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時,提前就跟人家打好招呼:我可不會做飯啊。人家很平靜地答:哦。弄得人很沒面子,著實郁悶了一頓飯的功夫。終于,時機成熟到了可以見人的地步,領(lǐng)回了家。老媽說,丫頭脾氣壞,你多擔待。人家只傻笑,不壞不壞,挺溫柔的。老爸摘下花鏡嚴肅道,還是小心為好,那是個典型的“窩里橫”!此后不久,就帶著毀譽參半的形象被人家大義凜然地娶了。
遇到做早飯的問題了。通常,賢惠的妻子都會在清晨變戲法般搗騰出一桌中西合璧的美味,面帶母性的微笑看著丈夫吃完,然后還可以領(lǐng)受一個帶著煎蛋味兒的吻。幸福啊!羨煞我這樣崇尚微波早飯的懶人。輪到自己,只好裝成睡到魘住的樣子,能逃一天算一天。幸好,人家主動提議去吃牛肉面。后來才知道,人家的早飯幾十年如一日——牛肉面,早晨喝牛奶會拉肚子的。早飯和我吃不到一個鍋里,算一個小小的驚喜。
沒想到,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我,人家竟然做得一手好飯,并且蠻和我的口味。以前,人家也就給老爸打打下手,剁根蔥剝頭蒜的,順帶還要聽老爸嘮叨:你們北方人吃鹽重,清炒茭白淡些才好,包餃子用生肉和陷比熟肉香,回鍋肉放些糖才入味兒,辣椒就免了,米飯比面食的營養(yǎng)價值高等等我們家,或者說我的飲食習(xí)慣。天長日久,邊看邊學(xué)邊吃的,人家的手藝也暗按我們家的風(fēng)格轉(zhuǎn)向。其實,我知道,他是個地道的面食動物,偏愛咸辣鮮香的厚重口味,如今為了我,竟然戒了……可貴啊。感激之余,人家才慢悠悠說是以前住單身練出來的,連女單身某某都知道我飯做得好呢,可見當時蹭飯的人數(shù)及范圍可觀。
至于我的手藝,說來慚愧。小時候寒暑假也幫父母操持過午飯的,無奈年頭久遠,關(guān)于做飯的技藝如今了無痕跡。有時趕上人家加班,落得自己一顯身手,結(jié)果常是自己都覺得難以下咽。心想,人家對自己如此遷就,我總得識相啊,于是總攬除做飯外的全部家務(wù),也就洗碗、搞衛(wèi)生、洗衣之類的簡單的機械的重復(fù)勞動,從無怨言,樂此不疲。人,要知足,三天不洗碗可以,三天不吃飯行嗎?婚前有女友提醒,男人是不能慣的。這話到現(xiàn)在也沒想明白——自己本來就笨,真的鬧不懂對男人怎樣才算“慣”。索性自己先學(xué)乖點吧,反正被父母也慣了幾十年了。
因為心虛,又貪戀人家?guī)淼膶嵒?,所以一直很滿足于現(xiàn)狀。
那一次,老媽過來小住。我因為懷孕,除吃飯以外的家事就都不管了。周末洗衣服,人家在衛(wèi)生間大聲問:洗衣粉放幾勺???老媽很驚詫地道:難道?……后面的話我就不贅述了。連忙幾句好話敷衍了老媽。我那一直挺滿足的心當然也動搖了一下下——每天做飯的時間加起來不過一兩個小時,伙食好點,也就兩三個小時。其他雜務(wù)可就不一樣了,沒有每天一定量的勞作積累,哪來的窗明幾凈溫馨舒適,何況咱也不是閑人啊。
這是我平生上的第一等大當,免不了要細究個中緣由。細細想來,家庭內(nèi)部的分工,也可以用經(jīng)濟學(xué)理論來解釋。兩百多年前,經(jīng)濟學(xué)鼻祖亞當·史密斯鼓吹分工和交換不遺余力。他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里說:一個國家應(yīng)該進口那些別人能以更低成本制造的東西。比如,法國人能夠以遠為低廉的成本釀造葡萄酒,英國就樂得進口他們的酒,非要自己釀造是愚蠢的。自然,這個分工的道理,對我們家也適用。既然人家廚藝遠勝于我,就該人家下廚,非要我也下廚豈不愚蠢?
