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期間我曾在一家公司打過工。因一筆生意,我自作自受,丟掉了這份工作。
這單生意是為某貧困縣一個村辦廠代理出口一批手工藝品。進口方為丹麥一家公司,答應(yīng)出價25萬美元,而那家村辦廠代表——老支書憨憨地說,給20萬美元就成了。經(jīng)理興奮地拍著我的肩:“你穩(wěn)住丹麥方面,一口價,25萬美金;我負責(zé)那廠家,20萬美金。能再殺低點更好。事成后大家共分紅利?!?/p>
三天后,老支書得知生意基本沒問題時,那溝溝坎坎的臉上,也散發(fā)出紅光,還代表全村人一再對我表示感謝。還興奮地告訴我,有了這20萬美金,他們就可以給村里鋪路、蓋小學(xué)。這批木器工藝品凝聚著全村人一年半的心血。因為村里交通實在太差了,山里產(chǎn)的柚子運不出去,而柚子又不耐存,看著成堆成堆的柚子一天天地爛掉,不少人心疼得流淚。村里還計劃蓋一所小學(xué),山里人窮,想讀書,可又交不起學(xué)費。有了這筆錢,孩子們不用為學(xué)費犯愁了。我聽了,心中澀澀的。我問他,假如再多賣5萬美元,想干些什么呢?他說,給村里裝上自來水。村民們吃水都要到山下去擔(dān),去年他們村有一個村民擔(dān)了滿滿兩桶水,累壞了,一個跟頭摔在了山溝里……他回去還得加把勁干,爭取年底把這事給辦了。
我告訴他,加勁干是好的,不過自來水現(xiàn)在就可以裝上了。就這樣,我被公司“炒”了?,F(xiàn)在,我還清晰地記得公司經(jīng)理氣急敗壞地用手指著我的鼻子問:“到底給了你多少好處?”我只是告訴他,山窩里的日子實在太苦了。最重要的是,我也是山里長大的孩子。
(林海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