后,就再也不抽了,因為沒有香煙可以和倫敦混合香煙媲美。但是,我告訴他,只要到我這兒來他一定會再找到新的喜歡的煙?!?/p>
海伊夫婦——在歐洲離婚率最高的城市結(jié)婚71年
英國統(tǒng)計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表明,布萊克浦是全英國乃至全歐洲離婚率最高的城市,也是英國男性壽命第二短的城市。
這兩個“最”都不符合比爾·海伊的情況:他剛過了99歲的生日,和太太認識超過了76年,其中婚姻關(guān)系長達71年。
92歲的太太溫患有嚴重的關(guān)節(jié)炎,現(xiàn)在大部分時間都在靠椅上度過。比爾雖然耳背,但他在家還做飯、開小汽車外出采購,以及買花回來送給溫。
溫說:“當我們告訴別人我們在一起已經(jīng)76年了,他們都會驚訝不已?!?/p>
比爾說:“人們閃電結(jié)婚,閃電離婚。但我們倆花了6年的時間去了解對方?!?/p>
溫說:“我們也爭吵。若有人說他們不吵,我可不信。但我們沒有隔夜仇,他晚上做的最后一件事和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吻我?!?/p>
比爾于38年前退休,退休后這對夫婦再也沒有一天分開15英里遠。比爾說:“如果她想出去透透氣,我就用輪椅推著她到海邊去?!?/p>
溫拿出他們的結(jié)婚70周年紀念相冊,說:“我穿著參加我女兒婚禮的衣服拍的。沒人能告訴我們70年婚叫什么,后來我們把它叫鉑金婚,定了兩個鉑金戒指?!?/p>
威廉森一家——在英國的汽車城沒有車
薩里郡的金伯利是英國有車族人數(shù)最多的地方。喬治,威廉森說:“我有個朋友有9輛車。這里我認識的人中每個人都有一輛或兩輛車?!痹诮鸩送患彝?,再沒人居住了幾十年不但沒車、還堅持絕不買車的。他們的父母沒車,他們自己的孩子現(xiàn)在30多歲了,也沒有買車的興趣。喬治說:“我們告訴別人說我們是個無車的家庭,他們都說—天沒車就沒法活。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在背后嘲笑我們,但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
喬治的妻子希拉從沒想過學駕駛,她半開玩笑地說:“為了公眾著想,我選擇不開車。我會是個莽撞和暴力的司機?!眴讨卧?0年代初學過駕駛,但這僅僅是讓他的簡歷上多了項“駕駛技能”而已。他說:“朋友們整天談?wù)撥?,而我卻看不出車與車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在我看來,他們只是顏色不同的金屬罷了。若有人說愿意用勞斯萊斯或?qū)汃R載我一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只要載我一程就好?!?/p>
威廉森夫婦一直住在離車站和商店不遠的地方。希拉坐公共汽車上班,其余的時候都走路?!拔蚁矚g鍛煉,可以思考?!?/p>
喬治說:“如果我還是個年輕未婚的小伙子,我肯定很難追到女孩子。我不是抵制車,若路上沒車,我可能會買一輛。沒有交通擁擠問題,開車會是件愉快的事?!?/p>
雷·科爾——在電子精英聚居地沒有電腦和手機
一項調(diào)查表明,倫敦西南部的帕特尼是英國的電子精英中心,帕特尼的居民對科技和網(wǎng)絡(luò)更新興趣濃厚,會花大量的錢追趕新的潮流。但雷·科爾是個例外。談起電腦,他說:“我只知道怎么拔出電源。”給他手機,他會嗤之以鼻。每天上午,從他家到帕特尼山,需要經(jīng)過滿是電子公司的商業(yè)街;從他身邊經(jīng)過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忙于和科技打交道。
“有的朋友下班后仍對著電腦到凌晨4點,還把電腦當保姆,讓孩子們和電腦玩。我去拜訪他們的時候,孩子們連停下來打招呼都不肯。在我看來,事情很簡單:通訊和科技的發(fā)展已經(jīng)妨礙了人們友好自然的交流。相互問候、握手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為什么外科醫(yī)生和心理醫(yī)生能掙大錢?原因就是老老少少都忙得快崩潰了?!?/p>
雷曾經(jīng)有兩個手機,但都被他當作“笨東西”扔進了水里。雷的兄弟是個電腦迷,雷卻從不在電腦面前停留,他不懂人們?yōu)槭裁磳幵陔娔X上閱讀而不肯翻開書本,他說:“我喜歡摸著書頁,聞著書香,把書摞在一起?!?/p>
米歇爾·布朗——在人均持卡數(shù)最多的城市沒有信用卡
米歇爾·布朗說:“自我16歲走出校門找到工作起,我身上都帶現(xiàn)金,從未有過信用卡或借記卡,從沒開過支票,從沒欠過債,從沒貸過款?,F(xiàn)在我38歲了。”
米歇爾住在雷丁市,那里16歲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每人至少有4張信用卡,居英國首位。她周圍的朋友都在信用卡上掛著賬,她說:“我不知道他們晚上怎能入睡。店員對他們說:‘那個50鎊,那個60鎊’,然后就刷卡簽字了。生活當然要新潮,要完美,可是,那簡直是個噩夢?!?/p>
米歇爾每天都隨身攜帶10鎊的現(xiàn)金,以便付孩子的餐費和買點小東西。若要去商店購物或付賬單,她會去取款機取錢。她住在租來的市政房里,用現(xiàn)金買豐田車。
她承認有時也需要幫助,“我的同屋有張新辦的信用卡,若真的需要用支票,我就會給他現(xiàn)金。如果我想在eBay上面買東西,就讓朋友們在網(wǎng)上幫我定購,并且告訴他們我晚上過去把錢給他們。他們不會覺得我煩,因為和他們自己買的東西相比,這算不了什么。”
米歇爾強調(diào)說家里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是完完全全屬于她的:“我真的沒欠銀行1分錢?!?/p>
[編譯自英國《衛(wèi)報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