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廚房到客廳是十步,從客廳到廚房也是十步。
這段曾被母親用腳量過多次的距離,在她腳步下是標準的十步。母親在這段距離上度過許多風霜雪雨,春夏秋冬。母親一天幾次為全家的飲食在這條路上來來往往。不知過了多少歲月,母親以往那烏黑光亮的秀發(fā)已變得暗淡無光,明凈的額上也不知何時刻上了幾道深深的印痕。
我小時候,母親要上班,又要照顧我,還要為我們這個家操持家務(wù)。做飯的時候,母親一趟趟地從客廳走到廚房,又從廚房走到客廳,只是背上多了一個我。
我上初中后,在校吃早餐和中餐,每天下午回家,母親總是做好可口的東西,等著我。
有一次,我中餐和早餐都沒吃,回到家餓得難受,到處找吃的。母親看我猴急的樣子,就急忙系上圍裙,進了廚房?;琶χ校赣H在返回客廳時絆了一跤,胳膊肘被磕了一塊,殷紅的鮮血滲出皮膚。我內(nèi)心一陣難受,執(zhí)意要母親不再做飯,但她硬是不肯,仍踏上了那永不言棄的“十步”。
有一天,母親突然驚奇地對我說:“小南瓜,這段距離咋從十步變成十三步了?這房子又沒有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對此也感到非常驚訝,母親平生就在最熟悉的這段路上量來量去,“十步,就是十步呀!”我對母親說:“大概是您沒量準吧!”“不。”母親認真地對我說,并在路上又重新走起來,嘴里還數(shù)著“一、二、三、四……”我看著母親深陷的眼眶,越來越凸出的顴骨,我心頭一陣酸楚,我知道十步變成十三步的原因了。
至今母親仍然步履蹣跚地徘徊在這再也熟悉不過的空間,不過現(xiàn)在是走十三步,多出來了三步。
選自湖北來鳳實驗中學(xué)《鳳泉》社刊;導(dǎo)師:劉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