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從懷孕開始,我就把自己當(dāng)珍惜動物保護起來,漸漸地,開始將自己平素愛忘事的過錯和接人待物的木訥一一歸入“老年癡呆”之列。
本以為就咱是這樣不爭氣,結(jié)果往一打聽,嘿,差不多周圍的朋友人人如此??!于是自己就宣布“老年癡呆癥”正在向中青年(尤其是婦女同志)伸出魔爪:中青年癡呆,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狀態(tài)差,如少覺、睡眠輕、驚夢、言語零亂、詞不達意……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即表現(xiàn)為思維紊亂,如反應(yīng)遲鈍、健忘、嘮叨、張冠李戴、丟三落四……易感人群為30歲以上,生活過度繁忙或空虛的且家有邋遢老公和頑劣小童的知識女性!
好,這就先給大家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那天晚上,老公加班,鐘點工居然也沒有來。我一個人忙里忙外的,電話鈴還響個不停,竟然統(tǒng)一是某個外地口音打錯的電話!小區(qū)里的高音喇叭是天天在叫咱們提高警惕啊,真是越想越害怕,于是決定干脆早早陪兒子上床睡覺。
9點不到,兒子睡著了,我聽見門鎖響,應(yīng)該是老公回來了,因為自己睡意朦朧,便不與他答話。又過了幾分鐘,聽見我的手機響了起來,我想老公總會去替我接的,就仍然懶得動身??赡鞘謾C卻絲毫沒有妥協(xié)的意思,我一個鯉魚打挺就從床上爬起來了,在一片黑暗中從包里掏出手機,竟發(fā)現(xiàn)還有一條未閱短信,是老公半分鐘前發(fā)的:“老婆,開門?。 ?/p>
暈,老公在門外,那剛才開門的是誰?是誰把門反鎖了?!我這是又驚又怕,摸著黑不敢發(fā)出一絲聲響地走到大門口,打開房門。我一手捂住男人的嘴道:“噓!家里有壞人,剛才就是他進來把門鎖上的!”
這下老公也緊張了,我倆摸著黑一間間房找過去,愣是沒找到“壞人”。俺仔細想了半天,才回憶起是自己因為害怕,上床前特地去門反鎖上的!嗨,這算什么事兒??!
要說咱好壞也算一知識分子,平日里也??磦€報紙呀,讀個小說什么的,所以也對這“中青年癡呆癥”的起因有所耳聞—
人一成家立業(yè)、結(jié)婚生子,家務(wù)、公務(wù)兩頭忙,事情太多了,注意力難免不集中;再加上畢竟年歲漸長,又沒有機會再像念書時那樣強迫鍛煉腦力,所以記憶力也開始走下坡路。所以對于自己或朋友跟人談話,講了半天后突然問:“咦,我想說什么來著?”或是空著手去隔壁屋里取東西,然后又因為實在想不起要取什么,最后空著手再回來的事情也見怪不怪了。你說咱畢竟還沒人到中年吧,怎么這理解力、分析力、判斷力也下降了呢?
俺還有個故事
在此——
這天,同事給俺出了個題目:某人去雜貨店買了30元貨物(進價20元),他給了老板100元。但老板找不開,就到鄰居那換了100元零錢,找給顧客70元。顧客走了一會,鄰居過來說剛才那一百元是假鈔,老板只能重新?lián)Q了張一百元給鄰居。問:這位老板因該筆生意共虧了多少錢?(先不要看下面的答案,拜托讀者朋友自己先算算看。)
因為同事比我小好多啊,所以咱聽完題目第一個回答是反問:“這個是不是腦筋急轉(zhuǎn)彎型的?如果是,我拒絕回答。”唉,其實咱哪里有這么拽啦,因為現(xiàn)在咱的腦子轉(zhuǎn)不過來不是么!
“不是,是正規(guī)的智力題?!?/p>
一聽是智力題,咱眼珠就發(fā)光啊,好壞以前念書的時候咱測下來智力也有130不是么,這正是一顯神威,給小朋友知道知道咱厲害的時候??!
于是俺一邊拼命地在心里演算,一邊還顯出不動聲色的樣子,過了半分鐘,得意洋洋地擺出副不屑一顧的樣子給了個答案:190!
同事更加得意地大笑:“不對不對,再想想?!?/p>
暈,丟人了!這次咱仔細演算了半天,認真地回答:“是,190不對,應(yīng)該是70。”
同事繼續(xù)大笑:“錯,再算!”
這下俺有點著急上火了,拿出張紙劃拉半天,嚴肅道:“是120吧?”
暈,還是不對!狗急跳墻頭滴俺先后又算出了110、100、160等數(shù)字,一一被否定后才得出正確的答案:90!
實話說,當(dāng)同事嘴里吐出:“總算對了!”俺,都快哭出來了,人的智力怎么會一下子低到這種程度啊!
其實,“中青年癡呆癥”也不是女性的專利——
再說說這幾天,我心里老覺得好像有一件大事忘記了,但卻怎么也想不起來。直到前天晚上陪兒子去撕日歷,才突然驚覺:這大事,原是老公的生日!這生日已經(jīng)過了兩天,瞅他仍然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樣子,看來是在等俺去主動認罪?。?/p>
于是當(dāng)晚,我蔫頭蔫腦地去認錯了:“老公,我有錯?!?/p>
男人從報紙里抬起頭來看著俺說:“說吧,又敗啥了?花了多少錢???”
“不是這個,是俺居然把您老的生日大事給忘記了?!?/p>
“???我生日?我生日已經(jīng)過了么?哦,真的過了嘛。嗨,這算啥,過就過了,又不是啥大生日。哎,對了,我今年這算幾歲了???”
暈啊,笑死俺!看來改良生活方式,提高記憶力,驅(qū)除“癡呆癥”的工程要全家進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