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打電話來告訴我,說母親挑水時(shí)扭傷了腰。我趕緊回老家看母親。一向能干的母親,終于躺到了床上。她身上蓋著被子,雙腳露在被子外面,腳掌上粘著很多灰塵。我說:“媽,讓我?guī)湍阆聪茨_吧?!蹦赣H想自己洗,可實(shí)在洗不了,就嘆一口氣:“唉,真沒用?!?/p>
我端來一盆溫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然后挽起母親的褲腿,幫她洗腳。母親的腳非常粗糙,仿佛油漆師傅打磨家具的砂紙,我輕輕一摸,竟有一種刈手的感覺。母親腳掌不長,卻特別寬,很不合比例。更讓我驚奇的,是母親的腳趾。我們常人的腳趾都是兩邊往中間靠攏,母親的腳趾卻從中間往兩邊散開,每個(gè)腳趾之間都有老大的空隙,10個(gè)腳趾互不相挨。我好奇地問:“媽,你腳趾怎么散散的?”
父親在旁邊插嘴說:“她的腳是走路走變形的?!蔽覇枺骸按蠹叶甲呗罚瑸槭裁磩e人的腳不變形,只有媽的腳變形?”父親說:“你媽走路苦??!你們兄弟姐妹還小的時(shí)候,我們家窮得揭不開鍋。我又是個(gè)瘸子,干不了重活,你媽只得做頂梁柱,跟那些身強(qiáng)力壯的男人一起去抬電線桿掙錢。那時(shí)候往山里拉電線、抬電線桿,翻山越嶺,一天能掙七八塊錢,太苦,許多男人都吃不消。你媽天天咬牙頂著,我?guī)筒簧厦Γㄒ荒茏龅木褪琴I一雙新鞋給她穿。人家的鞋都穿破了,你媽的鞋還是好好的。我以為女人穿鞋小心,所以耐穿,就不多問。后來才聽別人說,她抬電線桿的時(shí)候根本不穿鞋。我問她為什么不穿鞋?她說一雙鞋兩塊多錢,可買十斤米了,穿幾天就破,可惜??!反正習(xí)慣了,赤腳也一樣走。你媽就這樣抬著電線桿赤腳上山下山,在重壓下,腳趾必須散開,像鐵叉一樣扒住草根、樹須、石塊和泥土。久而久之,你媽的腳趾就再也合不攏了?!蹦赣H說:“老頭子,說這些干什么!”
說話間,我?guī)湍赣H洗好了腳。為了養(yǎng)育我們,這雙腳走過多少山山嶺嶺??!我用毛巾把母親腳上的水輕輕擦干,再把散開的腳趾握在手心里,久久不愿放開。
(選自《老年時(shí)報(bào)》)
習(xí)題
1.題目是“幫母親洗腳”,而文章對幫洗經(jīng)過只是略寫,重點(diǎn)詳寫母親腳的畸形的形成,這是為什么?
2.根據(jù)文意,對下列描述分別指出其表達(dá)作用。
①母親想自己洗,可實(shí)在洗不了,就嘆了一口氣:“唉,真沒用?!?/p>
②當(dāng)父親向“我”說明母親的腳是怎樣變形的時(shí),母親說:“老頭子,說這些干什么!”
③我用毛巾把母親腳上的水輕輕擦干,再把散開的腳趾握在手心里,久久不愿放開。
3.“母親的腳非常粗糙,仿佛油漆師傅打磨家具的砂紙,我輕輕一摸,竟有一種刈手的感覺。”這一描述運(yùn)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4.根據(jù)或參考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三五百字的小評論,題目自擬。
浙江上虞市布置特殊的暑假作業(yè)——孩子在家行孝道。要求:“對父母講話態(tài)度恭敬,語氣親切”;“不頂嘴,不發(fā)脾氣,不讓父母生氣”;“吃飯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請父母先吃”;“父母不舒服,要主動(dòng)問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盡力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dòng)”。
(摘自2004年8月19日《人民日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