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燕 張 靜
劉恒的中篇小說《伏羲伏羲》,如果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它凸顯的是兩代人明顯的“俄狄浦斯情結”。劉恒將西來的“戀母情結”作了一番改造,使這種以文化和藝術的面目出現(xiàn)的人類集體無意識的情感體驗沾染了更多的中國本土化色彩。
一、兩代人的行為敘述
20世紀40年代,小地主楊金山為了傳宗接代,以二十畝地換來了小他三十歲的王菊豆,求子心切又性無能的楊金山對其百般虐待,他的侄子楊天青卻與菊豆私通生得一子,取名天白。楊金山死后,天白發(fā)現(xiàn)隱情與“堂兄”不睦,致使天青裸溺水缸中。弒父模式戀母情結在此對文本中父權文化統(tǒng)治下的畸形婚戀觀的折射,觸及了社會屬性主導的人的心理結構的深層創(chuàng)傷。
1.天青:“弒”叔(父)“娶”嬸(母)
細讀文本,不難發(fā)現(xiàn),天青始終被對叔父的憎惡忌恨和對嬸母的莫名好感所糾葛不清。
仇父:迎親返回途中,天降大雨,“天青覺得叔叔的言談舉止越來越愚蠢,天青嘟嘟囔囔罵那頭驢罵得有些累的時候,突然醒悟到他是在罵他的叔叔”,連天青自己都嚇了一跳,不知道他怎么會無緣無故罵叔父。難道人的潛意識的確不受理智支配,僅僅因為嬸子的出現(xiàn),他壓抑了多年的“仇父情結”才驀然抬頭?其實天青父母的死因早就為其仇視楊金山埋了伏筆,菊豆的出現(xiàn)不過提供了一個由仇父向戀母側重的契機。
“天青用充血的眼睛盯著他的叔叔,‘咱們看誰宰了誰吧”,“如果楊金山后腦勺上生了眼睛,或許會看清侄子那張木呆呆的臉面,上邊寫滿了要殺掉他的意思”。楊金山中風后,天青半夜去南嶺找他,很想“把這塊軟石頭掀下去,心事或許竟能就此了結。”最終良心和道德戰(zhàn)勝了內心的愿望,他把叔父背回了家。當確定楊金山成了廢物之后,天青沒有絲毫同情與痛苦,反而松了一口氣,再吐話時就用了主子的口氣,“晌午烙面餅”,這是弒父娶母的極致,天青潛意識中欲取叔父而代之的實踐化。
戀母:“天青分明感到嬸子的眼睛射出了許多溫暖,使他感動,也使他更加委屈”;“他在心窩里向一張俊俏柔嫩的臉蛋子伸出了肉滾滾的年輕舌頭。”“他倉促地持久地維護了自己的情欲,愛上了自己的嬸子?!本穹治龇ㄖ星榻Y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受無意識中某種強有力的控制,在思想和行為上無法自持而沉溺于某種境遇,不僅思想和行為顯得單一,而且往往有悖常情常理,具有過分和極端的特征?!皨鹱印笔翘烨嘁庾R中關注的中心,嬸子菊豆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居于首位,在許多時刻和場合,天青總是不由自主地把周圍的一切和嬸子聯(lián)系起來。干活時,“嬸子夸他,能讓他感到極大的滿足,鋤片子頓時拉的生風,他喜歡給嬸子表演?!?/p>
2.天白:戀母“殺”兄(父)
天白,天青名義上的堂弟,實際上的親生子,對母親菊豆很是孝敬,卻始終不給天青一個好臉色?!疤彀着c堂兄不睦,常見天青涎著臉與他說話,他小嘴兒吧吧地搶白一氣,掉頭便走?!薄斑@家有我沒他”。當他嗅到家里不正常的氣氛時,“他從案板上操起一把菜刀……如果堂兄果真做下了,又讓他抓住,他就剁了他!”“把母親從地窖里救出來后,他已經(jīng)不準備去背另一個了,他緊閉了院門,考慮要不要把窖口堵上”。宿命般地,父子兩人都有拿起刀要砍“父親”的欲望,最后也都是無奈地救出了“父親”。當楊天青說“我是你爹”時,天白愣住了,一陣惡心,他不能擺脫,“終于惱怒地踹了一腳,把天青當胸踏翻在綠油油的韭菜地里?!?/p>
二、社會心理的置換變形
1.第一代模式:天青,菊豆和楊金山
弗洛伊德認為,力比多沖動自嬰兒降生之時就潛伏在他的無意識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壓力通過他們的意識對他們的這種沖動施行壓抑,其結果便是在其意識下形成“情結”,對男孩而言,是戀母嫉父的“俄狄浦斯情結”,這種情結無意識地支配人的心理,成為人的某種行為的動機和源泉。
