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
平衡血糖好幫手
別名:莜麥、油麥、玉麥、野麥。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燕麥的氨基酸含量居小麥、大米、玉米、黍子、大麥、高粱等谷類作物之首。燕麥中還含人體所必需的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如鈣、磷、鐵、核黃素等,也是其他禾谷類作物之冠。
燕麥含有多種能夠降低膽固醇的物質(zhì),如單不飽和脂肪酸、可溶性纖維、皂甙素等,都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從而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燕麥含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可減緩葡萄糖吸收,具有延緩餐后血糖上升的效果,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燕麥還能通便,對老年性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
此外,燕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E、葉酸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生活工作帶來的壓力;含有的鈣、磷、鐵、鋅、錳等礦物質(zhì)也有預防骨質(zhì)疏松、促進傷口愈合、防止貧血的功效。
中醫(yī)認為,燕麥有補益脾腎、潤腸止汗、止血的作用。
溫馨提示:一次食用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胃腸脹氣。
玉米
最具營養(yǎng)的主食
別名: 苞谷、棒子、玉蜀黍。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功效:在當今被證實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yǎng)保健物質(zhì)中,玉米中就含有多種:鈣、谷胱甘肽、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等。
玉米中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維生素E則有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玉米富含葉黃素、玉米黃質(zhì)。經(jīng)常吃葉黃素含量較多的食物可以減少患白內(nèi)障的危險。
玉米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抗癌物質(zhì)——谷胱甘肽,它進入人體后可與多種致癌物結(jié)合,使其失去致癌性。其所含的微量元素鎂也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玉米中的纖維含量很高,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
中醫(yī)認為,玉米有調(diào)中開胃、寧心活血及調(diào)理中氣等功效,玉米須子有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助消化作用。
溫馨提示:一次不宜過量食用,以免消化不良。玉米發(fā)霉后不能食用。
蕎麥
開胃寬腸,降脂抗栓
別名:三角麥、烏麥、花蕎。
性味:味甘,性涼。
功效:蕎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煙酸和蘆丁。蘆丁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保護視力和預防腦血管出血的作用。煙酸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還具有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蕎麥含有豐富的鎂,能抑制凝血塊的形成,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蕎麥含鉻有利于防治糖尿病。
蕎麥中的某些黃酮成分,有抗菌、清炎、止咳、祛痰的作用,因此,蕎麥也有“消炎糧食”的美稱。
中醫(yī)認為,蕎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的功效。
溫馨提示:一次食用過多易造成消化不良。凡體質(zhì)易過敏者當慎用。脾胃虛寒、消化功能差、經(jīng)常腹瀉的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