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腦瓜“轉”起來
提高幼兒智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刺激大腦,讓大腦“轉”起來。每個孩子都會在大約2歲時面臨智力的飛速提高,隨之而來的則是性情大變。他變得對周圍的一切產生極大興趣,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或者是嘗到的。此時父母們應該特別注意,為孩子提供足夠多的“新鮮事物”??傊痪湓挘荒茏屝〖一镩e著。
有些父母此時會開始考慮帶孩子上一些正規(guī)的課程培訓,比如某些樂器的培養(yǎng)等等。應當說,這個階段做這種正規(guī)教育并不是必須的。假日里全家出趟門,看看城市里看不到的景色,呼吸些新鮮空氣,這些都能很好地激發(fā)小家伙的求知欲望,足以令他們的大腦飛快地轉起來。
專家建議:
孩子們表現(xiàn)得越活潑,興趣越廣泛,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能力也就會越強。父母們可以帶著孩子讀詩詞,唱歌謠,聽音樂,并且給他們準備各種各樣的有趣玩具和拼圖,提供充分的空間去展示孩子們的活力。
2做個小小探險家
幼兒探索周圍世界時,需要父母的幫助和鼓勵。所以,當他們發(fā)現(xiàn)些新東西時,一定要及時給予正面的肯定,告訴他你有多高興和吃驚。他會非常樂意看到自己的努力換來熱情的擁抱。這種正面的引導會讓孩子長大以后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
當然,安全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作為父母,需要“探索”得比孩子多一點兒。通常需要考慮的有:使用帶塑料套的安全插座;全面檢查周圍的銳利物,包括替換威脅寶寶安全的門窗/碗櫥鎖件;在樓梯出入口、開放式陽臺、窗臺等處設置安全門。
專家建議:
父母們應該先教給孩子如何做,然后再放手讓他獨自做一遍,如果成功則給予充分表揚和鼓勵。
3最合適的玩具才最有效
現(xiàn)在,是時候給寶寶多準備些玩具了。父母選擇的玩具最好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東西,而這則需要父母們平時多做些觀察。
一款合適的玩具會讓孩子為主瘋狂,長時間樂此不疲。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些玩具孩子一時不太會玩兒,或者是玩兒不好而發(fā)脾氣時,父母應當立即安撫并且試著鼓勵小家伙,不要讓他輕易放棄。一旦他掌握了要領,就應當毫不吝惜地表揚。專家認為,想象力(對于孩子而言,就是把一件東西想象成其他什么。比如洋娃娃會讓寶寶們聯(lián)想到自己)的培養(yǎng)在孩子2歲時最為顯著和有效,千萬不要錯過了呀!
專家建議:
提高幼兒思維能力的玩具主要是拼圖類玩具,而提高想象力的玩具種類則更多,比較常見的是玩具電話、洋娃娃等。另外,每次只允許他玩一樣玩具,玩具太多有時反而會讓他興趣缺缺。
4和寶寶聊聊天
大量研究顯示語言與智力有極強的關聯(lián)性,其中一方提高了,那么相應的另一方也會有長足的發(fā)展。通常,幼兒2歲開始學習說話,等他們快要3歲時,就能分清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了。比如,他們會指給你看哪里是鼻子,哪里是耳朵、眼睛,并且能準確地說出來。這個階段的幼兒已經慢慢開始掌握基本的語言能力(聽和說)了,抓緊時間多和他說說話吧,這對他語言能力的提高有莫大的好處。父母對孩子說話時,實際上向他們展示了語言的各種表達方式和用法,這種交流經驗,會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
專家建議:
每天都要拿出些時間與小家伙說說話。可以選擇任何時候。買東西時,休息時。洗澡時,或者是在喂他吃飯時。
5和寶寶一起玩游戲
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這是天性使然,所不同的僅僅是在遇到陌生環(huán)境或者事物時,是否積極投身其中罷了。一些孩子碰到此類情況時,更愿意站在一旁觀察而不是主動獲取切身感受,另一些則不然,他們非常愿意投入其中。
你的孩子融入感和參與感越強,他們所獲得經驗就越快,也就越能促進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不愿意玩玩具,或者玩得非常勉強,缺少興趣,那么你就需要做點什么了。試一試那些交互性的游戲吧,可以從流行歌曲或者詩詞入手,選一首他所熟悉的歌曲,在你唱的時候故意把最后兩個字漏掉,他就會把它補齊。然后是漏掉一行讓他接……總之,應當盡你所能地去做些能夠引起他興趣.并且讓寶寶樂于參與其中的事情。
專家建議:
孩子的參與感需要慢慢培養(yǎng),一開始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分勉強孩子。