天青從小失去母愛,蓄積起來的力比多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心理的緊張,導致不愉快而要求得以釋放。此時身邊最接近自己的也是唯一的女性是王菊豆,她也是他形式上的母親——嬸母,故而楊天青把第一個力比多沖動指向了她,把第一個仇恨與殺戮的愿望指向了楊金山。
王菊豆多年來要忍受丈夫的無愛、暴虐和專橫,這種內心的積郁,使她很想找人排遣和傾訴,同時也為了報復楊金山,她選擇了楊天青。楊天青內心深處的秘密恐怕連他自己也不愿正視,這就是多年來積聚在他無意識中的戀母仇父情結,經(jīng)由王菊豆遭際的沖擊和情愛的誘惑,以它最觸目的方式進入了他的意識。
然而,大凡具有“俄狄浦斯情結”的人,走到對母親的變態(tài)依戀這一步便不敢再越雷池,楊天青卻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而且整個過程是清醒而自覺地,并且持續(xù)了十多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亂倫的另一方面王菊豆身份的雙重性:一方面她是世俗眼中天青的“母親”;另一方面,她又并非是生身之母,而且年齡相當(只相差四歲),在天青心目中,她只不過是一個僅具母親意義的女人。這樣一來,前者由于摻入了菊豆的柔情而喚起天青內心沉睡的戀母情結,后者則由于伴隨著菊豆的主動引誘而促成這種戀母意識的發(fā)展。于是,“俄狄浦斯情結”在楊天青身上得到了完全意義的再現(xiàn)——他占有了“母親”,并通過這種占有,實現(xiàn)了他早年郁積于心,后來又出于對王菊豆的性愛而加深了的向叔父復仇的愿望。
可是,跟著來的,是畸戀的陰影所帶來的恐懼心理?!氨疚摇睗M足了,但天青的道德良知告訴他,他的欲望以及由欲望促成的行為是有悖于倫理道德的,不安定的“自我”不斷受到外界的打擊,受到“超我”無情譴責的困擾。他遭受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企求在超負荷的勞作中讓自己的苦悶得以宣泄,使得性本能沖動得以“升華”。
然而,一切努力仍無濟于事,楊天青因為愛和恐懼而自殺,從而達到了毀滅自己的目的,在死亡的那一刻,他才獲得了真正的解脫與自由。
2.第二代模式:天白、菊豆和天青
天白敬愛、孝順母親,他希望母親是他一個人的,所以即使他覺察到母親和堂兄的曖昧關系后,還是寧愿相信什么都沒有發(fā)生。母親和堂兄暈倒在菜窖里的那天,天白趕回家,他“剛踏入村巷便吹起了哨子,大口吐痰,讓鞋底在青石板上磕得重些?!彼室獍l(fā)出聲音,是想給母親提個醒,他內心里實在不想看到母親的形象被破壞。當他到處找不到母親和堂兄時,他“頭發(fā)嗖嗖地豎了起來”,先是想“剁了堂兄”,后來又“想殺了母親”,因為他認為母親背叛了自己,潛意識的愛也是自私的。把母親從菜窖里背出來之后,他“為母親拂去臉上的塵土,擦得很仔細,那只手還在枕頭旁邊抓來抓去,像撓著一顆心,要撓得它滴出鮮淋淋的血來?!彼粶蕚淙ゾ忍眯至?,可是當聽到母親神志不清的呼喊天青的名字時,他“再也支撐不住”,為了母親他只得救出了堂兄。
天白對天青的仇恨,一方面是出于對父權道德秩序的維護——維護死去的爹的尊嚴、保護娘的貞操,不管是為了所謂的“家族名譽”也好,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也好,他都不容許這種事情發(fā)生??墒牵烨喈吘故撬奶眯?,一直盡心照顧他們母子,再討厭也不至于“不止一次的想讓他死”,若將天白對天青的那種陰騭的、極端的恨完全理解為人倫因素和社會因素,恐怕無法讓人信服(黃田子語)。所以天白仇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潛意識里的“俄狄浦斯情結”的支配。
天青溺死在水缸里時,天白正好十八歲,他潛意識里弒父的愿望滿足了,成年后天白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娶妻生子,很疼愛自己的兒子。”
結 論
在《伏羲伏羲》中,透過楊天青由依戀王菊豆、到與之亂倫、到恐懼直至最后自我毀滅的過程,以及天白的行為,我們看到了父子兩人的“俄狄浦斯情結”發(fā)生、發(fā)展的完整過程。楊天青和楊天白的行為模式正好印證了這一情結的普遍性。
(李昌燕 張 靜,蘭州大學文學院)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