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行
我們這棟樓住有二十幾位書法家。光是已加入省書法家協(xié)會的就有十幾位。單說我居住的這個單元吧,就住著四位書法家。所以,人們都稱我們這棟樓為書法家樓。
與這么多有學問的書法家為鄰,我引以為榮。走在街上,碰到熟人問我:你住哪兒?我會很自豪地回答:書法家樓!說實在的,在我們這座小城,提起書法家樓,那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與有學問的人為鄰,對下一代的成長也大有益處。我老是這么想。您沒有聽說過孟母擇佳鄰而居的故事嗎?守著做學問的人,遇上了問題,可以隨時向他們討教呀!
一天,就真的碰上了這樣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晚上,上小學一年級的孫子拿著作業(yè)本問我:老師讓我們把這個門字寫10遍,我忘記門字的筆順了。爺爺,門字先寫一點還是后寫一點呢?兒子、兒媳在外地工作,把孫子丟給了我和老伴。我肚子里的墨水本來就有限,幾十年下來,早就著飯菜消化掉了,而老伴還沒有我喝的墨水多。一時間,愁壞了我們老兩口。忽然,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何不去請教請教書法家呢?
于是,我領著孫子去敲對門老趙的家門。待我們說明來意后,老趙很是熱情。老趙把我們邀進他的書房,在宣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門字??吹贸?,那是標準的柳體。老趙說:門是一個獨體字,從其結(jié)構(gòu)上講應該后寫那一點,畫龍點睛嘛。不過,這是我們柳體的技法,我也拿不準。你們還是去問一下一樓的小錢吧。
我們只好從四樓下到一樓。待我們說明來意后,小錢說:我是練草書的,而且是狂草。草書講究的是筆畫相連,一氣呵成。在我的意念中,門這個字是一筆而下的。體現(xiàn)不出來是先寫點還是后寫點。這樣吧,你們不妨去問一問六樓的老孫,老孫是練隸書的。
小錢把我們從一樓趕上了六樓。待我們說明來意后,老孫推開雙手說:這有點強人所難了。在我練的隸書中,門通常是以繁體字出現(xiàn)的。你們看,“口”字它根本就沒有點。怕我們不相信,老孫就在宣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口”字。不如這樣吧,你們?nèi)栆幌露堑睦侠?,老李應該了解這門字的筆順。
老孫又將我們從六樓踹到了二樓。待我們說明來意后,老李說:“這個老孫也真是的,他不知道我練的是篆書嗎?這篆書還是隸書的老祖宗哩。隸書寫的是繁體字,這篆書就不是繁體字嗎?!老李嘆了一口氣:唉,說實在的,這個門字到底是先寫那一點還是后寫那一點,我早已記不清了!
此時,書法家老李的孫女正好從里屋出來。小女孩念小學二年級。當她知道我們的來意后,小女孩對我和老李說:“爺爺,這個門字的筆順我知道。正確的筆順是先寫一點,然后再寫一豎,最后寫橫豎勾。
老李說:孩子,你有把握嗎?
小女孩胸有成竹地說:完全有把握!說著,她拿出一本《新編小學生字典》。
在《新編小學生字典》第340頁的右下角,十分分明地寫著門字的筆順:點、豎、橫豎勾。
(地址:河北省館陶縣發(fā)展改革局郵編:05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