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讀者問我:《新故事》的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嗎?我坦率回答:都是假的。他們很是疑惑:那為什么看起來像是真的?
這就是“新故事”的魅力。借用10多年前流行的一句歌詞:故事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新故事》有一個欄目叫“故事根據地”,也是我們追求的基本方向:每一個故事都得有根據。有根據的“不可能”,才煞有介事,才叫“新鮮”。
本期《三國演義校園版》的根據是韶關市武江區(qū)一所中學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學生喊老師綽號/老師掌摑學生/家長對老師施暴”,這是一個讓人揪心的故事,如果我們只是趁亂上前揪一把,那叫起哄,只能讓人更痛心。我們只是平靜地講述了三個故事,平靜地告訴“三國”各方,意外雖然難以避免,但只要處理方式恰當,意外就不會釀成讓人揪心的“事件”。
《感謝打擊你的人》的根據來自涉世之初的無奈與尷尬。這幾乎是我們長大成人“闖蕩江湖”時都必然會面臨的問題,“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只是美好的祝福和愿望,我們碰到的很可能是像“老黑”一樣隨時與你過不去、處處準備打擊你的人,我們還可能碰到像“潔具”一樣的誘惑。你不必恐慌,更不必絕望,其實,打擊只能讓我們更堅強,誘惑只能讓我們更成熟。
《這個老板有來頭》作為故事,可能有點粗糙,它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也沒有驚心動魄的高潮,但它對下崗工人生存狀態(tài)的深切關懷,觸動了讀者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正是我們需要的根據。
關注你所關注的,根據你的需要制作故事,這就是《新故事》的基本原則。