6信心滿滿的寶寶最棒
有明確的心理學證據(jù)表明:一個自信的、快樂的孩子要比一個遇事害羞、靦腆的孩子學習效率高一些。所以,要不斷地告訴孩子們,爸爸媽媽有多么地愛他們,并且為他們的點滴進步而自豪。時不時的,還可以向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阿姨提起一些關于寶寶的得意趣事,讓孩子們聽到你的這種贊揚。
專家建議:
孩子沒有達到學習計劃規(guī)定的標準,這樣的事情其實會時常發(fā)生,這可能是因為這份計劃本身并不十分合適,也可能是因為被某些事情打斷了。但無論如何,當這類事情發(fā)生時,父母們不應該批評孩子,甚至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們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失望情緒。父母們應該做的是:鼓勵要孩子更加努力,告訴他當天事當天做,讓他明白更多的努力和最終的結果會有直接關系。
7低熱量食品,保證大腦發(fā)育
不同于成年人,對于1~2歲的兒童來說,隨著他們身體的飛速生長,包括大腦在內的多數(shù)器官也會隨著生長。因此,孩子需要充足而均衡的營養(yǎng)以供應大腦。嬰兒飲食市場有時候會類似時尚業(yè),每年都會有新的流行趨勢,但將低熱量食品作為主要食物會一直保持下去。
專家建議:
幾乎每年都會出現(xiàn)幾種新的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它們都宣稱能夠提高嬰兒智力。但大多數(shù)嬰兒營養(yǎng)專家對此持保留意見。
8音樂是寶寶的好老師
最近流行一種說法被稱作“莫扎特效應”,支持者認為給嬰兒聽莫扎特譜寫的音樂能夠激發(fā)嬰兒大腦潛能,使他們更加聰明??茖W界宣稱到目前為止沒有找到確實證據(jù)支持這種說法。
但是,音樂確實能夠令孩子保持活力充沛,而且能夠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你只需放任他們模仿聽到的音樂,盡情地隨著樂曲起舞,去發(fā)現(xiàn)音樂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資源就可以了。因此,無論是兒歌還是古典音樂,盡情放給孩子聽吧。
專家建議:
孩子有自己創(chuàng)作音樂的天性,所以早點給他準備一組能弄出聲的東西吧。
9更多的耐心,欲速則不達
父母們經常面對這樣的困境,當他們從各個方面盡最大努力幫助孩子提高智力時,卻往往遭到小家伙的“無情”拒絕。這時,家長就需要仔細弄清楚讓寶寶“動起來”和“動過頭了”的區(qū)別,然后從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平衡點。
如果父母制定了一個有問題的計劃,并在孩子身上實施,就會馬上發(fā)現(xiàn)它令你的孩子感到非常無趣,并且容易導致困倦。這樣的計劃無論聽上去多么有效,它都不會在孩子身上起什么好作用。此時,如果父母們強硬地堅持執(zhí)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孩子會感到不知所措,也就是“動過了”。
計劃好壞的關鍵因素就是讓孩子“動起來”有個度,既要保證有足夠的精力開發(fā)智力,又能保持足夠的興趣。
專家建議:
判斷對孩子的管教是否健康合理的主要方式就是觀察。如果孩子看上去非常有活力,當父母希望跟他玩兒時,馬上就能收到良好的反饋,面部表情非常豐富,并且準確反映他的心情的話,就說明你的計劃應該是合理的。
10答案在哪里?寶寶自己找
想象這樣一種情形:我們看到孩子們正在努力地做一件事,可惜他們的方法實在有問題。比如為了找一件昨天玩過的玩具而四處亂翻,或者是用積木搭出一堆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都不能算是安全的大廈。在我們看來,似乎孩子們無時無刻不需要大人的指導,而大多數(shù)家長也很樂意提供這種幫助。然而,這么做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家長們應該適當控制一下自己的關切之心了。
如果父母一味堅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孩子就會失去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樂趣。研究顯示,孩子們在獨立解決有針對性(比如找出為什么積木總會倒)的問題時,所獲得的經驗以及對智力的提高,遠遠大于在成人指導下的所得。
專家建議:
在孩子面對問題時,家長還是“靠邊站”吧。當他擺弄面前的兩個插片,卻不知如何把它們連起來時,你或許只需要握著他的小手順勢一插,立刻就能教會他??僧斔涍^自己獨立摸索,終于學會時,孩子從中學到的就不僅僅是插片的玩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