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冉 丁塵馨
今年中國的話劇舞臺異?;钴S,給這個市場注入活力的大多來自民間的劇社。盡管種類繁多,但多數在中國的戲劇人仍沒有想明白,這戲,到底該怎么做?
和前幾年相比,今年的話劇舞臺顯得很熱鬧。各類型話劇層出不窮,而民營劇社創(chuàng)作的話劇表現(xiàn)尤為搶眼。
8月6日(周日)下午,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三樓,戲逍堂創(chuàng)作的話劇《到現(xiàn)在還沒想好》應觀眾要求臨時加演??扇菁{300人的劇場幾近滿座。
幾天前,戲逍堂的《有多少愛可以胡來》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巡演,上座率近九成。觀眾幾乎都是一對對年輕情侶。
把看話劇當作像看電影一樣消遣和娛樂,這是今年話劇舞臺的一種新景象,而它的“制造者”就是這個北京的民營劇社——戲逍堂。
戲逍堂:制造叫“話劇”的商品
去年7月,曾與朋友合作做話劇的關皓月,與做演出多年的老朋友李牧澤抱著玩一把的心態(tài),聯(lián)手創(chuàng)辦了戲逍堂話劇工作室。創(chuàng)辦初期,與任何一家民營劇社一樣,工作室處于無資金無人力無地點的“三無”狀態(tài)。很快,關皓月遇到一個講述70年代人感情狀態(tài)的劇本,他因此拉到了一家文化公司的贊助,由此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戲《到現(xiàn)在還沒想好》很快進入制作階段。
排練是在朋友的酒吧進行,酒吧里彌漫著嗆人的煙酒味,演員從早上九點一直排練到下午六點。排練已經半個月了,導演和編劇仍對劇本爭執(zhí)不斷,關皓月不得已換了導演。在新導演到之前,關皓月和演員就自己絞盡腦汁攢戲。演員任銘松還記得,桑拿天的北京,大家白天排練完,隨便吃點東西便又坐在酒吧附近的河邊分析劇本。
直到演出前一周,關皓月才找來了新導演,新導演推翻了原先的框架進行重排,大家這時都有些慌了神,直到首演那天演員連出場順序都沒弄清,只能在后臺墻上貼一個大表格,寫著每場戲演什么以及誰先上場。戲逍堂的第一場演出就這么倉促完成了。
盡管排演過程跌跌撞撞,但關皓月為這部戲巧妙地打出了“70年代人”這張牌,“獻給所有30歲的人”的海報大標語格外醒目,第一場戲的票竟全部售光,這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受這部戲成功的啟發(fā),戲逍堂逐漸確定了自己的定位——要做貼近現(xiàn)實生活,而且讓人看得懂的話劇。以原創(chuàng)感情劇為主,主要描寫70年代人。
接下來,戲逍堂基本以兩個月一部戲的頻率推出新戲。之后,《我貴姓》《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自我感覺良好》及《有多少愛可以胡來》一連串的戲都緊跟著現(xiàn)在社會最流行的話題?!队卸嗌賽劭梢院鷣怼肥菓蝈刑檬袌龇错懽詈玫淖髌?,演出時曾出現(xiàn)連加座都坐滿的情況,也正因如此,關皓月決定將此劇目拿到上海等9個城市進行巡演。
從這部戲起,戲逍堂開始自主投資,工作室從最初的3個人增加到了15個專職員工,辦公室也搬到了人藝的大樓里。
戲逍堂做戲絕對是低成本運作。關皓月告訴記者,現(xiàn)在他們每場戲的投資平均約一萬元,其中30%用于場租,舞臺制作占40%,其余的30%用于演員和工作人員的補貼。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員和劇本的質量,但選題與現(xiàn)實的貼近,以及演員拙樸不做作的表演反而吸引了眾多平時并不太接觸話劇的普通人。
他們來看戲逍堂的戲并不是為了欣賞藝術,就是覺得有趣或者消遣。所以,盡管業(yè)界對戲逍堂話劇的演出質量和藝術評價普遍不高,但一年300多場演出的境況,卻連人藝和國話這樣的國有機構都難達到。
起初,觀眾多是來看戲,最近,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戲逍堂”。總是無人租場的冷清的人藝實驗小劇場也終于熱鬧起來。
現(xiàn)代話劇,有商業(yè)沒產業(yè)
關皓月現(xiàn)在的重點在著手培養(yǎng)更年輕的話劇制作人,他想使得話劇生產盡快走上軌道,這樣他就可以轉移精力去做“非職業(yè)思路”的話劇(即啟用非職業(yè)的演員導演創(chuàng)作話?。?/p>
在第二輪《到現(xiàn)在還沒想好》中,關皓月制作了一個全由上班族的非職業(yè)演員參加的版本,而他自己也開始嘗試做“非職業(yè)導演”。關皓月認為,將話劇“非職業(yè)化”,可以進一步擴大戲劇觀眾。