《國富論》問世四十年后,又出了本書,書中聲稱,史密斯說得不對!分工和交換要看比較優(yōu)勢,而不是絕對優(yōu)勢。拿我家來說,人家做飯之外的時間用在掙錢和事業(yè)上,比做其他瑣事價值更高。我嘛,工作比較輕松,只要滿足了口腹之需,其他時間用來理家正好。也就是說,我理家時間的成本比人家低,所以就在這上面有比較優(yōu)勢,就該我理家。這還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比較優(yōu)勢原理”。這是當今大家公認的理論。就那么一點點時間價值差別,便造成了婚前婚后角色的顛倒錯位。如今木已成舟,生米成熟飯,只好安下心來,老老實實擺弄我的拖把抹布。不過,我也確實印證了經(jīng)濟學(xué)的另一個基本原理:技藝隨著從事專業(yè)工作的時間而增進。人家的飯越做越好,我理家也越發(fā)內(nèi)行。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
1、 做家務(wù)是長久之事,要從裝修房子那一天開始考慮,不要為圖漂亮,在家搞一大堆什么水晶啊花瓶啊之類的裝飾品,打掃起來費時費力。房間里最好簡潔大氣,寧可花大價錢在高檔的地板和沙發(fā)上,也不要那些無謂的裝飾品。
2、 選擇日用品最好都以方便為主,耐臟好洗。工具一定要購齊全,拖把:純棉的比化纖的好,掃帚:塑料的比高粱稈兒的好;去污水洗滌劑消毒水之類是必備。
3、做家務(wù),別老想著自己多么苦多么累。而應(yīng)該用智慧之心把家務(wù)量減少到最低:進門換干凈的拖鞋,外衣脫下?lián)Q居家服,飯前飯后必洗手,不得亂抓;家里購鮮花而不養(yǎng)花,家里不養(yǎng)狗。
4、平日里養(yǎng)成物件隨手歸位的好習(xí)慣,這一點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的配合。
5、 換掉的衣服集中放在一個專用筐里,就是那種超市賣的儲物筐,有蓋兒的。積滿一筐再洗。
6、精細衣物、內(nèi)衣褲等用洗衣袋洗,免得洗壞。洗好,馬上就晾,免得在甩干桶里窩得皺巴巴,費功夫去整理。內(nèi)衣和襪子按性別分別放在不同的抽屜,找起來方便,也不會亂。
7、用吃完的薄荷糖盒做煙灰缸。抽完煙就把蓋子蓋起來,煙灰不會四處飛,也不會有煙味。
8、用盒子或者布套裝各種遙控器,不會丟,也不會被扔得到處都是。
9、把一星期烹飪用的肉切塊或片,用保鮮袋分開來裝,放到冰箱的冷凍室。菜也最好一次性洗干凈,分袋裝好。這樣可以節(jié)省人家每天的做飯時間。
10、最重要的一條:一切的物品,包括婚姻,都是開始保護,好過破壞之后修補。
不要有那種跟狗一樣好的感官功能,偶爾有一點點的臟,也不要太介意,家是住人的地方,又不是住神仙的地方,怎么可能一塵不染?一切以方便、舒服為主。如此這般,要一點一滴積累,頗為不易。問題在于,我耗心耗時積累的這些知識,一旦離開這個家,便沒什么太大的用場。而人家呢,有了我,相對地騰出了更多時間進修掙錢養(yǎng)家,這些無形的價值,離開了這個家,不會降低分毫。正所謂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再說,我們彼此做著自己感興趣的活計(至少目前還感興趣),也有助于穩(wěn)定婚姻。古龍的名言道,“要去抓一個男人的心,最快的一條路就是先打通他的腸胃”。我呢,先是被人家抓住了心,又被人家打通了胃,說到底做多做少是我心甘情愿。人家呢,一方面甘于下廚房勞作,一方面對我操持家務(wù)配合之余也不乏贊賞。這就足夠。
現(xiàn)代的婚姻法,不管怎么分工,只要離婚就給女的一半財產(chǎn)。女方若是無獨立收入來源的話,對方還要負一定贍養(yǎng)責任。正是這樣的法律契約制度,給了比較優(yōu)勢原理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當然,在愛的白熱化階段,有人生活得像上帝,就有人可能活得像奴仆,這一切皆源于自愿,你當然不會不合時宜地向?qū)Ψ饺ブv什么經(jīng)濟學(xué)。但畢竟,再熱的愛火也會漸漸涼下來,要想溫吞吞的日子過得可心可意,最要緊還是需要彼此理解和包容,不離不棄。
(責編未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