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高中語文教材四冊)是明代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中的名篇。長期以來,人們對杜十娘的性格及其悲劇原因進行了諸多分析和闡釋,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督處熃虒W用書》中“課文鑒賞說明”部分里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李甲是富家子弟。他雖然也曾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他屈從于社會、家庭的禮教觀念,再加上孫富的破壞,最終背叛了愛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劇?!睂Υ?,筆者不敢十分茍同。李甲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對杜十娘只能是一種庸俗的金錢關系,無愛情可言。
一、從金錢玷污“愛情”,看李甲背信棄義的必然性
杜十娘一直生怕金錢成為二人間的紐帶而使真誠純潔的愛情遭到玷污,但還是被金錢玷污了。
1.李甲用錢占有杜十娘
杜十娘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七、八歲時被人拐賣到遠離家鄉(xiāng)的京城,高價讓給春光院里的老鴇。老鴇看出這個伶俐的妞兒日后必能掙大錢,便用心地調(diào)教管理。十七、八歲時出落成天姿國色,琴棋書畫,樣樣皆精。招惹得京城中的王孫公子、達官貴人慕名而來,一個個情迷意蕩,一擲千金,在所不惜。
李甲生于官宦之家,為求功名,獨身一人在北京,身邊又帶著許多銀兩,常與同鄉(xiāng)柳遇春到妓院沾花惹草。后來遇見杜十娘,當然如獲至寶,從此終日廝守,不能分離。李甲為贏得青樓幸名,便“撒漫用錢,大差大使”,以致“囊篋漸漸空虛”。
李甲同所有的浪蕩戀色之徒一樣,他用金錢占有了杜十娘的青春和美貌。
2.杜十娘用金錢買愛情
小說中的杜十娘,是一個聰明、美麗而熱情的女子,但因“命運不濟”,落得“風塵困瘁”,飽經(jīng)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蹂躪,過著猶如地獄般的生活。她渴望擺脫這種非人的處境,做一個真正的有價值的人,因而“久有從良之志”。但是,一個女人,特別是處于社會底層的妓女,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又談何容易。更何況,杜十娘所追求的,又不是一時的歡愛,一般的婚姻,她要追求一種人間真情。所以,杜十娘才苦心積攢“百寶箱”,希望用“百寶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用金錢來換取真正的愛情。
在李杜的情感糾葛中,“百寶箱”的出現(xiàn)一共有四次,構成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如:
第一次:當李甲為籌集從鴇兒處贖出杜十娘的三百兩銀子而到處奔波借債,但又毫無著落時,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說是從姊妹處借的而實際上是從“百寶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兩來“任其半”(此外還有二十兩作“行資”),終于感動了柳遇春借來另一半,使李甲能順利地贖出杜十娘。這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次:當杜十娘和李甲告別,柳遇春和眾姊妹準備上路時,謝月朗“命從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鎖甚固,正不知什么東西在里面。十娘也不開看,也不推辭,但殷勤作謝而已”。這“描金文具”正是“百寶箱”,有了這個“百寶箱”,夫妻倆浮寓吳越問的山水之費就不愁了。這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次:當李甲用完那二十兩白銀,為行資匱乏“正當愁悶”時,杜十娘又取鑰開箱,拿出白銀五十兩充當行資。這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
杜十娘在選擇李甲托付終身之時,又一直不肯把“百寶箱”的秘密告訴李甲,這是為什么呢?只是因為用金錢買愛情,是她唯一的一張牌,所以為防不測,不肯輕易說出。
3.李甲因錢拋棄杜十娘
杜十娘懷著和李甲白頭偕老的愿望,多方籌措、苦心經(jīng)營,終于脫離了牢籠,和李甲一同回家,期待過上一種幸福自由美滿的生活??墒菦]有料到,遇上了貪婪荒淫狡猾的孫富。在孫富花言巧語的蒙騙下,李甲終于要轉(zhuǎn)賣杜十娘,一方面對家庭有個完善的交待,另一方面也使自己能夠擺脫錢財無著的困境。對李甲一往情深的杜十娘,沒有想到自己全心全意付出了莫大犧牲,竟然得不到情郎的理解。一個曾經(jīng)對自己感激涕零的人,一個自己真心愛的人,只為“一千兩”,為個人私利,就不惜背信棄義,斷然把自己當作商品再一次賣掉,而且還面有喜色,心無愧意。
在這個利欲熏心的社會里,在充滿銅臭的人與人的關系中,杜十娘的希望是注定要破滅的,她的悲劇是注定要發(fā)生的。
4.杜十娘只能用金錢懲治負心郎
杜十娘為什么在“怒沉百寶箱”之前,要孫富兌足千兩銀子?如果有讓李甲得到千兩銀子帶回家的意思,但僅為此的話,杜十娘為什么不干脆從“百寶箱”中拿出部分錢銀給李甲,以此來表達也曾柑愛一場的心意?十娘此舉的目的,是要讓李甲明白他這一場“生意”做得可是大虧了,十娘要讓他意識到千兩銀子與價值不下萬金的“百寶箱”的巨大反差,讓他在悔恨和痛苦中煎熬,懲治負心郎。同時也讓孫富“破人姻緣,斷人恩愛”的孫富,人財兩空。