與其說是在創(chuàng)作話劇,關皓月更愿意說戲逍堂是在搭建一個話劇生產平臺。關說,戲逍堂愿意為任何有良好話劇創(chuàng)意的人投資,為缺乏出境機會的優(yōu)秀演員提供表演空間。“它就像一個自動化的流水生產線,不斷制造出話劇商品,最后蓋上戲逍堂的商標?!?/p>
在上海,也有一個與戲逍堂與相似思路的民營劇社。上?,F(xiàn)代人劇社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當代首家民營話劇社。至今已經上演50多部作品,每年約演100場。
和戲逍堂類似,社長張余把劇社的定位對準了都市題材,并把目標群體鎖定25~38歲的人群身上。
早在劇社成立伊始,就因連續(xù)推出了由王志文、劉威等明星主演的話劇而一炮走紅,這種明星招牌的商業(yè)話劇推廣模式,之后被屢試不爽。之后現(xiàn)代人劇社又推出廣受好評的白領話劇系列,其中的《單身公寓》篇與房地產公司合作,打造出“單身公寓”的住房概念,又是商業(yè)話劇另一種市場探索成功的經典案例。他們還與上海真漢咖啡劇場合作,推出過咖啡劇場話劇,就在咖啡館演,不但離觀眾更近,而且邊聞咖啡香邊看戲。
不過,上?,F(xiàn)代人劇社社長張余認為,話劇還不可能成為一個產業(yè),它還存在不穩(wěn)定的因素。“對于民營劇團來說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堅持下來,渡過難關,總會得到投資。”
一名戲劇博士生的做戲理想
不過,并不是認定了方向的民營劇社都能找到相契合的市場。這時候,往往懷揣著學校教導的戲劇理想的民營戲劇人,會更快更直接地遭到現(xiàn)實的撞擊。
飛鳥劇社是上海一家成立僅三個月的民營劇社,一出現(xiàn)就頗受矚目。制作人李濤是上海戲劇學院的博士,同時又是資深媒體人,出于單純喜歡做戲的想法,他和一群京滬戲劇學院、電影學院、電視媒體的專業(yè)人士自發(fā)組建了這個劇社。
帶著戲劇理想的李濤最初的設想是在蘇州河邊的倉庫里做戲,喜好的題材也比較偏邊緣化。經過兩個月的奔波,等李濤終于辦下了演出許可證,看著大家興奮又躍躍欲試的神情,他在心底慢慢打消了原先的念頭。因為他清楚一個無任何背景的民營劇團若想做下去,只做叫好不叫座的作品是無法存活的。李濤心里也清楚,“貼近生活又符合觀眾需求的東西才會有市場?!?/p>
第一部作品是大家集體創(chuàng)作的劇本?!皻⑵掾_保”這個題材,李濤認為既貼近生活,又能體現(xiàn)都市人對于金錢的態(tài)度,以及對人際關系的深層討論,“這是一個能夠接觸靈魂的東西?!彪m然做的是商業(yè)話劇,但他也想體現(xiàn)出劇本思想性上的深度和劇團的實力。
由于劇社剛起步也沒有更多“人脈”關系,四處奔波游說的李濤終究也沒能拉到贊助。滿腔熱血的一群年輕人一開始吵嚷著自己湊錢,但當作出預算達十幾萬時,大多是剛畢業(yè)的年輕人都沉默了。最終,年過四十、有一定積蓄的李濤決定自己贊助了自己一把。
他說自己做事情通常會想得很周密,但有時不免感情大于理智,“在還能賠得起的范圍內”,他給了自己“玩”下去的機會。
之后40天,每天8個小時,飛鳥劇社在兒童藝術劇院的老房子里排練。藝術創(chuàng)作氣氛很民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表演習慣,不斷往劇本里面加東西,反復修改,然后再不斷討論,通過集體創(chuàng)作來完善劇本。大家的熱情格外高漲,也放棄了休息日,有些人甚至拒絕接受演出費用,每個人都處于一種亢奮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
幾乎在戲逍堂《有多少愛可以胡來》在上海巡演的同時,上海飛鳥劇社制作的、反映現(xiàn)代都市里人情冷暖的話劇《危險關系》,在上海大劇院的小劇場上演。
演出第一天,李濤站在上海大劇院的小劇場門前等待前來看戲的觀眾,看到陌生的帶著期待的面孔走進劇場,李濤仍然會無法抑制地感到激動。而演出結束后,他看著工人一點點地拆臺,又不免傷感?!白鰰r不覺得,做完了再回想就覺得特別不容易,舞臺就是這么一個神奇的地方。”李濤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燈光仍亮著的舞臺上,感嘆不已。
現(xiàn)在《危險關系》首輪8場已演完,李濤還沒有收回成本。他計劃9月再進行第二輪的演出。
李濤說,他不會去看戲逍堂做的戲,也不太認同他們的做戲態(tài)度。但他承認,“其實飛鳥劇社的人對于自身話劇的定位一直都很困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