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背叛:《中國式離婚》
作者: 王海令鳥鸰
出版: 北京出版社
這是女作家王海令鳥繼《牽手》之后的又一情感力作,講述了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婚姻問題。
本書深刻剖析了3對夫妻的情感和他們各自在婚姻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揭示了在婚姻契約下的夫妻之間的3種背叛: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心的背叛。通過一個普通家庭走向離婚的發(fā)展軌跡,放大了婚姻生活中的不和諧、不寬容、不理性所帶來的傷害與疼痛,從而引發(fā)人們對婚姻的容忍、信任與責(zé)任的思考。
《中國式離婚》是對中國人婚姻狀態(tài)的一次深度探訪,全景式展現(xiàn)中國人的婚姻現(xiàn)狀,定格中國人的婚姻傷害,袒露中國人的婚姻痛苦。讓“圍城”里的人把握幸福的秘訣,讓“圍城”外的人了解婚姻的真諦。
作者王海令鳥是總政話劇團(tuán)編劇,由她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牽手》、《不嫁則已》、《大校的女兒》以及由她編劇的《愛你沒商量》,都因細(xì)膩地描寫了婚姻、家庭、情感,深受女性觀眾的喜愛。她的影視作品和話劇曾多次獲國家級大獎。
吃出來的幸福:《戀人食譜》
作者:梅子
出版:華夏出版社
“(我)高高興興地吃著吃著,突然發(fā)現(xiàn)菜里有一條很大的蟲子,眼淚立刻掉下來,居然就抽抽嗒嗒哭起來了。他哄啊哄啊哄啊,我還是止不住眼淚。最后他沒辦法,苦著臉說:這個菜,雖然是我買回來的,但是,你要相信,這條蟲子絕對不是我放進(jìn)去的啊?!?/p>
愛情的酸甜苦辣、有趣的生活瑣事,都融在平平常常的“寫食”里。做菜給心愛的人吃,是一種幸福;吃心愛的人做的菜,更是一種幸福。遠(yuǎn)在大洋彼岸的小女人梅子,用平淡如水的文字娓娓訴說著每日的瑣碎生活,用一道道親手“制造”的美食作為每一天的溫情紀(jì)念和點(diǎn)綴,讓人不禁感慨:原來,做菜也是這么浪漫的事情……
“寫食”,已然成為一種時尚。當(dāng)作家學(xué)者們開始從文化或者歷史的角度開始“寫食主義”時,梅子卻在美國默默地寫著自己的博客日記,每日親自下廚,每天更新主頁,為的是向網(wǎng)友們介紹一款款精心調(diào)制的美食和美食后面的愛情故事。都說“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先要拴住他的胃”,畢竟“食色,性也?!倍纷?,不僅僅有超凡的廚藝,更有一顆玲瓏剔透的聰明心,因此讓這本書讀來更有一種溫馨、甜蜜的感覺。
同居是婚姻的死敵?《說好不同居》
作者:大衛(wèi)·加德吉爾
譯者:張斌
出版:九州出版社
在這個追趕潮流的時代,同居似乎成為一種時尚。而美國人大衛(wèi)·加德吉爾博士卻為同居潑了一瓢冷水:同居是幸福婚姻的死敵!
通常的說法是,同居是結(jié)婚的試驗(yàn)期。而美國全國性調(diào)查顯示:婚前曾經(jīng)同居的夫妻的離婚率是普通夫妻離婚率的兩倍!耶魯大學(xué)的研究顯示,在婚前有過同居行為的人的離婚率要高達(dá)80%!
同居是幸福婚姻的死敵!這就是加德吉爾博士得出的結(jié)論。他告訴我們,關(guān)于同居,女孩子總是帶著“他是否值得托付終身”想法進(jìn)入男孩的臥室;男孩子則更多想到“她能否為我的愛帶來更多激情”。由于同居更多強(qiáng)調(diào)的是“自我”的滿足,注定會為以后婚姻的不和諧埋下隱患。
加德吉爾博士認(rèn)為,堅(jiān)固的婚姻是建立在無私付出的愛之上的,僅有兩性相吸是不夠的。因?yàn)闆]人愿意聽到這樣的話:“我愿意娶(嫁給)你,只要你替我做飯洗衣,滿足我的性生活,有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替我付賬單,讓我一直幸??鞓返厣睢!闭嬲膼凼菬o條件的,這是婚姻幸福的惟一道路和真理。這需要我們無條件地接納對方,無論貧困、疾病、患難……忠實(shí)地愛他(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不要同居,不要婚前性行為,這不是“新保守主義”,而是對人性、對人生的真正關(guān)懷。(曉文)
一把彈弓的含情脈脈:
《一個人的森林》
作者:韓浩月
出版:西苑出版社
我們有時會很深沉地探詢閱讀的意義,文字的傳遞功能越來越模糊了,一部恢宏龐大的巨著和一句沁人心脾的話語到底哪個更能增加閱讀快感?一排迫擊炮和一把手槍到底哪個更加明確和準(zhǔn)確?韓浩月和眾多目前的專欄作家一樣,選擇了手槍或者說是一把彈弓。這是我看完他的新書《一個人的森林》之后的最大感觸。
叔本華說,最大的快樂源泉是自己的心靈。韓浩月的文字恰恰是心靈源泉的涓涓細(xì)流,他寫都市,大到都市森林,小到一只蜻蜓,甚至于他熱愛的一盆植物;他寫慰藉靈魂的小酒館,寫男人如茶,但卻一反從前地宣布自己不再酗酒;他寫歷經(jīng)的愛,寫找不到的愛和那種霸道的愛,更寫了愛來愛去不如干脆戒了愛;他寫搖搖晃晃的歲月,寫昏黃的鄉(xiāng)村瑣憶,還寫心中經(jīng)久不息地逃離城市的念頭……
韓浩月的確是個認(rèn)真的人,這把小彈弓沒有漫無目的的四處撩躁,而是用自己認(rèn)真的眼神注視目標(biāo),心平靜氣地射出一粒小石子。他絕不會置目標(biāo)于死地,他的文字僅僅是讓目標(biāo)疼痛--讓黑暗遭到鞭笞,讓感情遭遇冷靜,讓青春相逢理智,讓你看完文字后禁不住一陣陣地心疼--我們在心疼這個男人的同時,更心疼我們自己,以及我們不可挽回的青春。
《一個人的森林》述說了這樣一種青春,一把彈弓看上去不是冰涼,而是滄桑,彈指一揮間的歲月,這把彈弓飽含著年華的含情脈脈。韓浩月把這片森林給了他的讀者,正如他自己所言:還有什么可以說說呢?而我,會快樂吧。(老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