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部分地區(qū)遭受了特大洪災,使部分地區(qū)的苧麻被毀,現(xiàn)將災后苧麻生產的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一、防漬排水。栽麻前深耕33厘米左右,把底土翻上,表土翻下,加厚土層,做成淺溝(17厘米)寬廂(3.3~6.6米),并沿麻園四周開寬50厘米、深27厘米以上的排水渠。山窩沖地以順沖向做成溝深24厘米、廂寬2米左右的畦面,并沿山腳開好圍山溝,在山水較多的窩地,還應順山沖向開好腰溝。平原湖區(qū),一般南北向窄廂、深溝整地為宜。
二、更新品種。麻區(qū)苧麻地經過長期周而復始的耕作和收獲,敗蔸、缺蔸較多,麻蔸自然衰老??衫脼暮蠡謴推r麻生產時翻蔸重栽的機會更換新品種。根據示范調查結果,中苧一號、湘苧二號、湘苧三號適合在湖南省麻區(qū)推廣。中苧一號麻株挺拔,莖稈粗壯,分蔸能力強,發(fā)蔸快,腳麻少,耐肥能力和抗逆性強,銹腳少,品質優(yōu)良。適于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無性繁殖種苗每667平方米(1畝)栽2000~2200株,有性繁殖種子育苗每667平方米栽4000~6000株,施足底肥,適施追肥。年均纖維產量為每667平方米220公斤左右。湘苧二號已通過全國品種審定,抗風,耐旱,耐低溫、霜害,生長勢強,植株粗壯,無效株很少,銹腳短,風斑、病斑極少,手感柔軟,外質優(yōu)良。一般667平方米產麻200公斤左右,高產可達250~300公斤,在湖南省災區(qū)山地、丘陵、濱湖平原的各類型土壤種植,均能獲得高產、優(yōu)質的效果。高產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注意肥料搭配和增施肥料。湘苧三號植株高大,生長勢強,分株多,發(fā)蔸快,前中期生長快,耐旱抗病性強,667平方米產150公斤左右。
三、推廣應用苧麻“三當年”綜合高產栽培技術。“三當年”,即當年育苗,當年移栽,當年受益。第二年即可高產。種子繁殖在2月底至3月上旬播種,采用塑料地膜覆蓋,力爭在5月上旬移栽,可保當年收麻一次以上。為加快新品種推廣速度,可采用嫩梢扦插繁殖育苗。其特點是:繁殖系數(shù)大,一株壯齡麻一年可繁殖50株以上小苗,種苗純度好,病蟲害少。
四、合理密植。深根型、淺根型和中間型品種,667平方米栽植密度分別以2000~3000蔸、1500~2000蔸、2000蔸左右為宜。
五、科學施肥。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豬牛糞、土雜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成活后及時施肥,季季追肥。每季追肥施人畜糞1000~1500公斤,尿素7.5~10公斤,鉀肥7.5公斤或草木灰2擔,特別是當株高15~20厘米和30~35厘米時要及時追肥。
六、及時破稈收獲。春栽實生苗,到8月上中旬麻稈高達1米以上、黑稈50%左右時,即可破稈,隨即培育好第三季麻,當年可收獲一次以上,收后應及時中耕除草。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麻類研究所 孫進昌 郵編:4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