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暉
1.遵守時間,不得失約
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的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久等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地通知主人,并以適合方式表示歉意。
2.尊重老人和婦女
這是一種美德。在上下樓梯、車輛,進出電梯,應讓老人婦女先行、先坐,主動予以照顧。對同行的老人婦女,男子要幫助提拿較重物品。進出大門主動幫助老人婦女開門、關門,同桌用餐,兩旁如是老人婦女,男子應主動照顧,幫助他們?nèi)腚x座位。
3.穿著適當整潔
任何服裝都要注意清潔、整齊。參加比較嚴肅的公眾集會活動,不要袒臂露胸,不要卷起長褲。參加婚禮、到朋友家做客,參加聯(lián)歡會等,應盡量穿得美觀大方一些,女同志應適當裝飾打扮。郊游、遠足,可穿便裝。參加葬禮或吊唁活動,男同志一般可著黑色或深色中山裝,女同志著深色服裝、內(nèi)穿白色或暗色襯衣,不用花手帕,不抹口紅,不戴裝飾品。
4.舉止文明大方
舉止要落落大方,端莊穩(wěn)重,表情自然誠懇,藹然可親。坐時,腿不亂搖,腳不高蹺。坐在沙發(fā)上不要擺出懶散的姿態(tài)。在交通要道上,多人行走不要有意排成橫隊形,與不夠熟悉的人談話時,手勢不要過多,不要存心大笑或高聲喊人。在圖書館、博物館,醫(yī)院等公共場所,都要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演講、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5.結(jié)識講方式
在交際場合結(jié)識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相識。為他人介紹,要事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jié)識的愿望。無論自我介紹或為他人介紹,作法都要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熟悉的,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則順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在這些場合,亦可主動自我介紹,講清姓名、身份、單位,對方則會隨后自行介紹,為他人介紹時,還可說明與自己的關系,便于新結(jié)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表示尊敬時,遞交名片,以示今后來往,如果無意結(jié)識,則只言片語,點頭示意即可。
介紹也有先后之別,應把身份低、年紀輕的介紹給身份高、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宴會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
6.握手有講究
在交際場合,握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一般在相互介紹或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關系親密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的對身份高的則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往往只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握手也有先后次序,應由主要、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時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別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
握手除是一個見面的禮節(jié)外,還是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如對方取得某項成績與進步時,對方贈送禮品時以及發(fā)放獎品、獎狀、發(fā)表祝辭講話后等,均可以握手表示祝賀、感謝、鼓勵等。
7.致意有分寸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是舉右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遇見身份高的人,應有禮貌地點頭致意,不要主動上前握手問候,只是在他主動伸手時,才向前握手問候,如與對方很熟悉,一般也要在對方應酬活動告一段落之后,再前去問候致意。對自己尊長中的熟人,要主動致意,不要佯裝未見。但對方如果很忙時,則以不打擾為宜。
8.交談講禮儀
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隨意用手指人。與人談話時,不宜與對方離得太遠,但也要不離得太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談話時不要唾沫四濺。
應掌握談話的時間,如屬初次見面,談話時間不宜太長。對方工作忙,把需談的問題談完即行告辭。晚上拜訪別人,一般不要至于夜深。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別人講話,也應適時發(fā)表個人看法,要善于聆聽對方談話,不輕易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對方發(fā)言時,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
談話的內(nèi)容可不受拘束,但不要談荒誕離奇、黃色淫穢的事情。一般不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否。一般談話不批評長輩、身份高的人,不譏笑諷刺別人。
男子一般不參與婦女圈內(nèi)的議論,也不無休止與婦女攀談引起別人的側(cè)目。與婦女談話要謙讓、謹慎。
談話中要使用禮貌語言,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打攪了、再見……等等。
9.赴宴莫失禮
接到別人邀請,能否出席要盡早答復對方,以便主人安排。在接受別人邀請后,不要隨意改動。
出席宴請活動,抵達時間遲早,逗留時間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對主人的尊重。遲到早退、逗留時間過短被視為失禮或有意冷落。一般客人應略早到達,主賓退席后即陸續(xù)告辭。出席宴請,可在請柬上注明的時間內(nèi)到達,確實有事提前退席,應向主人說明,也可事前打招呼,屆時離席。
應邀出席宴請,要聽從主人的安排,應注意自己的座次,不要隨意亂坐。入座后,主人招呼即開始進餐。取菜時,不要盛得過多。碗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夠,可以再取。如遇本人不能吃或不愿吃的菜肴,上菜或主人夾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碗內(nèi),并表示“謝謝,夠了。”對不合口味的菜,不要顯露出難堪的表情。
吃東西要文雅。閉嘴咀嚼,喝湯不要啜響,吃東西不要發(fā)出“喳喳”之聲,如湯太熱,可待稍涼后再喝。嘴內(nèi)的魚刺、骨頭不要亂吐。嘴內(nèi)有食物,不要說話,更不能大聲談笑,噴出飯菜或飛沫。在飯桌上,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掏鼻孔、搓污垢、剔牙齒、挖耳朵等。
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時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與主賓致詞、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主賓碰杯后,往往到其他桌敬酒,被敬者要舉杯起立,碰杯時,要目視對方示意。
宴席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躍氣氛,但切忌喝酒過量。喝酒過量容易失言、失態(tài),因此必須控制酒量。
宴會過程中,由于不慎,發(fā)生異常情況,例如用力過猛,使餐具摔落地上,或打翻酒菜茶等,應沉著,不必著慌失態(tài)。餐具掉落可換一副,酒茶濺到別人身上,應表示歉意,協(xié)助擦干,如對方是婦女,把干凈餐巾或手帕遞上即可,由她自己擦干。
飯后喝茶、吃水果,座次可隨便選擇。散席之后客人告辭要表示感謝。
10.謁見要恭謙
晚輩拜謁師長,應先遞名片或征得師長的同意。師長出迎,如自己戴了帽子,應脫帽向師長行鞠躬禮或問好,師長亦應答禮。告辭時也應向師長鞠躬或道“再見”,師長送出,應請師長“留步”。
尊長見幼輩,幼輩應到門口迎接,請尊長先行。尊長辭退,幼輩之主人應送到門口。
男子拜謁女主人,一般應點首問好,如女主人年長身份很高,可鞠躬請安,男子不應主動伸手去握,如女主人伸出了手,才可伸手去握。
11.贈花果有象征
在我國或在外國,還有贈送花木水果的習慣。在這要視對象而定。如青年男女,贈一枝紅薔薇表示初戀之意。要是對方不同意,回贈香石竹表示拒絕。求婚時送一束玫瑰,回贈玉蘭表示贊同。合歡花,表示夫妻和樂合好。
人們祝壽時還常常送以鮮桃,取自王母蟠桃會之意;分娩前送以棗子,祝其生子順利;小孩做生日時送以桂子,喻其必為貴子;佛門虔誠送以佛手果,愿其早成正果等。參加他國慶?;顒?,也可按當?shù)亓晳T以及兩者關系,贈送花束或花籃。參加家庭宴會,可酌情給女主人贈以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