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丫丫7個月了,我們覺得應該是的候培養(yǎng)她的閱讀習慣了,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A首先父母要學會買書。可給不到一歲的寶寶買一些畫有動物、水果、日用品等方面的圖畫書,每一頁最好不要超過4張畫,帶寶寶一塊認圖:快一歲半時,給寶寶買一本硬紙殼做的書,或找一本畫報,教寶寶學習自己翻頁找喜歡的畫;以后可以買幾本色彩鮮艷、內容簡單、帶有一定故事性的圖畫書,每天帶寶寶看書講故事。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您的寶寶一定會喜歡看書的。這對寶寶來說將受益無窮。
Q亮亮剛過完兩歲生日,身體、智力發(fā)育一切正常,就是特別粘人。特別是依戀帶他最多的媽媽和奶奶。應該怎么做才能讓他不粘人?
A寶寶在3歲之前,與母親的依戀最為強烈,這種依戀感來自于強烈的安全需要,所以,適度依戀是寶寶發(fā)展正常的表現(xiàn)。但太粘人的寶寶往往不夠自信,因為他只粘媽媽,而在小朋友中不太合群,做什么事情都擔心自己做不好,都要媽媽來幫助,自理能力受影響,身體活動也不太積極,性格容易既暴躁又懦弱。針對較粘人的寶寶,父母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創(chuàng)設分離的機會;提前協(xié)商;在家里玩玩分離游戲;多提供給寶寶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另外,還要多帶寶寶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讓寶寶感覺到寶寶撒嬌是小寶寶的事,不應該是大寶寶的表現(xiàn),增強成長的意識對改變寶寶粘人現(xiàn)象十分重要。
Q我們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白天由爺爺奶奶帶1歲半的林林,兩個老人很寵寶寶,寶寶要什么都滿足。有時候不給,寶寶一鬧東西就到手。等我和老公下班回來,他還是用對付爺爺奶奶的方法對付我們。講道理、懲罰,都沒有任何用處,林林的爺爺和奶奶一看到我們懲罰寶寶就生氣。我們應該怎么對付這個小家伙,讓他明白些道理?
A家長教育寶寶要相互配合,態(tài)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寶寶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tài)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寶寶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寶寶實施懲罰之后,家長中的一方認為寶寶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huán)會使寶寶產(chǎn)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懲罰歸于失敗。
Q18個月的女兒哩哩是個很乖的孩子,不過我們覺得乖固然是好事,但孩子還是要有創(chuàng)造能力才好。請問,如伺對寶寶進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呢?
A研究表明,寶寶的創(chuàng)造性與家庭生活方式緊密相關。以下的生活方式對寶寶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如,讓寶寶獨自睡覺,有助于其獨立性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經(jīng)常帶寶寶去超市,讓寶寶自己挑選商品,有助于獨立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帶寶寶去公園或戶外玩耍有利手開闊眼界,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意義重大;帶寶寶去圖書館或者去書店買書可以引發(fā)學習興趣;讓寶寶參與社交活動,另外,做家務也能促進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Q我和老婆部屬子那種不太有藝術細胞的人,但我們想讓寶寶在這些方面可以比我們強一些,請問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A不要過早地給孩子畫下圈圈框框,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多接觸不同的東西,并抓住時機給孩子以科學指導。比如,孩子一歲時可以握筆“涂鴉”了。將筆和紙交給孩子,特別是顏色鮮艷的筆,不僅使孩子畫畫的要求得到滿足,也能刺激孩子視覺的發(fā)育。
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細胞,父母應隨時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高度的贊賞。這樣匣會讓孩子感到父母一直在關心他,承認自己付出的努力。
Q我們家小虎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寶寶,他最大的缺點就是禮貌方面好像差一些。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培養(yǎng)寶寶有禮貌呢?
A要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父母自己首先要對幼兒有禮貌,也要對別人有禮貌。請幼兒或別人幫助自己做了事情,要道謝,言傳身教的作用最為明顯。另外,要讓寶寶尊敬長輩,安靜地聽別人的談話,見到客人知道問好、讓座、舉止大方。要尊重別人的勞動、不干擾別人的工作、學習、游戲。對別人的照顧要表示感謝、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要表示歉意。遵守各種制度和紀律,有控制自己行為的習慣。而這些除了講道理之外,多數(shù)是通過父母的行為來傳遞的。
Q毛毛兩歲半了,他總是磨磨蹭蹭的,每天早上我們都要花很大力氣催促他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吃早飯,然后去幼兒園。應該如何改變他的磨蹭習慣呢?
A家長首先要看看,寶寶磨蹭是不是自己某些不合適的做法造成的。比如成人過分溺愛包辦代替;經(jīng)常無止境地呵斥。其實,家長切莫因為寶寶小,就把寶寶置于只享受權利而不讓其吃苦的特殊地位。家長應該注意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生活能力,成人要教會寶寶自己穿、脫衣服,疊衣服,飯前擺餐具,飯后幫助大人把桌子收拾干凈,準備好明天的衣服和文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要為寶寶規(guī)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讓其生活得有規(guī)律。
Q清清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很好,可是一回家,就變樣了,像個小霸王。這是怎么回事?
A很多寶寶都有類似的表現(xiàn),在幼兒園生活能自理,可回到家就不行了,大事小事都要找家長。在幼兒園里通過訓練和學習養(yǎng)成好習慣,回到家就忘了。究其原因:在家里父母不會像老師那樣嚴格要求寶寶,相反是寵愛、保護過多,所以,寶寶自然不會用幼兒園的紀律、要求約束自己,反而肆無忌禪地在家里撒嬌、胡鬧,出現(xiàn)和幼兒園大相徑庭的行為。這使幼兒園的教育無疑抵消了許多,同時也易使我們的寶寶形成在家一樣,在幼兒園又一個樣,這對寶寶的成長很不利,為了使寶寶健康成長,家長應配合幼兒園教育,給寶寶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使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