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個性化閱讀受到普遍關注,但現(xiàn)實教育教學實踐中,很多人將有個性的閱讀和個性化閱讀混淆,將有個性的閱讀理解為個性化閱讀。而這兩者雖有聯(lián)系,但是卻有重大區(qū)別。
在這里有必要區(qū)別兩個概念:個性與個性化。
所謂個性,是個體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質(zhì)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表明個體在社會實踐中所持獨特態(tài)度和行為的綜合特征①②③④⑤,它由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理想、世界觀等)和個性特征(生理特征、智力、能力、氣質(zhì)、性格等)有機構成。
所謂個性化:(1)養(yǎng)成一個有特征的人,秉持個性;(2)使個體進入自我管理的狀態(tài);(3)調(diào)整或順應個體的需要或特定環(huán)境。
個性化是一個使個體行為帶上個性傾向性和個性特征的實踐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建構不斷成長與發(fā)展的個性的過程。一個是個性外顯過程,一個是個性內(nèi)化過程。這兩個過程不斷的循環(huán)發(fā)展,最終形成鮮明、成熟的個性。簡而言之個性化就是呈現(xiàn)個性和建構個性的過程。
因此個性化閱讀就是一方面在閱讀活動中呈現(xiàn)出個性傾向性和個性特征,另一方面通過閱讀活動建構個性,實現(xiàn)個性的成長與發(fā)展。
個性化閱讀關注的是學生個性的生成發(fā)展,關注的是成熟個性的建構。而有個性的閱讀關注的是學生的獨特性、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從內(nèi)涵來講,個性化閱讀包含了有個性的閱讀,但是個性化閱讀還包含了學生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個體的有個性的閱讀,對每個個體而言,更包含了對其個性生成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的關注。而有個性的閱讀只是個性化閱讀的呈現(xiàn)階段。
在現(xiàn)實中將有個性的閱讀解讀為個性化閱讀勢必造成教育教學實踐的失誤。
下面就具體案例進行分析:
案例一
人教版第五冊13課《揠苗助長》。教師教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師:那個人發(fā)現(xiàn)禾苗一點也沒有長高,他是怎么做的?
生1:他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往高里拔。
生2: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總算讓禾苗長高了一大截。
師贊揚:能通過上下文來說,真不錯!
師:同學們,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個人,你會怎樣做呢?
生1:每天多澆幾遍水。
生2:我要多多施肥。
生3:多打一些農(nóng)藥。
生4:我每天多去看幾次,多進行測量……
學生想出了各種使禾苗長高的辦法,老師不斷地點頭贊許,課堂熱鬧非凡。這是目前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最常見的課堂情景了。
分析:它的誤區(qū)在于學生對全文內(nèi)容還沒有做整體的理解、把握,對文中的寓意還沒有做出自己的感悟、體驗,與文本的作者也還沒有深入對話、交流就急著讓學生做出有個性的解讀,以求得課堂的活躍。這種與個性化閱讀教學貌合神離的做法看似活躍了課堂,實則失之于淺薄、浮躁。錢正權老師在《把個性化閱讀引向正確軌道》所說:“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解讀文本,而且要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建構,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啟迪、審美樂趣、文化積淀、語言發(fā)展的同時,實現(xiàn)對文本的超越。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溝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內(nèi)容的視角轉(zhuǎn)換中讀出新意,讀出有創(chuàng)見的感悟?!笨梢妭€性化閱讀應當建立在對文本的有效閱讀基礎上的個性呈現(xiàn)與建構。
案例二
筆者曾聽一位教師執(zhí)教《狐貍和烏鴉》,這則寓言的意思本來是很清楚的:譴責了狐貍誘騙烏鴉上當?shù)谋氨尚袕?。閱讀課文后,教師讓學生談談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有的學生說:狐貍很狡猾,他用拍馬屁的方法騙走了烏鴉的肉;有的說:狐貍太聰明了,幾句話就能把烏鴉的肉弄到手,我們應該向狐貍學習。很顯然,后面這位學生的回答偏離了作品的價值取向,但教師聽了學生們的發(fā)言以后卻說:“很好,大家的思考都很有道理”。
分析:開展個性化閱讀,課堂上常常各種看法“百花齊放”,但不少教師卻不加辨析地一概加以肯定,認為個性化閱讀就應該是各持己見,對學生閱讀中的不同感悟和看法,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勵。
