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常說:我的工作方法是盡量少工作,打橋牌是一種最好的頭腦休整
順勢而行
鄧小平享年93歲,這在全世界著名偉人中并不多見。鄧小平的身體一直健康硬朗,很少患病,他75歲高齡時,健步登上了黃山,80多歲時,還能在大海中暢游1個多小時。在保健醫(yī)生護(hù)理的中央高級領(lǐng)導(dǎo)人中,像鄧小平這樣長壽且體質(zhì)一直很好的并不多見。
鄧小平的生活特點有幾處同毛主席頗為相似:嗜煙、愛游泳、洗冷水浴、喜辣、愛吃肥厚的食品(如回鍋肉等)。然而,他在政治生涯中的遭遇,遠(yuǎn)比毛澤東同志坎坷得多。“三起三落”為世人所共知,但鄧小平卻說:“我吃的苦頭雖不少,但總結(jié)所謂的‘三起三落’,我還是感到幸運,因為總算沒有人把我往死里整。在蘇區(qū)的時候,我被控制起來勞動改造,餓得頭昏眼花,可還是有值得高興的事,有一次居然吃到了兩只雞(指陸定一前夫人唐貞儀送給鄧小平兩只雞——編者)。在江西下放的時候,娃娃們從各地聚攏來一起過年。不給工作了,我就權(quán)當(dāng)休養(yǎng),要是一直在臺上,未必能活到今天。”
隨遇而安、逆來順受是中國的古話,不免有消極處世的負(fù)面意思。但在錯綜復(fù)雜的歷史、政治環(huán)境下,客觀上鄧小平也只能順勢而行。順則蓄勢而發(fā),不放過任何一個重新工作的機(jī)會;逆則保全自我及家人,為兒女親友爭取到哪怕最低的境遇改善。
鄧小平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如果說他在遭受無情打擊的時候絲毫沒有郁悶和其他的想法,那也不是事實。如在“文革”期間他看到報紙上的“形勢大好”,也是憂心如焚,長吁短嘆。有一次送走兒女時,由于過于難受,上班時突然臉色蒼白、呼吸困難,被工友們送往醫(yī)院救治。這也是鄧小平“貶謫”生涯中的一段險情。但總的來說,豁達(dá)、開朗大于憂憤,運用足夠的生存智慧求得生命中的自保之道,化“三落”為生存的意志,這個例證,雖然特殊,但足以值得今人去仿效,去激勵自己。
在一般人眼里,鄧小平所經(jīng)過的“三起三落”,最終都因禍得福,化險為夷,國際輿論界也稱他為“打不倒的小個子”。然而這些看法都是事后之見,在政治斗爭的驚濤駭浪中,誰能預(yù)見自己能夠“三起”呢?“三落”純屬消極,“三起”,則化消極意義為積極意義。一個人心態(tài)不同,看事情的眼光也就不一樣,心胸寬廣的人,看世界是一片光明燦爛,哪怕暫時有不愉快的陰霾,也會相信它終將過去,長壽者的心理優(yōu)勢也在于此。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首先,鄧小平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長期保持樂觀。鄧小平一生中除政治上“三落三起”外,個人生活與家庭成員也屢遭不幸,但他在逆境中從不怨天尤人,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鄧小平常對身邊的人說:人生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善于化解憂愁,要有泰然處之的風(fēng)度,保持精神愉快對身體健康是大有好處的?!疤焖聛?,有高個子頂著”,更是鄧小平的雋言妙語,被廣為傳誦。
鄧小平第三次復(fù)出時,已經(jīng)是75歲高齡,他也深知如果再承擔(dān)第一線領(lǐng)導(dǎo)負(fù)責(zé)工作,很有可能因為過于勞累而損害健康,最終還是不利于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眾所周知,鄧小平是首次提出廢除領(lǐng)導(dǎo)職務(wù)終身制的人,在實際中也是這么做的。這樣,他便有更多空閑享受天倫之樂,讓自己沉浸在幸福、喜悅之中。鄧小平十分疼愛兒孫,常和他們一道說笑談天,每天10點鐘前后他就會將秘書們送來的各種重要文件處理完畢,然后去看看自己的外孫女羊羊(鄧榕的女兒),與活潑可愛的羊羊說上幾句話。多年來無論時間多晚,他總要等兒孫們到齊了才吃晚飯,席間兒孫們有說有笑,他在一旁饒有興趣地聽著,一天工作的勞累就都煙消云散了。
“我的工作方法是盡量少工作?!?/p>
其次,鄧小平善于處理工作與休息之間的關(guān)系。鄧小平常說:“工作要重視效率,我的工作方法是盡量少工作?!编囆∑綆状翁岢鰪姆泵Φ墓ぷ鲘徫簧贤司佣€,就是希望通過“少做工作”來擺脫日常繁瑣事務(wù),從生理上減少身體負(fù)荷,從而為黨和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xiàn)。記得一位美國記者采訪鄧小平時,曾問他每天工作多長時間,他伸出兩個手指頭,不無幽默地答道:“兩小時?!逼鋵?,中南海的工作人員都知道,他每天坐在辦公桌前批閱文件的時間,就是從早上8點鐘到10點鐘,的確就是兩個小時。但這兩個小時里,鄧小平著力于處理大事、要事,另外每天還要接見外賓、參加會議、聽取匯報,這也是他的工作,很緊也很忙。
鄧小平十分注意休息和娛樂,用他的話說就是:“休息好了,工作才有精神嘛?!彼纳詈苡幸?guī)律,每天7點鐘起床,8點鐘準(zhǔn)時工作;每天到點就開飯,中午12點整,晚上6點半,而且不隨季節(jié)改變,幾十年一直如此。
