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衣檢查
一位年輕女患者接受x光檢查時,男醫(yī)生要求其上半身脫光,并親手“幫”她擺姿勢。而此前患者的奶奶在同一醫(yī)院接受同樣檢查時,卻可以穿著衣服。這在黑龍江省醫(yī)院發(fā)生的一幕,引起患者及家屬的強烈質疑。醫(yī)院院長對此解釋說,根據(jù)診斷要求必須把衣服脫掉,從工作程序上是沒有問題的。那么為什么年輕女患者要脫掉衣服做檢查,她的奶奶卻不需要脫衣服呢?難道在這家醫(yī)院,工作程序因患者的年齡、性別有別,年輕女患者要遵守程序把衣服脫掉,老年患者卻可以不遵守程序?我們知道,醫(yī)院制定工作程序是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如果起不到這個作用,甚至反倒侵害了患者的權益,類似做x光檢查必須把衣服脫掉的程序還是盡快廢除為好。
刻名收費
唐山“7·28”大地震已經過去30年了。一直以來,對數(shù)十萬逝者的祭奠僅是遍布唐山許多路口的一堆堆紙灰。不久前,唐山的南湖公園建立了“唐山大地震紀念墻”。讓市民在上面刻上親人的名字進行紀念。然而,這面紀念墻,也緊緊地連接著另外一些文字和數(shù)字:紀念墻正面每一姓名1000元,背面800元。
阿多諾說過,奧斯威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唐山地震紀念墻的刻名收費之舉,不僅是野蠻的,而且是無恥的。對于地震后的唐山人來說,他們的紀念與緬懷,竟然要依附著一種缺失基本倫理道德的商業(yè)行為。這樣的紀念墻,流著死難者的血,親人的淚,還刻下了商家的恥辱與丑陋。
今年是紀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節(jié)點上,在災難發(fā)生的原地,這樣的刻名收費行為,必然是對人的情感倫理的極大傷害,也讓人感覺到基本的公共精神的淪喪。
取消面試
在參加內地統(tǒng)招的第二年,香港中文大學就根據(jù)內地情況,決定取消錄取過程中面試這一環(huán)節(jié)。該大學有關負責人對此的解釋是,因為這種面試將需要學生家庭出一筆不菲的費用,而這筆費用對于內地貧困家庭來說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這意味著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得不因此放棄?!岸覀兿MM量做到機會公平,不能因為面試把大部分排除在外。我們要給更多人,尤其是家境貧困的學生以機會,所以我們決定取消面試?!?/p>
在中國內地許多高校越來越強調招生中面試的重要性時,在亞洲乃至世界上排名都很靠前的香港中文大學,卻以“機會公平”的理由主動取消面試,這的確應該引起我們的更深入思考。
長期以來,國內不少經濟學家在論述公平問題時,也強調“機會公平”。而對于到底什么是“機會公平”,并沒有很好地進行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