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黃光裕在2006年的秋天有點心煩,但是陳曉的到來還是足以令他自慰。
11月15日,永樂董事長兼總裁陳曉從上海趕到北京,坐進了以前的老對手,如今的合作者,也可以說是兼并者的黃光裕為他在鵬潤大廈布置的寬大辦公室。國美新任CEO、那個曾經在上海掀起家電市場風暴的陳曉就這樣低調離開自己的“老巢”來到陌生的并不屬于自己的“地盤”走馬上任了,陳曉的行動宣告了國美永樂合并的成功。于黃光裕來說,這也許可以沖淡前些日子關于自己兄弟倆被調查傳聞的些許不快。
國美并購永樂,不僅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擴充渠道地盤,占領了更多的市場,甚至富豪榜上也贏得了更好看的結果——自己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首,而合作者陳曉則被擠出榜外。
首富也有煩惱,這一點中外皆同。就在俄羅斯的巨富阿布在為情所傷甚至于趕赴維也納接受治療時,關于黃光裕兄弟接受調查并卷入房貸擔保案的報道令輿論嘩然。此時,正值國美永樂合并的關鍵時期,而社會上關于富豪“原罪”的說法卻日益濃重。這則傳聞雖然來得快去得快,但卻著實令國美相當“不快”。
其實在整個2006年,黃光裕的棋明顯地少了些霸氣,卻多了幾分機會主義。從“光頭”形象到信任危局,首富這一年學到的絕不僅僅只是策略和能伸能縮。
2006年2月,國美電器宣布與美國基金公司華平投資集團達成協(xié)議。華平通過認購國美電器發(fā)行的1.2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及2500萬美元認股權證投資國美電器,雙方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在以往這看起來好像是不可想像的。財大氣粗的黃光裕從來沒有給人缺錢的印象,他只會收購別人,何以會再進別人的融資圈,引進戰(zhàn)略投資實屬機會主義的做法。
2006年4月,黃光裕下了一著棋,這招叫作國美全球戰(zhàn)略合作高峰會議的招數。此會打著“國內家電連鎖攜手對外”的口號,巧妙地打出了黃自己的精算牌——既樹立了行業(yè)老大的威信,又祭出了民營愛國企業(yè)的旗號,而在暗中,黃光裕實現(xiàn)了對國內競爭對手的全面摸底,從而在收購戰(zhàn)中占得先機。
6月,國美逆市而動,宣布全國空調“跳水”,在擊垮空調漲價聯(lián)盟的同時再一次上演了六年前國美擊垮家電聯(lián)盟戰(zhàn)役的“舊戲”。一個月后,國美啟動了合并永樂的行動。然而就在黃首富大刀闊斧地在市場上左右逢源時,關于黃氏兄弟受調查的傳聞便開始流傳,最后《財經》大膽披露造成了國美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盡管國美發(fā)表聲明表示國美電器、鵬潤地產及黃光裕本人到目前為止沒有受到任何一級公安部門的調查,黃本人也通過參加亞運會火炬?zhèn)鬟f活動來辟謠。但關于他機會主義的起家史再一次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
盡管有說法稱此次風波是國美的競爭對手在作祟,但機會主義的起家史都難以被這場“秋風”吹散。甚至有人開始追溯,那個從珠市口起家的小伙子,是如何抓住機會主義的尾巴締造出全國家電連鎖老大的歷史。
好在船大抗風浪,黃光裕也許明白,這一次自己需要的確實是機會而不是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