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于從詩中尋求一種奇異的美,李木馬的這組詩恰恰有了這種美。他把欲寫的事件通過慣常語言串連起來,語言平和,心象合一,對事物的把握也很到位,卻在平常的語言中透著奇。
先看《多么像……》這首詩。作者把自己的心靈閃光,投放到韻味獨特的物象中,給人以聯(lián)想。同時,又對客觀環(huán)境進行特寫,以情投景抒發(fā)了作者的心里活動?!斑@一愣”愣出了煩悶和悲傷。曾經(jīng)的歡顏悅色,何時又能重回?從作者默默的詩句中,我碰觸到他輕淡的心脈,和那伸手可掬的苦惱。
而《給父親擦臉》這首詩是由內(nèi)到外的:“擰著毛巾 我想起七歲那年/我也是第一次住院 父親給我擦臉/他怕我哭 他滿是繭子的手/他蒲扇一樣的糙手 那樣輕/摩挲著我的臉有點癢/像是捧著祖?zhèn)鞯拇善鳌?,作者帶著很深的感情來寫那個“擦臉”的動作,他抓住了那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瞬間,細致傳神的動作敘寫,給我以非常形象而又耐人尋味的藝術感染。一絲美好的回憶,雖然已是那么遙遠,但那一夕朦朧的影子,多么“像是捧著祖?zhèn)鞯拇善鳌睋]之不去呀。時間的流逝讓你重新拾回記憶,那生命的老“繭子的手”里顫動的不僅是毛巾濕潤而有點癢的異樣心情,它更是記憶中的一次珍重的情感吶。
而《在醫(yī)院陪父親》這首詩,則表達了一種逆向情緒,也因此給讀者拉出了一個期待中的場景。應該說作者是大膽的,大膽地制造聲勢,大開大合,有意把情景顛倒,又給讀者留出空檔,讓你去想象作者心緒激蕩的變化過程,挑起讀者閱讀時的心理起伏。這一起一承一轉(zhuǎn)一合,雖然讀得人心里沉甸甸的,但最后卻給人以格外的親切。
《你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則又是屬于寫實的。這首詩作雖然只是寫了一些外部動作,但它對讀者心靈的觸動卻是不可小視的,他回憶了童年生活,從童年生活中提煉出對父親的那種摯愛和深深的期待。特別是那種直白陳述,不但沒有削減詩之神韻,反而讓詩更具意味。
李木馬的這組詩具備了那種不以空泛大話支撐的可貴的平民生活精神。詩人娓娓的述寫,一步步引領著我們的體驗和想象,用點睛之筆把我們拉到了親情的現(xiàn)場。作品里情感的厚度,在作者筆下自然地流淌出來。這是詩人從未丟棄的對精神光芒理性思考的一次實踐。我找不到詩人詩行中世俗的痼疾,它是那么地感動了我,不止一次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每每這時,我的眼角濡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