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閱讀題參考答案]
1、A 2、A 3、D 4、C
[文學(xué)作品閱讀題參考答案]
1、讀者心存善良、憐憫、同情;作品能打動人,讓人感動。 2、當(dāng)今作品缺乏情感力量;以客觀超然的姿態(tài),不動聲色地從事所謂零度寫作,成了當(dāng)今美學(xué)時尚。 3、寫作要有豐富的積累:語言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積累、情感積累等,有了豐富積累,才會功到文章成,才會潤物細(xì)無聲。(言之有理即可) 4、略。
[文言文閱讀題參考答案]
1、A 2、C 3、A 4、C 5、(1)猛獸離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號叫,聲音在山谷中震響。(2)孟德自稱有病,得以復(fù)員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來,也沒有其它奇異的本事。(3)仰慕畏懼交織心中,雖未必在行動中有所表現(xiàn),但情緒表現(xiàn)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
[古詩詞閱讀題參考答案]
1、“清”、“寒”;也寫出了自己身世的清寒;用的是融情于景的抒情手法。2、表達(dá)了古來材大難為用的無窮感慨,這里用的是自我解嘲的語氣,讀后令人更感辛酸。3、描繪出一種蒼涼、凄迷的境界,抒發(fā)了物是人非的懷古幽思。4、采用擬人修辭手法,如“無情”的流水,“自春”的草,啼鳥的“怨”等。既反襯出詩人的多情──對“繁華事散”的不盡感慨,還抒發(fā)了對“繁華事散”產(chǎn)生無窮的感傷。5、詩人對世外桃源心存疑問,以\"隔野煙\"寫出了桃源既神秘又虛無飄渺;以\"何處邊\"提出質(zhì)疑。6、是為了把這一疑問留給讀者,引起讀者的注意,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并加重語氣,留下余味,增添行文的波瀾。7、最大的特色是想象奇特。一是能將官府橫征暴斂,無孔不入,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出來,可謂入木三分。二是在幽默中含有冷峻,極其深刻地揭露出官府橫征暴斂的罪行。8、詩人說要是官府的稅收人員能夠到達(dá)海上仙山呢,就要向神仙們科以更重的稅,這是荒唐而極不合理的想象,卻令讀者意念上奇妙生趣,因為愈遠(yuǎn)于理,也就愈覺得作者有獨步妙想。9、這首詩寫出了巴蜀之路的特點和客中除夕夜的特點,看似尋常、平淡的語言,卻寫出了客中人人共有的感觸,充滿了異鄉(xiāng)飄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義。10、詩人用的有詩味、有詩趣的家常話,俗中有雅致,平中有波瀾,且化用了前人“孤客親童仆”,所創(chuàng)造出的意境是全新的,可謂“看似尋常最奇崛”。11、作者運用了化無形為有形的思維來寫愁怨。愁本無形,作者卻說船載“離恨”,使“離恨”似乎也有了重量。充分表達(dá)了抒情主人公離別之情。12、“煙波”“風(fēng)雨”當(dāng)有兩重含義,一指自然界的煙波風(fēng)雨,二指人生的煙波風(fēng)雨,人生磨難。作者不說誰“不管”,但讀者自然讀出是誰。且使詩意更具有想象空間,使讀者更具有參與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