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法等
●羅蘭說:“要有光!太陽的光明是不夠的,必須有心的光明。”
無論社會之光強或弱,都一定不能丟失個人的心之光。
●真正的高傲永遠在內(nèi)心。
以心為圃,以血為泉,不使自己的生命錯過一次美麗的花期。
●生活中,往往后怕才真正讓人恐懼。
因為后怕中加入了種種聯(lián)想。
●一株小草和小草邊的一塊巨石,小草只活一個春秋,巨石存在了幾百萬年。
可我寧愿做小草,那是鮮活的生命。
●真實往往是沉重而陌生的,有時甚至一點不可愛。
謊言才總是輕盈而熟悉的,甚至頗為嫵媚。
●一旦常識成了“大不韙”,社會便畸變。
常識丟了,災難就會接踵而來……
【原載2006年10月22日《文匯報·筆會》】
有關最佳時日的對話劉蕃
一
“車胤先生,您為什么一定要囊螢夜讀呢,白天讀書不是更好么?”
“白天我要捉螢喂螢啊!哪還有功夫讀書呢?”
二
“伯伯,假貨一條街的老街你們工商局管一管不行嗎?”
“小調(diào)皮,就你能。管什么管啊,離‘3·15還早呢?!?/p>
三
“爸爸,今天大年三十你就不能和我們一起在家過年?前幾天天晴,訪貧問苦不是更好么?”
“前幾天哪里有空啊,我們忙著做送溫暖的準備工作呢。”
四
“老爸,我們這里治安又不行了,有幾個人接連被挑斷了腳筋。”
“別怕,城市運動會要開了,會‘嚴打的?!?/p>
五
“湘寶,這個學期你又想補考五門功課啊,玩游戲玩得這么兇。”
“你管好你自己吧,我會吸取教訓的,最后一個月我一定全力突擊?!?/p>
【選自2006年10月20日《中華雜文網(wǎng)·博客》】
生靈梁曉聲
牧羊犬天天和羊在一起,對羊相當忠誠。倘若狼來了,它又最肯于奮勇向前,自我犧牲。但雄牧羊犬求歡于羊,母羊調(diào)頭默默離去,尋找公羊。并不計較和誰在一起更有“共同語言”,也不認為應對牧羊犬的破碎了的心負什么道義的責任。
駱駝有時會氣沖牛斗,突然發(fā)狂。阿拉伯牧人看情況不對。就把上衣扔給駱駝,讓它踐踏,讓它噬咬得粉碎,等它把氣出完,它便跟主人和好如初,又溫溫順順的了……
聰明的獨裁者們也懂得這一招。
蝴蝶不停地扇動雙翅掙扎著,然而徒勞無益。它痛苦,它悲哀,它絕望。惟一使它感到安慰的是,窗子開著,它可以望到窗外,望到它的戀人。人,不要再用活的蝴蝶做標本。
毛蟲回答:“我在懺悔?!?/p>
蟬又問:“你也想‘重新做人嗎?”
毛蟲回答:“是的,我不再吃樹葉了,我要變成一只蝴蝶?!?/p>
寵物之所以是寵物,蓋因其聰明??v然是一條蛇成了某人的寵物,那也必是一條專善解某人之意的蛇,否則人斷不會寵它。而普遍的規(guī)律是,寵物一經(jīng)被寵,超過于同類的聰明便往往“發(fā)揚光大”。
成為寵物的一只鳥兒,是不必再多此一舉地賜給它什么自由的……
只有某些猴子可以爬到樹干的最上方:首先當然是猴王,其次是猴王所親昵待之的猴,再其次是強壯善斗的猴。
【選自梁曉聲著《梁曉聲語錄》中國青年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