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近一年時間的精心打磨,作家社近日推出著名作家王蒙的長篇情景智性小說《尷尬風流》。讀者在猜測書中的“老王”是不是生活中的“老王”的同時,將再一次領(lǐng)略到王式幽默的魅力。
《尷尬風流》歷時五年始成,主人公“老王”賦閑在家,既是一個精神上、思想上的智者,同時又是一個生活上、人情世故上的弱智,300個生活小故事,涉及的卻是生活這個大舞臺,以白描的方式縱橫揮灑,塑造出“老王”這個文學畫廊中可親可愛的喜劇形象。作者天馬行空,恣肆不拘,打破了有頭有尾的長篇小說形式,線形外殼碎裂,變成無數(shù)片斷,變成大珠小珠落玉盤。這種運思獨出的所在,并非是模仿生活的無序流動,真正的目的是借此表達“老王”之“心”。他的心,是非線性的,是一個巨大的空洞,是延展的、卷曲的、循環(huán)的、擰巴的,反正不是向著一個目標一個終極前進的。作者更深的用意是光復100多年來隨著西學東漸,已經(jīng)遭到斷裂的中國傳統(tǒng)的小說精神以及中國人對自我和世界的傳統(tǒng)想象方式。重在表明中國人之“心”,并未泯滅。
而說到書名的由來,責編懿翎認為:作者筆下的“老王”,思索了大量玄學,均系“天問”。問而無解,所以尷尬;既然無解,索性放下,于是“風流”。
為配合全書文字上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作家社在書的裝幀設(shè)計上花了很大的心思,小16開的《尷尬風流》采取了手工裝訂的方式,類似于“線裝書”;配上著名畫家劉巨德親繪的幾十幅圖后雙色印刷。已經(jīng)拿到樣書的王蒙對全書的裝幀以及插圖非常喜歡,他開玩笑說,因為字體不是豎排的,所以自己在古稀之年出了一本“偽線裝書”。(胡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