鄧小平娛樂的方式很多,他愛打橋牌是眾所周知的。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外出視察,小平同志一有空就召集幾個牌友打橋牌。他說:“我打橋牌,證明我腦筋還清楚,打橋牌是一種最好的頭腦休整?!?/p>
晚年的鄧小平每天堅持看報紙雜志、看電視,特別是中央電視臺的經(jīng)濟(jì)半小時,還喜歡看各種體育比賽的電視轉(zhuǎn)播。有時,還會去翻翻古龍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借此來放松大腦,調(diào)節(jié)情緒。有一次,他觀看乒乓球比賽實況轉(zhuǎn)播,當(dāng)時鄧亞萍和對手正打到關(guān)鍵時刻,比分咬得很緊,在最后一球的時候,鄧亞萍終于贏了,他也長出了一口氣,并高興地為我國的體育健兒贏得世界冠軍鼓起掌來。
堅持鍛煉,重視保健
第三,鄧小平一直堅持鍛煉,重視保健。從青年時代起,鄧小平就養(yǎng)成了堅持健身的好習(xí)慣。他喜歡簡單易行的體育鍛煉項目,如散步、洗冷水浴、爬山、到江河湖海里去游泳,后來又喜歡打橋牌和臺球。晚年行動不便,他就堅持散步。每天上午,只要不外出,他總要抽出十幾分鐘,在自家的院子里來回走18圈(一圈約為140米),伸伸臂踢踢腿,活動活動筋骨。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而且散步時一聲不吭。鄧小平還喜愛游泳,但不在游泳池里游,而是到大海里暢游。夏季,到秦皇島、大連等海濱城市療養(yǎng)、視察時,他幾乎天天下海,風(fēng)雨無阻,一游就是1個多小時。為掌握時間,他游泳時,岸上有專人看表,到了規(guī)定時間就搖小紅旗通知他往回游。有一次,游到半截天降大雨,岸上馬上搖起小紅旗。鄧小平說:“他們搖早了,還不到時候?!闭f罷,又繼續(xù)往前游去。
鄧小平很重視日常生活的保健,年紀(jì)大了以后更是如此。他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用以鍛煉身體、磨練意志。晚年時冷水浴不能洗了,就堅持洗澡,一般洗溫水澡,每周六午休后洗一個熱水澡,洗澡水中要加一小盆豆?jié){,這樣對老年人干燥的皮膚可以起到較好的護(hù)理作用。鄧小平是四川人,愛吃辣,醫(yī)生們常建議他要注意補(bǔ)充維生素,因為常吃辣容易引起大便干結(jié)。他便欣然接受,每天都吃上幾粒從國外進(jìn)口的維生素。
主張食補(bǔ)而不藥補(bǔ)
第四,鄧小平講究飲食營養(yǎng),主張食補(bǔ)而不藥補(bǔ)。小平同志飲食簡樸,不奢侈,但講究營養(yǎng)搭配。他早餐愛吃雞蛋、饅頭、稀飯、泡菜;午飯、晚餐常是兩素、一葷、一湯。他最愛吃四川家鄉(xiāng)風(fēng)味菜肴:回鍋肉、粉蒸肉、扣肉等,自家制的霉豆腐、腌胡蘿卜絲等小菜桌上常年不斷。有時,還能吃上他自制的豆腐菜。說到這,還有一段小插曲:鄧小平早年留學(xué)法國勤工儉學(xué),曾和周恩來總理一起開設(shè)“中華豆腐坊”,自操磨杵,還到巴黎的餐館酒店做豆腐菜,生意很是紅火。
除了請客,鄧小平從不主動向廚師點菜,也從不挑食,廚師做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大方向上符合營養(yǎng)平衡就行。至于食譜的營養(yǎng)搭配,則完全交給保健醫(yī)生去做。他家有個規(guī)矩,剩菜剩飯不許倒掉,而是做成燴菜、燴飯,下頓接著吃。鄧小平曾幽默地說:“不會吃剩飯的是傻瓜?!彼坎惋埱岸家葍尚”┡_酒,算是一點特殊享受,但少飲即止,從不多喝,更不用說醉酒了。
晚年戒煙
最后,晚年戒煙也是鄧小平身體長期健康的一個因素。小平同志吸煙的歷史很長,繁重的工作使他每天要吸大約一聽香煙(50支),他吸煙有個習(xí)慣,從來都是自己點,而且是用火柴,不用打火機(jī)。后來,年紀(jì)大了,吸煙對氣管和肺不好,醫(yī)生建議他戒煙,鄧小平很誠懇地說:“像我這樣的人,沒有其他的嗜好,只是抽抽香煙。而且年紀(jì)這么大了,何必再戒呢?如果因抽煙而縮短壽命,也只好認(rèn)了?!贝蠹乙簿退懔?。但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最終促使鄧小平把煙戒掉了。
1988年3月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一天下午,大會選舉國家領(lǐng)導(dǎo)人。鄧小平投過票后回到主席臺上就座,便習(xí)慣地點燃一支香煙吸了起來。那天剛好是世界無煙日的第二天,一位代表看見了,便寫了一張紙條:“請小平同志在主席臺上不要吸煙?!奔垪l傳到主席臺上,鄧小平看后,笑著趕快把燃著的香煙熄滅了。此后,鄧小平在主席臺上再也沒有吸煙。身邊的工作人員和醫(yī)生抓住這個機(jī)會,再次勸說鄧小平戒煙,鄧小平便于1989年正式告別了“熊貓”——戒煙了。
鄧小平了解養(yǎng)生保健的知識,并身體力行,長期堅持科學(xué)的保健和適度的鍛煉,有章法,善調(diào)節(jié),貴恒心,這就是他老人家健康長壽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