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汪曾祺是位很平易的老人。他的家特普通,普通得讓人不相信那個家里居住著一位當(dāng)今文壇上的大作家。
早聽說汪先生幽默,果真如此。他說他從小就是個背著書包離開家門不進(jìn)學(xué)校的主兒。讀大學(xué)時,常常只與教授打個照面就開溜。即使人在課堂上也低著頭干自己的事兒,到頭來,還說朱自清教授講課講得不行,太死板,沒吸引力,總是抱一大堆卡片讀給學(xué)生聽……
汪先生20歲開始發(fā)表小說。按理說他寫京劇《沙家浜》之后就該大紅大紫,結(jié)果是紅了別人卻沒他什么事兒。直到六十大壽之后發(fā)表了《受戒》、《大淖紀(jì)事》等一系列小說之后才“火”起來。
《受戒》是寫小和尚的一段生活。由于寫得入木三分,招致海內(nèi)外無數(shù)讀者來信問他是不是當(dāng)過和尚,連同行們也這樣問。他招架不住便甩出一句:沒錯,我當(dāng)過和尚。
汪先生是個很傳統(tǒng)的老知識分子。他無論是寫散文還是寫小說始終堅持用毛筆豎寫。用鋼筆橫著書寫是他剛學(xué)會不久的事。他對用電腦創(chuàng)作大為不解,說:電腦弄出來的東西,那版權(quán)算誰的?
汪曾祺先生讀的書很多,中外古今名家的詩文歌賦、經(jīng)傳野史、筆記雜談都喜歡研讀、涉獵。他寫文章也什么文體都寫,小說、散文、詩歌、戲劇、評論等樣樣都來,樣樣都出精品,我想,這與他的帶有文化色彩的生活習(xí)慣也許不無關(guān)系吧。
汪先生還是一位地道現(xiàn)代派的畫家。他作畫一手揮毫潑墨,一手夾著長長的雪茄,一派大家風(fēng)度。他作畫都在晚上,而且必須喝酒。他說喝了酒才來靈感,喝了酒才不拘謹(jǐn)。
汪曾祺喜歡喝酒,青年時代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時,他曾經(jīng)喝得爛醉睡在街頭,被他的老師沈從文先生派人扶到住處,灌了好些茶,才醒過來。60歲以后汪先生幾乎每天喝酒,下酒菜倒不講究,家鄉(xiāng)的煮毛豆莢、咸菜燒鯽魚、熏燒肉、茶葉蛋、家常豆腐、炒花生米等都很對口。他一次喝二三兩最適宜,喝到三四兩話就多了。天南海北、今古奇觀、民俗掌故、特產(chǎn)方物無所不包,在座的人簡直是一種高級享受。倘若再敬他酒,他還喝,不拗,這時他的夫人施老太便出來勸阻:“曾祺不能喝了,喝多了,傷身體?!庇谑谴蠹乙膊辉倬戳?。汪先生的酒德、酒品、酒風(fēng)極好,從不弄虛作假,從不霸王式敬酒,從不像某些人以喝酒凌人,定欲置他人之醉地而后快。汪先生喝酒同抽煙一樣,從不講究,國酒、洋酒;黃酒、白酒;名牌、雜牌他都喝得雅興濃濃。施老太是汪老的“知心老伴兒”,在汪先生被錯劃成“右派”的那陣兒,她還想著法兒地給他買酒,買他愛喝的“老白干”。
寫了許多文章,出了不少書的汪曾祺,卻沒有寫過有關(guān)酒的文章。我就此問他,先生說:“起筆寫的時候就想喝酒,喝上酒了就寫不了啦”。
由于年齡的關(guān)系,汪先生雖好酒,但酒量已明顯的不如當(dāng)年。先生說:“我現(xiàn)在是好漢不提當(dāng)年勇的時候了,酒量減了一大半,該屬于葉公好龍的那個范疇了吧!”盡管如此,他仍然一天兩頓酒。
汪先生說平生最愛做兩件事:飲酒與讀書。飲酒不一定求醉,找到感覺就行;讀書不—定求多,讀得進(jìn)去則可。
他愛在半醉半醒時看書,“感覺雖飄忽不定,卻也有一份獨特的意境,思緒亦如蝶兒一樣,會張開靈動的翅膀帶你飛至未知的空間,于是足不出戶便可飽覽古今之鐘靈萬里之綺秀了。我在李白、杜甫的身后尋覓,在王勃、蘇軾的吟誦里屏息,我在—位位圣賢的妙思哲喻里凝眸……頓時,靈魂的天地也為之開闊許多”。
平素里汪先生最愛細(xì)水長流般的小酌,“常常于夏夜,一人、一桌、一椅,幾杯薄酒、幾本閑書,有清風(fēng)撫我兮,有華月濯我兮,酒平常,菜平常,心情卻極佳?;蛟诤D月,溫老酒一壺,置火鍋一只;舉杯邀影,捧書人定,輕輕地抿幾口酒,翻幾頁書,那酒的暖意便柔柔地蔓及全身,那書的墨香也陣陣襲來,似溫暖的手指撫摸著肌膚,熨燙著心靈。淺斟慢酌中,將酒的醇香、酒的底蘊,書的豐厚、書的魅力品味得淋漓透徹,于平平淡淡中獲取一份怡然,確也是一種難得的生活樂趣”。
汪先生認(rèn)為,讀書與飲酒一樣,都需要有好的環(huán)境和心情。處于喧囂或煩悶中,酒難以下咽,書難以入眼,只有無瑣碎事擾心,無嘈雜聲亂耳,靜心地去品酒、讀書方才會沉醉其中,好的書往往是動人心扉的,縷縷微妙的感覺細(xì)若游絲地從心頭輕輕滑過,有些許不經(jīng)意的卻是真切的觸動,讓你忘了眼前的世界,心中盈動的全是主人公的情緒,為之不幸而浩然慨嘆,為之苦盡甘來而如釋重負(fù)。直到讀罷合卷方才恍如夢醒,但那感覺卻是暢然的,一如沐浴后的按摩,疲勞盡消,舒服爽快。讀書收獲的乃是不同的生活感受。飲酒呢,則品出的是人生的滋味,而因此想來兩者也是有共性的。好書如同好酒,須細(xì)品慢咂方能體會其中滋味;好酒如同好書,經(jīng)歷的時間越長,其芳香越持久、迷人。酒喝多了才知道什么是好酒,書讀厚了才能辨別書的好壞。
拋卻任何功利思想而言,飲酒是一種情趣,讀書則是一種樂趣。于是,我醉觀春花秋月,癡讀萬卷詩書,便能感受“我持花瓢坐巴丘,酌恢四壁以散愁”的自在閑適,體會“斗屋風(fēng)清槐影高,白頭聯(lián)生講離騷”的輕松愜意。在滾滾紅塵中,能自由自在的飲酒、讀書,不也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嗎?
采訪結(jié)束時已近中午時分,汪先生留我在他府上用飯,得知筆者也有貪杯小癖時,他便請我同他一道飲酒,并說:“那樣你會看到我的骨子里,文章才會寫得真些?!惫Ь床蝗鐝拿舱衔乙?。在飯桌上有一道菜引起了我注意,汪先生笑著說:“那是早晨吃剩下的油條,把它切成寸段,中間塞入豬肉餡,兩頭用面糊封好,用油一炸就成啦!外焦里嫩的,佐酒很有意思,嘗嘗看。”我持箸品嘗,味道不錯。先生笑著補充道:“你可以回去仿制和宣傳,但專利權(quán)可是我的?!毙β曔^后,先生舉杯又是深深地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