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起一件往事。當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們乘車從住地向人民大會堂進發(fā),一路綠燈,交通順暢,我坐在車上常不自禁地與兩旁群眾招手,但車每到十字路口時,又會有一種不安之感浮現(xiàn),當時為了讓兩會的大客車能暢通無阻,北京的市民作出了避讓。據說,北京的交通指揮部門為了保證兩會車輛萬無一失的暢通,實行長時間封路,致使與兩會大車相交的人群和車輛都得在路口上等待很長的時間,耽誤很久。會議期間,我曾和北京的親友會晤,問及此情此景時,親友直率告訴我,北京很多人對這事的反映是:“路人側目?!蔽夷嘶腥?,我乃驚覺?,F(xiàn)在我再看兩會的交通,已不是往日提前封路的強力措施,兩會的大客車處在熙熙車流中和大家一起等候綠燈閃亮。這不是小事,這是關系民心,重視民意的一大改進。
這次兩會上,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重中之最重,也是兩會議論的熱中之最熱?!叭r問題”自湖北省一鄉(xiāng)干部李昌平上書朱 基總理提出了“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yè)真危險”后,多年來困擾人心。過去從接觸到的實際,從聽到的信息,都未能使人對解決“三農問題”產生強大的信心,都未能使人感到前景透明、樂觀。這次似乎有了令人釋負的感覺。執(zhí)政黨和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建議、構想、政策、方法,并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實現(xiàn)全面小康、和諧社會的偉大基石。“三農”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中國農村建設出現(xiàn)“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xiāng)風文明,管理民主”的新面貌。而且提出實現(xiàn)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我感到有兩項:一是,農民必須是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主體,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不能搞強迫命令、形式主義,農民真正有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監(jiān)督權等等。這一切是歷年來農村工作十分可貴的經驗,為此我們付出了十分慘痛的教訓,有血有淚。和這相應的,我相信在農村中農民可以成立自己組織,比如農民協(xié)會。讓農民自己決定農業(yè)、農村的發(fā)展,讓農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再是將農村基礎建設的主要責任,明確為政府。政府要把財政投入從城市轉向農村,溫總理在大會上說:這是重大轉變。這轉變,是對農民、對農村、對農業(yè)的補償和贖愆。
但愿溫總理的話,特別是這兩項內容都能切實地、如諾地、完滿地執(zhí)行下去,并一一實現(xiàn)。但愿不是“好話說盡”最終卻“今日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