應當看到,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局限,理解認識能力較差,出現(xiàn)認識上的偏差和錯誤是常有的事,教師不能在破除了傳統(tǒng)閱讀教學要求答案唯一性后走向另一個極端,放棄引導學生發(fā)展的神圣教育責任,不加辨析地肯定一切感悟與見解。因為有個性的閱讀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價值觀的一種途徑?!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既要尊重、鼓勵學生對文本的獨特體驗,又要注意其價值取向。所以,老師在眾聲喧嘩中要成為一位冷靜的思考者,一位學生向科學和思想高峰攀登的指路人,一位人文精神家園的守護神。
在個性化閱讀中,學生閱讀時出現(xiàn)的錯誤都是學生的一種權利,都應當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尊重,并在閱讀對話中得到有效的矯正,從而使學生的閱讀個性得到提升和發(fā)展。
下面試就教學中的成功案例加以分析。
寧德市蕉城區(qū)三都中心小學尤玉珍老師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表感受,大部分學生都欣賞藺相如,他以大局為重、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高尚品格讓他們折服。當然,也有學生贊賞廉頗的勇猛善戰(zhàn)、知錯就改,而且他的愛國精神也讓他們深受感動。還有極少數(shù)學生認為趙王的知人善用也是值得學習的。
這時又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其實我也喜歡秦王,他也有優(yōu)點,懂得去爭取自己所愛的東西,很執(zhí)著。”頓時,全班學生一片肅靜,有學生面露不解,這位學生接著說:“因為秦王為了那塊和氏璧,想盡了各種辦法,他勇于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東西。”這位同學標新立異的觀點,讓全班同學都愣住了。尤老師見此情景,先肯定了該學生想法的與眾不同,但隨之問道:“那秦王為得到這塊和氏璧想出了什么辦法?他又是怎么做的?”學生仔細思考開了,大部分學生重新拿起課本認真讀起來。不一會兒,他們紛紛舉手,有的說:“他想騙取和氏璧,說是要用十五座城池與趙王交換,實際上只是信口開河?!庇械恼f:“秦王其實只想白拿那塊和氏璧,他準備先把和氏璧騙到秦國,然后依靠自己的強大力量威脅趙王?!钡谌齻€學生說:“所以我不認同XX同學的看法,如果為了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就去騙、去威脅,那這樣得到了東西也沒什么意義。”第四個學生也說:“秦王的做法沒有什么可贊賞的,為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可以奪人所愛嗎?以強欺弱、不擇手段地奪取,這不是君子所為?!庇壤蠋煶脵C問道:“那應該怎樣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呢?”第四個學生接著答道:“靠自己的努力、執(zhí)著地去追求?!钡谖鍌€學生也說:“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要靠自己的奮斗光明正大地爭取?!庇壤蠋熜〗Y(jié)道:“是啊,自己的所愛、自己的幸福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絕不能建立在損害別人利益的基礎之上??!”在這個案例中,學生提出的欣賞秦王的觀點,是有個性的,但無疑是片面的,其結(jié)論所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觀并沒有錯,但其立論的依據(jù)有誤。老師在處理時很有藝術,她沒有簡單地否定其錯誤,而是先肯定了其合理性,進而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從過程、方法上去思考問題,最終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分析,發(fā)現(xiàn)秦王的本質(zhì),得出一個合理的結(jié)論。
這個案例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方面是學生的閱讀個性得到充分的呈現(xiàn),并且獲得鼓勵,另一方面是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共同參與了閱讀個性的構建,對閱讀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觀進行分析探討,這種構建無疑是成功的。
結(jié)束語:提倡個性化閱讀,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以一種無拘無束的心態(tài)走進課文,善于表達自己充滿個性色彩的閱讀感受,并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思想的陶冶、個性的張揚、能力的訓練和習慣的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倡導有個性的閱讀,但更應關注個性的建構,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與發(fā)展,如此我們的閱讀教學才不至于誤入岐途。
(吳懷義 重慶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