本來就算李甲負義,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自盡,她有青春、美麗,還有金錢,她還可以另尋他歡,就算獨自一個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吃人的封建禮教,自私自利的人際關系,使杜十娘徹底地失望了。在這樣的社會里,沒有生長真情的土壤;在這樣的社會里,真情就像柔弱的嫩芽,沒有養(yǎng)料和水分,只有枯萎和死亡。試問天底下有什么地方可以容納下這樣一個弱女子,可以容納她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試問又有何藥物可以治療她那顆破碎的心,可以撫平她靈魂的創(chuàng)傷?世上任何東西都無法幫她懲治負心郎,懲罰孫富這個無恥的小人。杜十娘,她只有用金錢表示內(nèi)心的極大憤慨,用金錢來反抗這個暗無天日的社會,來保存自己的尊嚴和清白!杜十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寶箱”,是人性,是道義,是良知,是人心,因為當時社會容不下這些東西,杜十娘始終沒能躲開禮教的羅網(wǎng),成為一個金錢和利益的犧牲品。
二、從李甲的背信棄義,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
1.追逐名利,至高無上
雖然明代是我國歷史上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最為充分和繁榮的時期,雖然金錢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姿態(tài)沖擊著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和意識,但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仍然根深蒂固。它要求文人走正統(tǒng)的道路:或謀功名、或取天下、或保貞節(jié)。
李甲他出身官宦門第,家住江南紹興,父親位居布政司之職,膝下三個兒子,李甲居長,父親要他頂立門戶,要求甚為嚴厲。李甲因科考未中,被嚴父送到北京國子監(jiān)讀書,成為一名國子監(jiān)的太學生,希望日后能混個一官半職。李父李布政是受封建正統(tǒng)思想浸淫很深的封建禮教的化身。李布政對李甲滿腦子灌輸?shù)氖欠饨ㄋ枷牒头饨ǘY教,李甲走的是讀書求取功名之路,日后來繼承和維護封建統(tǒng)治、封建秩序??梢赃@樣說在他老子的強大政治壓力和經(jīng)濟壓力之下,他暫時沒有屈服的原因只有一個,即舍不下十娘的花容月色.。所以當李甲與孫富“萍水相逢”時,便暴露出了他的真實面目,面對白花花的一千兩銀子,面對“父子天倫,必不可絕。若為妾而觸父,因妓而棄家,海內(nèi)必以兄為浮浪不經(jīng)之人。異日妻不以為夫,弟不以為兄,同袍不以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間”?李甲便毫不猶豫地二者兼取,既獲得錢財又保全禮教。杜十娘不過是一個煙花女子,只要有錢隨時都
可以擁有,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絕沒有杜十娘的一席位置,因此毫不憐惜地舍棄??梢?,李甲徹頭徹尾是一個貪財庸儒,他選擇錢財選擇禮教符合他這類人貫穿始終的性格,并非最終才“背信棄義”!
2.自私自利的曖昧心態(tài)
在杜十娘看來,這位書生,雖生于官宦之家,卻“忠厚志誠”,在此煙花之地,自是待琢璞玉。這就是杜十娘在萬千人中苦苦尋覓的那一位,也是杜十娘全部人生理想之所寄托,她等來了生命中的支柱——李甲。
杜十娘是個真正為愛情而生,為愛情而死的癡情女,愛情是她全部的人生信仰。杜十娘偏執(zhí)的是真情,使她變得不顧一切,勇往直前。而李甲呢?當與孫富舉杯相勸時,孫富問道:“昨夜尊舟中清歌者,何人也?”李甲說道:“此乃北京名妓杜十娘也?!贝藭r的杜十娘,正隨李甲南下,憑的正是李甲妻子的身份,而這時李甲向?qū)O富介紹時,卻說是“北京名妓杜十娘”,卻又何故?卻原來,李甲既有好色的浪蕩子迷戀美色、輕視真情的一面,又有舊時代知識分子軟弱無能、自私自利的性格,表現(xiàn)出極其曖昧的思想特征。雖然杜十娘離開了妓院,但杜十娘的身份在李甲心里是曖昧不清的,說她是北京名妓吧,她分明已經(jīng)“從良”:說她是李甲妻子吧,她又未曾藉此在李甲心中存在,隨時可以轉(zhuǎn)手。在這種身份的曖昧不清中,我們可以看清李甲內(nèi)心世界的齷齪與外在的“忠厚志誠”,是多么讓人捉摸不定。李甲的曖昧態(tài)度,給杜十娘留下了多少個謎底,一旦真相大白,已成千古遺憾。孫富的出現(xiàn)只不過使矛盾沖突變得更加尖銳和激烈,使李甲的選擇變得緊迫,使他的荒唐懦弱無能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得更徹底。它只是作為一個外因,使人物的性格弱點暴露無遺,使本來就潛藏的矛盾終于激烈地展開了。
杜十娘的美麗使人感到可愛,她的聰明能干使人感到可敬,她的癡情忠貞不渝使人感到可嘆,而她的悲壯的死就更增加對李甲之類的“正人君子”的痛恨。但是,從故事中可以看出,在這樣的社會里,濃重的封建禮教思想,男權至上的社會秩序,把婦女當作玩物的腐朽的剝削階級的思想,已經(jīng)決定了曾經(jīng)擁有妓女身份的杜十娘的愛情理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杜十娘追求的不是用年輕、貌美、富有換來的所謂幸福,她要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當杜十娘撒盡珠寶,躍身投入江中,她的身體,伴隨著無價珠寶,漸漸沉入江底時。這種雙重的毀滅強烈震撼著人心,演奏出可悲可嘆的一曲社會和人性的雙重悲歌?,F(xiàn)代的今天,我們或許從中得到啟發(fā),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人生觀,怎樣的愛情觀。正如舒婷《致橡樹》里倡導的,女性要求自由、平等的愛情,而來不得半點依附思想。但愿天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陳光明,浙江省紹興縣職教中心)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